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宣时期,明朝的内阁制度进一步发展,阁权已重于部权。史载:“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祟,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少师、少傅、少保),望益尊。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土杨士奇等参可否。虽吏部蹇义、户部夏原吉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希阔不敌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殿阁大学士,官仅五品”,“终永乐之世,未尝改秩”朱棣虽然信用阁臣,但因阶秩不高,在处理朝政时,必然要受到一定影响。仁、宣时期就打破了这一限制,不断提升阁臣的官阶。仁宗刚即位(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仍兼大学士。杨士奇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这样,就把阁臣的官阶从正五品提高到正三品。仁宗时,复设建文、永乐时罢置的公孤官(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公孤官是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而设的,虽系虚衔但却极尊崇,原来皆以公侯伯尚书兼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仁宗也把这崇高的官衔授予阁臣。九月,进“杨士奇少保,又进杨荣太子少傅兼谨身殿大学士,金幼孜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可见,这时内阁大学士已跻入公侯伯尚书的行列。十二月,又“进杨荣工部尚书”。自仁宗即位以后,对杨土奇等阁臣不断擢升但提升为尚书的,杨荣为第一人。虽在这之前阁臣已有提升为公孤官的,但究系虚衔,不及尚书握有实权。所以“居内阁者,必以尚书为尊。自荣后,诸入直文渊阁者皆相继晋尚书,于是阁职渐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熙元年(1425年),晋杨士奇兵部尚书,进黄淮少保兼户部尚书、金幼孜礼部尚书。比较后进的杨溥,也于宣德九年(1434年)“迁礼部尚书,学士值内阁如故”。当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皆以元老为中外所信”,“名位先于三杨“与三杨同辅政”。但实际上,“仁宣之间,政在三杨,(蹇)义虽掌铨衡,辄依违其间,无所匡拂”。可见,这时已形成阁权重于部权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乐时阁臣虽参预机务,但“其时奏章,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宣德时,始有内阁的“票拟”。“票拟”,即是阁臣草拟对臣僚各种章奏的处理意见。这是内阁的最大权力所在。据《殿阁词林记》载:“至宣德时,始令内阁杨士奇辈及尚书兼詹事蹇义、夏原吉,于凡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及遇大事,犹命大臣面议,议既定,即传旨处分,不待批答。自后始专命内阁条旨。”阁臣获得票拟权,也就是直接掌握了处理国家政事的大权。人们把明代内阁之职比于古之丞相,就是因为其主票拟的缘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阁大学士有多人,所以在主持票拟及处理其他政务时,往往根据阁臣资历的深浅,及皇帝信任程度的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如宣宗时,在内阁的除了“三杨”以外,还有张瑛为华盖殿大学士,直文渊阁;陈山为谨身殿大学士,直文渊阁。他们两人也都是加尚书衔的阁臣,但其权力则远逊于“三杨”,其时“天下建言章奏,皆三杨主之”。可见以后的首辅制度,这时已见端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辅制度正式形成于明中叶。资格最老、最受皇帝信任的大学士被称为首辅,负主要责任;其余的大学士称群辅,权力比首辅小得多,是其助手。《明史》卷三○六叙述这种情形说:“内阁调旨,惟出首辅一人,余但参议论而已。”仁、宣时期阁权之迅速增长,与当时的阁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的特殊身份有关。他们是仁宗居东宫时的旧臣,为维护朱高炽皇太子的地位起了重要作用,因而深受仁宗和宣宗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他们在内阁任职的时间都很长,“杨士奇在内阁四十三年,虽其始不过为学士,然已预机务。后加至公孤,始终在枢地,不出内阁一步,古来所未有也。同时值内阁者,金幼孜三十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十二年”,历任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大学士。这样的经历,使之成为“宿德重望”,“为时耆硕”,在朝臣中有很高的威望,这对于阁臣权力的增长,显然也起着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