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渭南日报创刊75周年和复刊40周年。数十年来,几代渭报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站在时代前列,积极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记录着东秦大地的深刻变革,讲述着渭南人民努力奋斗的非凡故事。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渭南日报》推出“新老报人”系列报道,回顾老报人心系报业、殚精竭虑、开拓创新的动人故事,分享新报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再创辉煌的奋斗故事,通过他们的视角向过往致敬,带着希望,怀着热情,奔向美好的未来。

心随新闻起舞

——专访《渭南日报》老报人李娟娟

渭南日报记者 吕佳/文

“虽然,我已退休在家,但每天早上起床翻看当天的《渭南日报》,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渭南日报》复刊40周年前夕,老报人李娟娟聊起与报纸的深情往事,她说:“我从未停止过关注这张报纸,它的发展和变化一直牵动着我的心。”

1984年,《渭南日报》复刊,李娟娟从市委印刷所并入渭南日报社工作。1985年她考入渭南地委党校(现渭南市委党校)理训大专班脱产学习两年。毕业后,李娟娟走上了采编岗位,从校对干起。从此,她开始了一个新闻人“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艰辛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娟娟在阅读《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记者 彭一鹏/图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报纸上的文字是极富权威的。因此,“做字”就显得更为严肃,所有的文字都必须规范在墨线内,言有根,理有据,不可越过雷池半步,这就要求从业者付出超常人的努力。“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字’。”李娟娟回忆说,从校对岗位转到记者岗位之后,她心里始终记着同样作为报人的父亲的话,用一种不可名状的“痴情”,与文字较上了劲儿,每天自我“加压”,不断付出、不断填充,只为做一名好记者。

身为一名记者,总会经历很多不寻常的生活体验。1995年12月下旬,黄河大荔雨林段发生凌汛灾害,为了及时、生动、准确地报道党政军民团结、一心抗洪救灾的事迹,她深入一线采访,用笔记录下党委政府的每一项决策,军民向险而行的每一个场面,每一份感动。就这样,她顶着黄河岸边的萧萧寒风,在抢险救灾现场一待就是两个月。

“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还不够近。”李娟娟与救灾军民“零距离”相处多日,将他们不畏艰险、不惧牺牲、抢险救灾的一幅幅画面化作一段段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字,采写的长篇通讯《军民携手战洪图》一经见报,立即引起良好社会反响,并获得当年渭南市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李娟娟说:“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肩上有责任,心中有热爱,坚持学习,全心投入,扎实采访,就能写出好作品!”

从校对到记者,再到采访中心主任、编辑中心主任,每一步,李娟娟都走得踏实有力。在那段新闻岁月里,她几乎走遍了秦东大地的山山水水,接触到种种不同职业,体验着邮递员派送信件的风吹雨淋,消防战士救人救火的英勇可爱,环卫工人美化城市的不辞辛苦,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老师“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用一条条消息、一篇篇通讯,讲述了一桩桩动人故事……也正是不同的生活和工作体验,让她更加怀念曾经的“记者人生”,使她保留着每天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时时保持着一个新闻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心随新闻起舞,尽量与时代接近些、更接近些,不被社会淘汰,这是我在报社工作30多年的最大收获。”李娟娟说。

“渭南日报社不仅仅是我的工作单位,更是我的家,在内心深处,我对报社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谈起复刊40年来渭南日报社的发展变化,李娟娟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她说:“一张报纸,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我们的报纸告别了铅与火,实现了激光照排和胶版印刷;告别了黑与白,实现了全彩印刷;告别了纸与笔,建立了电脑及移动端采编系统,实现采编数字化、网络化;告别了‘单兵作战’,组建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合舰队’……”回顾往昔,李娟娟触摸到“大家”与“小家”的温暖,也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让我把感恩和愿望汇成对渭南日报社这个家的祝福:愿您前程似锦!”

采访中,李娟娟寄语年轻记者:希望年轻新闻工作者多多学习渭南的人文历史知识,多多了解及掌握渭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发挥党报记者的优势,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把新时代的渭南故事讲得更生动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