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俊伟 通讯员 陈林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四川省彭州市自古便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生产基地,是成都平原重要粮仓和副食品生产基地。
通过持续深入打造“好种”“好田”“好粮”,提升粮经复合产业科技水平,彭州市奋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标杆,在金彭大地上,绘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建好“菜篮子”保供基地
近年来,彭州市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民专合组织培育力度,加快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突出发展蔬菜、川芎、大蒜等主导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转型发展。
以“1+5”特色农业(粮油+蔬菜、川芎、大蒜、食用菌、冷水鱼)为牵引,彭州建设天府蔬香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85.42平方公里,聚焦“保粮稳菜”核心功能,依托蔬菜和川芎两大特色优势,按照“一园三组团”进行产业互补支撑,主攻蔬菜产业、川芎(中药材)产业、现代设施农业,奋力建设中国西部最具有影响力的蔬菜全产业链集群和保供基地。
园区以建设“四中心三示范两提升一环线”为抓手,全力打造100亿级“蔬菜+”集群,构建蔬菜绿色循环生产示范区、国际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区、都市农业体验与蔬菜科技创新区和天府蔬香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4个功能区。
园区内建设有天府蔬菜种苗繁育中心、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等多个种业机构,提升了彭州蔬菜种业的科研、生产能力,有效辐射带动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蔬菜产业品种结构优化,保障全国粮食安全。
园区内的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国家级蔬菜市场,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这里每天供应蔬菜、水果超万吨,合计年交易量800万吨,年交易额600亿元,辐射西南、西北、华北等区域,真正实现了“买全球、卖全国、保成都”的大流通格局,已经成为西部地区保供稳价、带动农民增收的中坚力量。
彭州市先后引进永辉供应链现代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中心、国家级蔬菜指数发布中心、国家级蔬菜博览会,让彭州农业声名鹊起,成为“中国蔬菜之乡”和全国五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北有寿光,南有彭州”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守好百姓的“米袋子”
彭州市积极融入成都“一带十五园百片”布局,加快推进“天府粮仓”彭州片区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建设、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的要求,实现田网、路网、水网、观光网、服务网、信息网、设施用地网等“七网”配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8.36万亩、设施农业3.5万亩以上,规划建设十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区2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区9个,着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北部粮经复合产业核心示范区。
彭州市加快推动“天府粮仓”数字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搭建农业生产经营等大数据平台,推动北斗导航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并联合省内高校院所,建立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数字化体系,打造形成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保供基地。
彭州市培育出“龙门山”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和“广乐”“盈棚”等13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彭州大蒜”“彭州莴笋”“彭州川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彭州九尺板鸭”“彭县黄鸡”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称号。
记者在采访时获悉,彭州市以濛阳片区十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为核心,以“菜—稻—菜”水旱轮作种植为基础,以生态大地蔬菜连片为特色,以聚焦业态融合共兴为路径,彭州着力推动“产加销、农文旅”,以及智慧农业、直播农业等新模式发展和全产业链要素融合,加快规划建设中国(成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彭州)核心区。同时,完善“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合作社”供应链网络,推动“蔬菜+龙头”“蔬菜+金融”等创新发展动力,为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作出彭州贡献。
来源:中国食品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