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底,蒋介石的管区政治腐败、军心涣散、经济崩溃,民众怨声载道,国民党必败已经定局。
傅作义看着战场上我军的节节胜利,心中萌生出了寻找新出路的念头,最终于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率50万国民党官兵起义,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当傅作义宣布和平起义的决定时,军内声音各异,并非所有人都对此表示赞同,其中有三位国军将领表示坚决反对傅作义的决策。
那么,这三位国军将领都是谁呢?他们后来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国军狡将“假投降”——李文
北平之所以能迎来和平解放,主要是依靠毛主席所提出的“三个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当然了,要将傅作义争取过来,将其化敌为友,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在这条“和”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党先后派了出了三位关键人物与傅作义接洽。
他们分别是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昔日的老师刘厚同、挚友邓宝珊,三人在这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傅作义眼看着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与日俱增,于是便开始不断地共产党人士接触、谈判。
和平起义这条路对傅作义而言,可以说是一招险棋,他是拼着三个“死”走上的人民道路的:
其一,傅作义作为与共产党多年对峙的国民党将领,若共产党内的同志不了解他,恐难逃“误解之死”;
其二,傅作义并非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暗中不知道有多少国民党特务的眼睛在盯着他,想要将他置于死地;
其三,和平起义的这项决定,如果部队内的官兵们不理解、支持他的话,恐怕也会遭遇“内部之乱,身首异处”。
傅作义在向那些高级将领提出和平解放北平的决策后,就遭到了蒋系部队的强烈不满与反对,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便是李文。
李文出身于黄埔军校,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他对蒋介石十分忠诚,他自然是不会与傅作义站在一边,对于他的提议也是嗤之以鼻。
1947年,傅作义被任命为华北“剿匪”总司令,李文则担任副司令,李文的存在就是负责秘密监视傅作义的一举一动。
李文
对于傅作义和平起义的这条决策,李文自是不满,坚决反对,可现如今纵观全局,似乎也寻不着什么更好的出路。
无奈之下,李文等人向傅作义提出将返回南京的要求,那时毛主席曾派人前往劝说,叶剑英也劝李文留在北平,不过都被李文拒绝了。
虽然国民党败势看似已成定局,不过李文等人对蒋介石是忠心不二,自然不愿到共产党这边来。
之后,李文特地先去拜见了蒋介石,表明了自己对国民党的忠心,在胡宗南的力邀下,李文来到陕西,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继续与解放军周旋。
没多久,西南形势急转直下,云南也宣布了起义,胡宗南暗感不妙,闻风而逃,直接将这个“烂摊子”丢给了李文。
胡宗南一走,面对解放军的步步紧逼,部队立刻陷入一片混乱,被打的溃不成军。
李文意识到,独木难支,如果再继续顽固抵抗的话,等待他们的,只有全军的覆灭,唯一的出路,只有和平起义。
最终,李文率官兵接受了解放军的改编,只不过李文走的这一步,并不是真心悔改,而是“假投降”的权宜之计。
我党政策宽容,对于真心投诚的人,是不会追究此人过去的错误的,正是在这一政策下,李文得以留有一定的自由,还被送去了学习。
而李文正是拿捏住了这一点,他和平起义、接受改编,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回到蒋介石身边。
没多久,李文就等到了机会,在一次学习间隙,李文瞅准机会,趁人不备,悄然逃脱,最后几经辗转奔赴台湾任职,直至1977年于台北病逝。
蒋介石的得力干将——石觉
第二个站出来反对的便是石觉,作为对蒋介石忠心不二的干将,他无法接受起义这一决策。
石觉同样出生于黄埔军校,之后便被调到了汤恩伯手下做事,并逐渐崭露头角,受到了提携和重用。
他参与“围剿”了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在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中,石觉率部直接刺破了红三军团的大仙岭防线,事后,石觉还被记了一次大功。
随后,石觉又率领部,先后攻占了红军的多个重要阵地:虎头山、洛寨山等。
石觉
并搜刮红军藏匿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对红六军团进行了穷追不舍的“追剿”,并对陕北红军进行了猛烈的“进剿”,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抗日战争期间,石觉随着汤恩伯不断地在群众间恶意丑化红军,散播不实谣言信息,还常常与八路军制造“摩擦”。
石觉同李文一样,在听到“和平起义”时,他坚决反对,他担心解放军不会就此放过他。
他心里明白,自己的双手可以说是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恐怕是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的。
在与李文等人的商讨下,他们决定飞往南京,而石觉便又回到了老上级汤恩伯手下做事。
汤恩伯当然高兴,立刻将他任命为京沪杭警备副司令,来与自己一同支撑东南战局。
南京解放后,汤恩伯、石觉率部退守上海,他们重新配置军队,并在阵地前沿地带构筑抵抗据点,继续负隅顽抗。
蒋介石甚至还亲自前往上海召见自己的嫡系将军,给他们打气,并乘军舰到吴淞口督战。
而战斗前后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民党军便宣告崩溃,汤恩伯和石觉见状,只能慌忙发出撤退命令,率领残部乘军舰逃离了上海。
随后,石觉被派往了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舟山群岛担任防卫司令官。舟山群岛作为江浙与上海的海上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解放军却如同破竹之势,仅仅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便占领了舟山外围的多个岛屿,歼灭了数万国军。
在进攻登步岛时,由于后续部队未能及时跟上,导致部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石觉却厚颜无耻地向蒋介石大肆吹嘘部队取得了“大捷”。
最终,蒋介石为了确保台湾基地的安全,决定秘密撤军,石觉也随着蒋介石逃往了台湾,仍旧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在台湾度过了余生,于1986年病逝,至死未回大陆。
第16军军长——袁朴
第三位站出来反对的,便是袁朴,袁朴是黄埔军校的一期生,毕业后便留在军校教导团训练新兵。
1925年,袁朴参加了第一次东征,由于在作战中敢打敢拼、作战勇猛,袁朴升任为排长,10月,又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彻底击溃了陈炯明。
随后,袁朴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淞沪会战等战役,抗日战争胜利后,袁朴又参加了国共内战。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在向众高级将领宣读了条款后,那一刻,整个会场陷入了沉寂,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中透露出了难以置信。
袁朴
在长久的沉默之后石觉和袁朴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事后在经过众人的商讨后,只得同意。
跟随胡宗南辗转西安、四川、海口,最后眼看败势已定,跟随蒋介石逃往了台湾,于1991年1月19日在台湾病逝。
傅作义与北平解放的那些事
1948年,党组织将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调回北平,组织上交给她的任务是:希望她可以劝说父亲,并寻找机会获取情报。
回来后,傅冬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父亲待在一起,将党传达给她的话一字不落地说给父亲。
可时间一长,傅作义难免有些怀疑,不过他最担心女儿遇到的不是共产党人,而是国民党派来的特务。
傅冬菊知道父亲有个装有机密文件保险柜,但保险柜的钥匙傅作义始终不离身,不论是去哪还是干嘛,甚至是睡觉也会放在枕头底下。
这可把傅冬菊给难住了,怎么做才能搞到这把钥匙呢?突然她灵光一闪,想到了5岁的弟弟。
于是便用一个巧克力将弟弟哄去拿到了钥匙,为了不引起傅作义的怀疑,傅冬菊还让弟弟缠着父亲讲故事。
这样一来,傅作义一下子脱不开身,而傅冬菊就这样将这些机密文件复制了下来,交给了党组织。
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被百姓们称为“和平将军”,事后,傅作义还带着10条哈德门香烟,亲自前往延安面见了毛主席。
刚一见到主席,傅作义的第一句话便是:“我有罪。”毛主席却表示,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功不可没,他是有功之臣。
最初,毛主席是打算要傅作义参加政府工作,不过傅作义很早就有兴办水利的宏愿,于是便婉拒谢绝了毛主席的好意,投身于水利事业,而傅作义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水利部长。
结语
北平的和平解放,离不开毛主席提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有效运用。
这一战略思想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和平解放北平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成功地争取到了包括傅作义在内的许多国民党将领的支持,为和平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傅作义虽曾经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但他敢于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敢于冒着生命危险走上和平的道路。
傅作义在和平起义后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贡献而居功自傲,反而前往延安面见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和感激之情。
这种谦逊的品质,不仅赢得了毛主席的赞赏和尊重,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仰和爱戴。
面对毛主席的工作邀请,傅作义选择投身于水利事业,他将自己的个人理想和国家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后,傅作义虽身居要职,但十分自律,吸烟、喝酒什么的更是一点不沾,平日里穿的也是和战士们一样的布衣,人称“布衣将军”。
参考资料
国民革命军第四兵团中将司令李文.抗日战争纪念网
傅作义将军的“人生三部曲”. 华夏经纬网
战与和:北平和平解放前后傅作义的心路历程. 党史博览
傅作义与北平和谈. 《北京档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