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词人、河北邯郸人张之翰有一首诗《兴济县》写道:

兴济县城下,扁舟不敢行。

树连云脚动,风卷浪头生。

只道甘霖作,谁知乱雹倾。

我方为郡去,不觉暗心惊。

如今,《兴济县》这首诗依然留传,但是在地图上再也没有了兴济县,而仅仅是一个小点的“兴济”2字,来表示它今天只是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所属的兴济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济镇位置示意图

虽然明朝的《兴济县志》《河间府志》等志书上均记载兴济县“宋为范桥镇地,徽宗大观初升为兴济县”,是宋朝徽宗时期置县,但是在《宋史·地理志》中,以及比宋大观年稍晚一些时间由欧阳忞编修的《舆地广记》中却没有这个县的记载,反而在《大清一统志·天津府》 “古迹·兴济故县”条有:“金初置县,属沧州,大定六年,改属清州”的记载。按照历史地理研究中地方志要服从全国地理总志的原则,应该确定兴济县应当设置于金代。

另外,在《金史·河渠志》中记载兴济县的县官于金泰和六年“管勾漕河事”,即负责管理运河漕运一事,主责就是“催检纲运,营护堤岸”,催检漕粮运输,维护运河的堤岸,确保漕运通畅运行。

由此可见,兴济县就是在金朝为了保障运河漕粮运输而专门设置的县,因为金朝的运河也是隋朝古永济渠的一部分,“兴济”也由此得名,可以说,兴济县是一个因运河而兴、而置的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47年《大明舆地图》中的兴济县

虽然兴济县置县时间有待商榷,但是其撤销并入青县的时间却是准确的,是在清朝初期的顺治十六年(1659年)。撤销的原因很大概率是因为它地处大运河岸边,是漕粮运输要地,自然也就成为改朝换代战争中被重点攻略与防守的地方,经过兵燹的破坏,本身兴济县就是仅有11里编户的小县,人口就更加稀少,已不能成为一个县的建制,撤销就成为了必然。

从设县到撤销,兴济县共存在500年左右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嘉靖《河间府志》舆图中的兴济县

兴济县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其城墙。在明朝《河间府志》,以及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这些大的志书中记载它均“无城”,而在明朝《兴济县志》记载却是有城池的:

土城,周回三里,高一丈八尺,底阔一丈五尺,顶阔九尺,东西门楼两座,匾东曰海晏门、西曰河清门(因东望海,西邻河,故名之,寓祝愿也)角楼四座,敌台六座。池宽一丈深八尺。

为何会有这样的区别呢?细分析下来,估计是其城墙规模太小的缘故,其长度、高度和宽度都远小于其他城池,比如同时期河间府部分县的城池分别是:

献县城池,土城,周迥六里,高二丈五尺,池阔三丈,深一丈。

肃宁县城池,土城,周回六里,高二丈八尺,池阔四丈,深一丈。

交河县城池,土城,周回六里,高二丈五尺,池阔三丈,深一丈二尺。

青县城池,土城,周回五里,高二丈五尺,池阔三丈,深一丈。城厚二丈。

静海县城池,土城,周回六里,高二丈五尺,池阔三丈,深一丈。

东光县城池,土城,周回六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阔三丈

故城县城池,土城,周回五里,高二丈五尺,池阔三丈,深一丈。

盐山县城池,土城,周回八里,高二丈五尺,池阔三丈,深一丈。

庆云县城池,土城,周回七里,高二丈五尺,池阔三丈,深一丈。

和上述城池相比,兴济县城池的规模则就小的可怜了,如果按数据算,仅和民国时期一般村镇的“墙围子”差不多,比如在河北省馆陶县的民国版《馆陶县志》中对一些村寨的围寨墙规模记载:

王集围寨,高一丈五尺。

艾寨村,大墙高一丈五尺,下宽二丈,上宽一丈四尺,女墙高五尺;墙外濠宽一丈八尺,深一丈四尺;二濠宽二丈,深三尺,周围七百丈。

张官寨镇围寨,高一丈八尺。

时玉村围寨,高一丈六尺。

蔺寨村围寨,周围三百六十丈,基厚一丈二尺,顶宽七尺,墙高一丈三尺,上有小墙,高五尺。

对比之下,兴济县城的城墙规模实在太小,估计也就没有被兴济县之外的地理志书编修人员按照“城墙”对待,因此也就记载成为“无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地图中的兴济镇图

兴济县虽小、存世时间也短,但是在明朝,这里却成为了“龙窝”。出生在这里的张氏成为明孝宗朱佑樘的皇后,并且她还是皇帝的惟一老婆,正是有着这样的条件,她所生的皇子也就没有了别的皇位竞争者,兴济县的“龙窝”一名真的是名副其实。

除了张皇后之外,民国时期西北军的统帅冯玉祥也诞生在这里,他在《我的生活》一书中说:“生我的那年,正是父亲到兴集(济)镇的次年——一八八二年,即光绪八年的秋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河北省五万分之一地形图》中的兴济镇

虽然兴济县被撤销,但是它却一直是对周边影响巨大的经济大镇,民国十七年(1928年)十二月,河北省政府建设厅编《调查报告·第四编·工商》中就评价兴济镇:

兴济为青县大镇,居运河东岸,其商业之繁盛,亦不亚于独流,而商号之殷实,或加独流之上,商号中以粮店为最大,平时籴粜每批粮价有达十数万元以上者,凡沿运河之扬柳青、独流、沧县、泊头、连镇等之粮店皆不能及,至于工业,以草帽为最普遍,每年有极大之进款,而制猪毛业者亦有七八家之多,且有渐超发达之势,可与独流工业并驾齐驱。

兴济,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