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东的翠峦之间,隐匿着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佛国圣地——雪窦山,这里不仅山川秀美,更因一尊举世无双的露天弥勒大佛而名扬四海。我带着一颗寻觅宁静与智慧的心,踏上了这场朝圣之旅,誓要一睹那传说中的“人间弥勒”,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慈悲与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海拔369米的雪窦山后山坡上,一尊宏伟壮观的铜质弥勒大佛渐渐显露真容。大佛坐北朝南,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仿佛正用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温柔地注视着每一个前来朝拜的旅人。他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袒胸露腹,那姿态,正是以奉化布袋和尚为原型,将弥勒佛的中国化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站在大佛脚下,仰望其巍峨身躯,不禁让人心生敬畏,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慈悲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窦山弥勒大佛景区规划巧妙,52公顷的土地上,中、东、西三条轴线交织,六大功能区错落有致,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沿着中轴线深入,大佛主景区庄严肃穆;东轴线则是副景区,别有一番风味;西轴线则是原雪窦寺建筑,古朴幽静。漫步其间,不仅有大佛核心区的震撼,还有礼佛朝拜区的虔诚,弥勒群雕区的生动,文物展示区的厚重,休闲修身区的宁静,以及旅游购物区的热闹,动静相宜,让人流连忘返。

追溯历史,布袋和尚——这位唐末五代时期的奉化僧人,以其独特的智慧与慈悲,成为了弥勒佛在人间的化身。他身形肥胖,笑口常开,手持布袋,游走四方,预知吉凶,点化世人。在岳林寺东廊磐石上,他留下了一句“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的偈语后,安然坐化,从此被尊为大肚弥勒佛。走进这段历史,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超脱与自在,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

自北宋以来,奉化便被誉为弥勒应迹圣地,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的建造,更是将这份文化传承推向了新的高度。从1999年的报批,到2005年获批,再到2006年正式奠基开工,直至2008年开光,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如今,这尊全球最高的坐姿铜制弥勒大佛,不仅成为了奉化的标志性景观,更是一条完整的弥勒文化游线路的核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感悟。

此次雪窦山之旅,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弥勒大佛的慈悲目光中,我学会了放下,学会了宽容,更学会了以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雪窦山,这片弥勒文化的沃土,用它独有的方式,告诉我:真正的自在,不在于远离尘嚣,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带着这份感悟,我将继续前行,让心灵在旅途中不断成长,直至达到那最终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