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肚子疼。
但很难得,又这么深刻。
上周,我在「 上话」又看 了一部话剧, 非常好,今天想分享给大家。
看之前我其实没做什么功课,单纯抱着看喜剧的预期去的。 但我没想到的是,一部喜剧的内核还 能这么深刻。
这部话剧就是《事实的有效期》,它讲的是一个新闻行业内的故事:
3个不同的相关从业者,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讨论他们对新闻写作中「事实」的理解。
在这个新闻热点层出不穷的时代,到底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真相」?
我们好像越来越难以分辨真假,也越来越难以交出自己的信任。
所以,这个话题能被搬上舞台深入探讨,还讲得这么精彩,我觉得很可贵。
而且话剧里的人物和事件都有真实原型,原型的故事也特别有意思。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这部剧。
01 一篇「自杀报道」引发的辩论
故事以一篇对自杀事件的「报道」为开端:
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云霄酒店的天台。
一个16岁男孩,从109层楼高的地方纵身跃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作家John D’Agata为此写下一篇非虚构作品。文章写得感人至深,很有阅读价值。
某杂志社正面临经营危机,这篇「深度好文」很可能会一举改善杂志社的现况,于是编辑决定,将它早早刊登出版。
不过在印刷前,文章还要经过编辑部的一道把关:「事实核查」。
事实核查(Fact checking)是新闻界的专业术语,它指「针对非虚构作品中声称是事实的内容,对其真实性进行确认」。
报社和杂志社,一般都有专门的「事实核查员」。
时间紧迫,杂志社的编辑Emily把核查任务交给了新来的实习生Jim Fingal。
这个刚刚毕业、一腔热情的年轻人表示「保证完成任务」,但事情后续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三个人的意料。
John交上来的文章只有15页,Jim给出的核查报告却竟然高达130页!
Jim发现,这篇被John自称为「观察文章」的作品里,有多处与事实不符的地方。
比如,文章写某女孩是「上吊自杀」,但官方档案显示,她是跳楼去世的。
比如,文章描写当晚有「一轮半月」,但「月相图」显示,那天的月亮只有12%的可见度,根本不到一半。
为了搞清楚这些事实和文章的出入,Jim直接「打飞的」来到John的家中。
从事件到人物,从那天的天气到风向,从交通情况到地理位置,乃至某件事到底是在「酒店门口」还是「酒店门口的附近」发生。
Jim绝不放过任何「疑点」,John则觉得他简直不可理喻。
两人激烈地争辩起来。
眼看事情越扯越远,文章发表又迫在眉睫,编辑Emily不得不赶来处理此事,加入了辩论。
在观众为Jim的固执笑个不停的时候,剧本真正的核心也越来越清晰地浮出水面。
宣称「非虚构」的作品,可以进行「艺术化加工」吗?这种加工的尺度要如何把握?
当作品「真切的情感」和「真相的还原」之间产生矛盾,媒体应该如何选择?
哪些「事实」是重要的,哪些又是次要的?
John认为,文章只有通过艺术化的加工才能打动人心,真正引起社会思考。
但Jim却坚持,每个细节都要准确,篡改事实是极不尊重的行为,还有扭曲媒体公信力的风险。
Emily想找个折中的方法解决,她认为杂志社的「生存」更重要。
三人各执一词,Jim和John更是互不相让。
02 这个问题,他们争论了7年
这个精彩的剧本,改编自曾经引起轰动的同名纪实书籍。
有意思的是,话剧中的核查员「Jim Fingal」和作家「John D’Agata」,正是这本书的两位作者。
剧中保留了他们俩的原名,而故事里那篇引发辩论的「非虚构作品」,也是真实存在的,名字叫《那里发生了什么》(What Happens There)。
回顾事件原型,让人忍不住感叹:生活有时候就像戏剧一样精彩。
现实里的John D'Agata是一位散文家,2003年,他以16岁少年跳楼事件为素材写下这篇文章,意在讨论关于拉斯维加斯的青少年自杀问题。
向他约稿的是知名综合杂志《哈泼斯》 (Harper’s),但杂志编辑看过之后,认为文章「文学手法」太多,与事实出入太大。
John则拒绝进行任何修改,最终遭到撤稿。
在那之后,另一家名为《信徒》 (The Believer)的杂志社接手了该文,他们指派哈佛毕业的实习生Jim Fingal对文章进行事实核查。
如剧中所演的那样:Jim发现了文章有许多不准确的信息,并提出了严厉的质疑。
而John对此非常愤怒:
「起先,我很恨他。我感到惊骇和冒犯,好像他在当面指出我是个丑陋的大骗子。」
没想到认真的Jim毫不退让,两人因此「杠上了」。
这一杠,就是整整7年。
该文章最终经过修改发表
直到2010 年,《信徒》杂志才把修改后的文章发了出来。
多年过去,当初那篇文章里的内容早已失去了时效性,它本身想揭示的主题也被大大淡化。
它的发表,更多引起了人们对作者和核查员之间关于非虚构写作「边界」的讨论。
2012 年,由John和Jim合著的《事实的有效期》(The Lifespan of a Fact)一书出版,揭示了这两人7年来就这篇文章的争论。
文章的原文,和那份据说有100多页的「核查报告」,都以批注形式放在了书里,书中还包括两人之间为此往来的信件。
书页中间是文章原文,四周是Jim的批注和二人通信
一经出版,这本书便引起巨大的轰动。
《赫芬顿邮报》将它评为「2012年度最佳图书」,《纽约时报》书评增刊的年度「编辑精选」也将它纳入其中。
2018 年,Jeremy Kareken、David Murrell以及Gordon Farrell,经过精心的戏剧化改编,以喜剧的形式呈现书中的辩论和思想。
这部剧登上了百老汇,由饰演「哈利波特」的Daniel Radcliffe和Cherry Jones、Bobby Cannavale组成的「全明星阵容」出演,好评如潮。
百老汇《事实的有效期》海报
2023年,本剧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引进、改编成中文版,由刘炫锐、刘鹏、陈姣莹出演剧中的三个主角。
关于「事实」和「真相」的讨论,再次引发观众深刻的共鸣。
03 演员都很有「信念感」
对于这种观点交锋的「辩论戏」,我们在观看的时候,也会不断地经历「被其中一方说服、再被另一方的反驳说服」的过程。
观众能被说服的前提是,演员要足够有「信念感」。
他们要充分地表达出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准确地表现出人物应该有的状态,才能让观众的立场为他们的论争所牵动。
作为整个故事的有力推动者,实习生Jim可能是最重要的角色。
如果没有他的「轴」,文章应该早就顺利发表了出来,也就没有了后续那些讨论。
而刘炫锐饰演的Jim,太让人印象深刻了。
他待人礼貌,但不谄媚;他不够圆滑,甚至有点「傻」。
他把事实核查员应有的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执拗,都演绎得非常到位。
这个角色深深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作为职场新人,Jim实际上是三人中的那个「下位者」,却能顶着权力的压力,对自己原则和底线格外坚持。
哪怕冒着被开除的风险,哪怕John「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连观众都快被说服了。
他也能够坚定地认为:有些事实是不能被轻易改动的。
今年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事实的有效期》斩获「年度最佳小剧场」奖,刘炫锐则获得「年度最佳男演员」奖,可谓实至名归。
故事里,代表另一方意见的John由刘鹏饰演。他身上展现了角色令人惊喜的转变。
刚开始,他是一个比较世俗、志得意满的作家,他指责Jim过于吹毛求疵、认为对方只要「装装样子」随意检查一下就好。
但在Jim的较真下,作家更真诚、更本质的观点和个性被激发了出来。
他的论据逐渐开始走心,将问题直指「事实」的本质,提出了另一种观点:
人的主观情感的真实,比细节的「事实」更重要。
你会看到这个角色身上,一个文学创作者的倨傲,细腻的观察力,以及高度的共情能力。
陈姣莹饰演的杂志编辑Emily,是这场辩论里的调停者。
她干练、专业,同时也有一定的弹性,在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外,她选择现实主义。
站在杂志社经营的立场上,Emily「旁观者清」,她理解两人各自在坚持什么,但争论无济于事。
杂志要按时出版,员工要发工资,她要的是解决方案,不是辩论胜利。
在不伤害信誉、不惹上官司的前提下,给创作保留一定的「空间」和「灰度」,用内容争取到更多读者,可能是更具有现实意义的道路。
04 什么才是「事实」?
在话剧里,这篇文章最终能否发表?
暂且卖个关子。
其实三个人似乎都没有错,也都不全对。
辩论到最后,话剧的焦点以一种充满关怀的方式,重新落在了那个抑郁症自杀的16岁男孩身上,成为全剧最伤感也最温暖的一段。
我想所有观众都会在那一刻恍然大悟:
是啊,吵了那么久,他才是那个不该被世人忘记的人。
年轻的生命在都市喧嚣里悲哀、无助地逝去,这才是最不能回避的真相。
接着,它向观众抛出一个问题:什么才是事实?
what is FACT(什么是「事实」?)
这并不是为了求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留下一个思考的引子。
世界是多变的,生活是复杂的,人并不活在真空状态,观点不可能非黑即白。
站在新闻从业者的立场上,对事实的核查本身无可争议,这既是行业要求,也是一种尊重。
站在艺术创作者的立场上,文学化的「二次加工」也可以理解,一方面为主题的表达,一方面也是市场需求。
但到底多大程度上的「真实」,才能被冠以「非虚构」的名义?
「虚」与「实」的边界在哪里?谁来定义?
在反转新闻不断的「后真相」时代,事实核查弥足可贵,可它有时候也只能逼近真相,而无法彻底还原真相。
「注水」的数据,出错的信息源,当事人的主观判断带来的报道偏差,议题在各种「节奏」中不断失焦……
作为站在局外的读者和观众,我们的判断和思考,比单一的观点更重要。
当我们看到一条新闻、一篇深度报道,乃至一部声称「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电影、小说,甚至话剧——
我们或许需要开始思考其中「真实」和「虚构」的比例。
更重要的是,思考哪些才是我们真正值得关注的议题。思考我们宝贵的注意力应该停留在何方。
从这个角度来说,《事实的有效期》话剧本身也是一种和现实的互文。
它改编自真实事件,但它对事件有「取舍」,有「二次加工」。
它有非常戏剧化的成分,你不必全盘理解或接受其中的观点,它指向思考,而非说教。
这体现出戏剧文本「自我指涉」的反思,很有意思。
我真心推荐大家去看一看这部话剧,因为它不但搞笑,还会引发很多对我们生活的现实有意义的讨论。
它揭示的主题,在当今时代可以说非常实际,甚至「实用」。因为这个主题并不局限在新闻的专业领域,它是面向生活的。
我们大部分人并不能经常接触到专业的「事实核查」工作,但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所接收信息的「把关人」。
保持思考,透过表象抓住本质,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他人、生活和世界。
这样,我们才能既不会被「文学的花招」所蒙骗,也不会陷入「细节的沼泽」而迷失。
撰文丨Saenar
剧照摄影丨尹雪峰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加入「剧焦粉丝群」,
先加微信:timtong8010,拉你入群。
这部作品现正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11月29-12月1日也即将登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喜欢的可以留意一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