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史上最大单地块一次性征收项目——徐汇区东安一、二村片区旧改地块,于10月18日举行集中搬迁仪式,六千余户居民挥别旧居,奔向美好新家园。项目涉及5个居委会、117幢居民楼、6057证住户。
作为上海史上最大单地块一次性征收项目,东安征收涉及6057证。每一证对应的往往是一户,甚至多户家庭,而且,因为房屋建设年代久远,老树根深,因老房子衍生的问题也盘根错节。居民的诉求多种多样,不同利益的冲突需要调和,徐汇区枫林街道党工委坚持“纠纷调解在前、矛盾解决在前”工作思路,在区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牵头区两院、区司法局等专业力量,一年来接待居民近400批次,跨前调处944证矛盾问题。东安旧改从程序合法和纠纷化解两个维度,形塑旧改的法治逻辑,将依法征收贯穿始终,确保征收工作公开、公正、公平,“一把尺子量到底”。
以专业团队保障居民权益充分实现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旧改征收有时候就如同打开“魔盒”的一双手,将许多隐藏的问题和积累的矛盾陡然暴露,让其到了“不得不解决”“必须要解决”的时候。
枫林街道会同征收公司组织55个专班小组全覆盖上门问情况、听诉求、答疑惑、解难题。经过精准走访排摸,发现有近千户存在产租人死亡、矛盾调解等诉求。在徐汇区枫林街道司法所所长邱芃眼中,想靠居民自己来解决这些矛盾是不现实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于是,“纠纷解决机制”在征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去年9月,徐汇法院在枫林街道举办“甘棠树下”社区法官工作室城市更新巡回审判站成立仪式,助推司法服务深度参与东安旧改项目。同时,在区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调动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调解资源,搭建调解平台,提前介入,以刚性政策结合柔性沟通,以专业团队保障居民权益充分实现,保障征收工作顺利开展。
法治保障工作现场会
2024年初,征收工作进入到动员关键阶段。针对前期排摸出的家庭矛盾问题,东安项目调解工作组成员进基地、进小区、进居民家里。他们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司法所专员、人民调解员组成,带着专业意见跨前开展调解和委托工作,力争将居民内部矛盾化解在前。
征收工作中,居民家庭内部矛盾能有多“复杂”?枫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东安征收沈家里片区指挥长宋伟感受颇深,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房子有12个户口,而且这些人还分了好几个利益小团体,彼此之间意见不合,冲突激烈,大有为了不让对方好过,宁愿大家都不签约之势。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们只有一步步攻坚,先深入了解情况,从情、理、法多个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邱芃介绍说,“背对背”和居民逐个谈心、了解诉求往往是“攻坚”的第一步,“对于一些不合理、不合法、不切实际的诉求,我们在这一步就会向居民明确指出,降低各方过高的预期,厘清他们在征收中的利益公约数,同时,再从情理上对他们进行劝说。等他们都同意一起‘坐下来谈’了,在我们看来,这件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
而这个重要的、各方可以“坐下来谈”的时间,通常都是以居民的时间为准,协调工作组则“全天候待命”。为了确保调解工作卓有实效,工作组会制定更为精准的调解方案,比如针对居民不同的性格特点,选派相应风格的法官,“居民性格比较温吞、容易纠结的,我们就选个雷厉风行的法官;反之,如果居民是个暴脾气,我们的法官就得是性格沉稳、耐得住性子的。”
征收政策宣讲
以专业技能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为保障征收工作顺利开展,保障人民权益充分实现,工作组人员在协调工作中,还突出为民、利民、惠民服务宗旨,帮助居民理解法律、政策、方案,助力居民合法合理行使权利,推动矛盾逐一靶向化解。
“在工作开展中,我们发现,因为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居民在遗产继承、产权分配、婚姻家事等多个领域存在大量法治需求。征收对他们来说,实际上也是一个理清‘陈年旧账’、解决‘疑难杂症’的契机。”
宋伟跟记者分享了一个案例,家住沈家里的李女士已经五十多岁,携上初中的女儿住在居住面积15.7平方米的租赁房中,承租人是其已经去世的丈夫。但是房子的户口本上,小叔子一家三口的户口也在列。“小叔子一家住在徐汇区另一个街道,所居住的房子也是老人留下来的。据说两兄弟原来有个口头约定,就是各自现在住的房子归各自所有。但因为遇到征收,也是因为口头约定‘死无对证’,小叔子就以自己曾在这套房子里住过为由,要以‘同住人’身份来分补偿款。”
如何理清这本“陈年旧账”,保障这对孤儿寡母的利益?街道专班和征收组请来律师、退休法官一起开家庭矛盾调解会,将现有的沈家里住房和小叔子现在居住的房子一起打包调解。毕竟,小叔子现在住的房子是两兄弟的母亲留下的,按道理,李女士已经去世的丈夫也有一部分继承权。最终,经过多次调解和协商讨论,李女士拿到了房屋的承租权,也兑现了丈夫的遗嘱,与小叔子一家各安其家,不再有房产上的纠纷瓜葛。李女士高高兴兴签下协议,开始了一直期待的新生活。
现场矛盾调解
类似的问题在征收工作中经常遇到。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帮助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时避免居民受到负面引导,征收专班探索在东安片区设立沿街法律服务站,选派可靠工作力量,为居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从2023年7月下旬至2024年3月上旬,法律服务站开设了20余次法律咨询接待专场,接待居民近400批次,搭建矛盾化解平台,跨前调处944证矛盾问题,把居民内部矛盾化解在前。
针对征收工作中比较集中的租赁房清退工作,徐汇区法院还通过现场巡回审判,加速案件审理流程,其中一桩案件2024年8月23日立案,8月29日就进行庭审,并当庭主持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以“阳光操作”助推征收依法进行
“东安旧改工作坚持全过程依法依规开展,按照法律规定逐步推进预征询、一轮征询、圆桌会议、听证会、二轮征询等流程,补偿方案公示充分、相关政策文件送达到位,全流程接受纪委、审计监督,保障居民合法权益。”第一征收事务所东一南片区项目经理杜延瑾告诉记者,东安征收实现了执行政策公开透明、算账过程公开透明、补偿结果公开透明,而且始终将做好公示公告和群众解释说明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这样的举措,不仅赢得了东安被征收的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也让征收工作坚守住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实现了征收的公正、公平。
在杜延瑾看来,“依法征收”和“阳光操作”是征收工作最好的助推器。“征收补偿方案”是征收专班所有工作人员的参照系,不管是一线的经办人员,还是项目经理、片区长,甚至街道办主任,参照标准都是一样的。“有些居民可能会习惯性地‘有问题找领导’,但多次尝试下来就会发现,领导和一线工作人员的信息反馈都是一致的。”
为居民释疑解惑
作为征收专班工作人员,杜延瑾和自己的伙伴们日常走街串巷,面对居民讲政策含义、政策流程,讲补偿金额逐项计算依据和过程,“要向他们讲透彻,征收工作就是要一个政策用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不会让一户群众吃亏,更不会让老实人吃亏。”
东安一村一户住在底楼的居民,几年前私自将一小块地方圈做了自家的小花园,在里面种植了一些花花草草。这次征收,他提出,搬迁的话花草带不走,对自己是一种损失,应该有额外补偿。“我们跟他说,在补偿方案里并没有相关条目,这个没法实现。”经过几次沟通,这位居民心里也知道难实现,但是面子上又下不来,就提出,能不能就补偿5000元,“当时也有同楼栋的其他居民替他说话,认为相对于这么大一个征收项目来说,5000元根本不算什么,为了让他早日签约,就给他吧。但我们还是跟他说,超出方案的,我们不会通融,5000元也不行。”最后,通过居民、居委一起上门做工作,这位居民终于放下了自己的面子,同意签约。
以沟通柔性让征收实现“加速度”
东安地块位于内环内,地理位置优越,在市场烘托下,居民对征收补偿存在较高预期。更有一些居民,因有过多次动迁经历,也因晚签晚搬享受过优待,这次征收,他们想以同样的方法获得高额补偿。但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面前,他们最终放弃了“坚持”。
其中,黄老伯的案例,则不仅体现了政策的刚性,也体现了工作人员沟通技巧的“柔性”。
黄老伯是老“拆迁户”,他本身也是经历了其他区的拆迁后搬到东安二村的,当时通过“晚签约”尝到了不少甜头,这次,他想“依样画葫芦”,在征收中多争取一些额外补偿。于是,从征收初期,他就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工作人员敲门不开,圆桌会议也不参加。
街道特别设计“一把尺子量到底”宣传海报,线上线下广泛宣传
“对这样的居民,我们要逐步‘渗透’,通过各种途径来做他的思想工作。”为了让黄老伯明白,这次征收绝对是阳光征收、透明征收,工作人员每天等在黄老伯楼下,等他下楼散步时陪他散步、聊天,宣讲政策、分析形势、讲清利弊;同时还做通黄老伯女儿、女婿的工作,一起来与黄老伯沟通。黄老伯因病住院后,专班工作人员也经常去探望,嘘寒问暖,还跟黄老伯的老伴说,如果忙不过来,专班工作人员也可以帮忙陪护。“终于,我们的决心与坚持让黄老伯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有一天,街道领导去探望黄老伯的时候,他主动提出来要签约,他们家的签约是在医院里完成的。”杜延瑾说。
坚守公平公开公正、一碗水端平是做好征收工作的生命线,也是解开群众思想疙瘩的金钥匙。枫林街道党工委在会同征收公司推进东安征收过程中,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执行到底、一个标准补偿到底”,这样的政策刚性与征收专班用心、用情、用力的工作方式相结合,让“依法征收”和“阳光操作”成为征收工作最好的助推器,让东安征收跑出了“加速度”。
(来源:上海徐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