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五大野战军系统,除去规模而言,究竟哪家战斗力最强?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所处地域和面对敌军力量不同,不好作横向比较。朝鲜战场是真正的炼金场,在同样的地理环境面对同样的敌人,轮流上前线的各家野战军,显示出了不同水平。
从本期开始,将系列评价各大野战军抗美援朝作战的战斗力。
一、入朝作战之主力
入朝作战的军级单位列表如下(后附时任军长姓名):
第一批,志愿军十三兵团所属各军,1950年10月入朝。
三十八(梁兴初)、三十九(吴信泉)、四十(温玉成)、四十二(吴瑞林)、五十(曾泽生)、六十六军(萧新槐)。
前四个皆四野,五十军系滇军六十军改编而来,六十六军是华北部队,晋察冀老一纵。
第二批,志愿军九兵团所属各军,1950年11月入朝。
二十军(张翼翔)、二十六军(张仁初)、二十七军(彭德清)。皆三野部队。
第三批,志愿军十九兵团、三兵团所属各军,1951年3月入朝。
十九兵团:六十三军(傅崇碧)、六十四军(曾思玉)、六十五军(萧应棠),华北部队。
三兵团:十二军(曾绍山)、十五军(秦基伟)、六十军(韦杰)。前两个二野部队,六十军华北部队。
第四批,四十七军,1951年4月入朝。
四十七军(曹里怀),四野部队。
第五批,志愿军二十兵团,1951年7月入朝。
六十七军(李湘)、六十八军(陈坊仁),华北部队。
第六批,1952年9月入朝。
四十六军(萧全夫),四野部队;二十三军(钟国楚),二十四军(张震),三野部队。
第七批,1952年12月至1953年2月入朝。
十六军(尹先炳)二野部队;五十四军(丁盛),四野部队,一军(王新廷)。
此外还有担负机场修建任务的董其武二十三兵团,未参与作战,兹不列。
五家野战军都上了朝鲜,区别是多少不同、打的仗规模大小不同。
以硬仗大仗而论,当以前五次战役为主,参战的主要是四野、三野、二野和华北部队。
本期主要评价四野部队,先拣着四野的事情说。
四野承包了第一次、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将我军运动战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提到运动战,各大野战军都会,打国民党军之所以能胜,运动战是离不了的法宝。
不过抗美援朝战争只有四野打运动战打得相对痛快,三野次之,其他部队很难有机会发挥运动战特长。因为第五次战役后,美军摸清了志愿军套路,在巩固纵深防御和要点争夺上做得非常扎实,摸索出磁性战术这种非常有针对性的套路,不给志愿军大踏步进退的机会,敌我进入阵地相持阶段。
所以,不能以一次性大量歼灭敌军的运动战来论高低。今天评价四野选取的历史断面,是第四次战役由攻转守的横城、砥平里两场战斗。
二、极度艰难仍取胜
第四次战役发起是被动的,希望通过“西顶东反”之策,破坏美军东线和中线进攻阵势,进而瓦解其整体进攻。
志愿军当时损耗极大,急需补充。三十八军入朝时兵力近5万人,第四次战役发起时伤亡1万多人未得到补充,只能投入3.3万人,多数连队战兵只有入朝时的三分之二,少数仅剩一半。盖因三十八军每次战役都是主力,人力物力已经发挥到极致。
四十军也差不多,四十军119师师长徐国夫回忆说,他们每连人数从100多人下降到70多人,平均每个步兵团只有六七百人。按,徐师长此说似乎有所夸张。三十九军117师的损失与119师略同,但仍有7000余人,除去师直机关和直属部队,每团保持1500人以上应当不成问题。但与入朝初期每团约3000人的巅峰水平相差甚远。
总的来说困难是很大的。
但在敌军大举反攻之际,又不得不忍着疲劳、饥饿和弹药匮乏的困难,积极地组织反击。
西顶东反的整体战役设计很高明,下面部队执行的也相当到位。
西线汉江以南阻击战,五十军拼出老命阻击美军猛烈进攻,全军打的伤亡一半,基本丧失战斗力,不得不退过汉江休整。三十八军本来最擅长的是攻坚,向来以攻击迅猛、效率奇高、又稳又狠著称。这次战役担负防御阻击任务,全军上下牢骚确实不少,真正打起来又非常拼命,基本完成吸引美军主力、为东线和中线赢得反击时间的任务。
三十八军在这次阻击战中,不仅靠死守死扛,还敢于在美军强大炮火前适时组织反击,哪怕是局部战术层面的反击,也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东线横城反击战,是第四次战役中打的最漂亮的战斗。
在有时间、有空间的情况下打敌军突出部,也有多种打法,比如围而困之坐等打援,比如围而攻之尽快解决,再比如求得最大面积的致敌崩溃,这三种打法都能起到破解敌攻势部署的作用。
邓华的时间窗口并不长,汉江那边打得血肉横飞,一切时间都是西线将士们用命换来的。东边怎么打,非常考验首长的定力和决心。一般来说,上述三种打法,以第三种见效最快,志司的目的是破解敌人攻势,而非歼灭其有生力量,只要把韩8师、5师打得狼奔豕突,我军在后面追蹑之,进而把美军阵形冲乱即可。
围困打援在国内战场效率最高,因国军救援能力较弱,加之决心不坚,空军配合通常不得力。美军战场通信极为快捷,兵力调动亦快,赴援决心非常坚决,往往比阻击到底的决心还大,尤其空军支援力度非常大,故围敌打援在朝鲜战场基本弃之不用。
唯第二种其实风险很大,万一围歼时间长,引发美军来援怎么办?或者因围歼韩军消耗太长时间,使美军巩固了二线防御怎么办?
邓华选择了第二种,临场反应很快,部署很有力,效果也比较好。三十九军117师担任横城方向主攻任务,以师攻师,把韩8师打得丢盔弃甲,直接带乱了美军第2师的阵形。
未完待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