现在全网都在讨论12万亿化债的话题,普遍的理解都是积极的,觉得这是大超预期。我从债务形成,化债的本质,以及化债对于资本市场有哪些刺激聊起。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关注!

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隐性债务”,地方违规举债,嵌套性发债,债务资产抵押后再举债等等,形成的债务就是隐性债务。2018年,隐性债务快速膨胀,部分地方暴露出十分严重的问题,比如地产债爆雷跑路,比如地方财力过度消耗等等,引起顶层警惕。然后财政部门摸底了全国性的隐性债务规模,但是至今也没有公布这项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公布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体量太大了,影响太恶劣了。紧跟着顶层出台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这就是化债,并且要求2028年底前全部化解完毕。至到2023年末,时隔五年之后,财政部门才在财新发布会上公布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仍有高达14.3万亿。

这也就意味着,从2024年到2028年这五年从顶层到地方还要化解14.3万亿的隐性债务,任重而道不远。现在推出的12万亿化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14.3万亿债务的问题。这12万亿由三个部分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部分:增加地方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具体分配是从2024年至2026年每年发行2万亿元。

第二部分是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专项债中安排8000亿元,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专门用于化债。

第三部分是2万亿元,也就是总量14.3万亿,化掉10万亿后剩下的4.3万亿元隐性债务中,有2万亿元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按原合同是在要在2028年之前偿还,现在允许它在2029年及之后偿还,减轻了2028年底之前偿还2万亿元隐性债务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样的理解,不难看出,12万亿本质上并不是增量,而是在填以前挖的窟窿。用于化债上的资金体量越大就说明我们之前犯的错就越大,现在就是放血纠错。或者说,如果以前运行良好,这12万亿不必去填窟窿,而是为经济发展新注入的资金,这才是增量,才算是真正的利好。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思考的问题是,这12万亿化债的本质就是短债变长债,将将要到期的债务变成了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偿还。短债是债,长债也是债,只要是债,迟早都是要还的。只是托延了解决问题的时间,而没有完全解决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们还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既然窟窿已经形成了,而且高达14.3万亿。这窟窿是谁挖的?是谁亏的?亏在了什么地方?为什么亏?又亏给了谁?这些问题都应该找到真实的答案,而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遮掩过去。

有人拿这次的12万亿和2008年的4万亿做对比,说这次就是2008年式的大刺激,会带动经济大增长。这个观念我不敢苛同,起码现在说还为时尚早。2008年的4万亿占到当年GDP的13%左右。现在的12万亿,大概占到今年GDP的9.5%左右,比例不同是其一。2008的4万亿是真正的增量刺激,而本次并不是。2008年为居民解决问题,这次是为各级解决问题。完全没有相同点,就不具有任何可比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对于一些有债务存在的地方、行业、企业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尤其是某些企业,短期经营压力瞬间就消失了。这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们知道化债的本质好象挺揪心的。但是,化债了确实能为某此企业提供流动性,改善他们恶劣的资产负债表,从这个方向上理解,又对资本市场产生了积极作用。

都有哪些企业呢?能够依托各级地方举债的企业只能是有央国企背景的。现在地产是一块大头,是必须要留意的。除了房地产,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此前举债重点投入的领域。因此,化债对这些领域的相关企业来说是利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涉及到细分领域比如铁路、收费公路、机场、轨道交通、水运、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煤炭、城乡电网、新能源项目、粮食仓储、市政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市政信息化、5G融合、大型数字化平台建设等等也都是化债的重点。

按照专项债从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评价报告、出具法律意见书,到财政评审、规划许可、立项,再到环评、收入测算、资金募集,再到到项目入库、债券发行,最后到投放。这样一个流程下来,短则3个月,长则数月。实际上,现在化债的举措能否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至少要等到半年以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调研和相关准备的。对投资者而言,凡事别急,耐心一点,是好事不怕晚,是硬菜必耗时间,多看看多思量,是没有错误的。最后作个总结:超预期体量的化债是为了纠错而采取的无奈之举,客观上能够为经济运行补充流动性,对于此前一些有举债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那些有央国企背景或依托央国企的上市公司来说构成了实质性利好。

不知道这么讲,大伙能否理解,喜欢的话,请点赞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