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历来是孕育牛股的宝地,其特性是在市场低迷时能够保持相对的抗跌性,在市场繁荣时则能实现显著增长。此外,医药行业不仅具有消费属性,还融合了科技创新的元素,因此它能够跨越市场的牛熊周期,展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正因为如此,市场对医药行业的估值通常会高于其他行业。
这段话是放在上一波牛市里对医药行业的评价,可惜的是过高的估值只能是行情火热时候短暂的情绪价值,潮水退了后就都在裸泳。
回想当年港股打新的时候,有很多创新药类的企业在香港上市,手里没什么现成的产品,多数都是在实验室或者临床前期,赌的就是药品能成功通过临床测试并获得上市销售资格。
那些股票往往还挺容易识别,就是名字后面挂了个-B,例如云顶新耀-B,"-B"表示它们都是未盈利的生物医药类公司,为了向投资者提示风险。但是生物医药类公司未盈利是常见现象,它们在市场上比较受到投资者的追捧,给于较高的估值。
如今这些药物究竟市场反应如何尚不得知,但是它们的股价已经掉在了地板上不断摩擦着。
下表是2020-2021年期间的生物医药类的港股IPO名单,以及它们上市至今的涨跌幅情况。
其实这也只是港股IPO的冰山一角。
很多人是在2020到2021年前后,看到港股打新的巨大利润,加上那时候港股券商有各种开户优惠,纷纷兑换外汇踏足香港股市,积极参与港股IPO。不止是生物医药类的公司,我统计了一下那个阶段(2020年6月-2021年6月)的IPO公司,以不同行业区别,到目前的涨跌幅情况。
大部分的股票都惨不忍睹,能腰斩已经是比较幸运的了。看来行情好时候的IPO都是上来割韭菜的,打新也只能是往二级市场倒垃圾,千万不能长持,否则我们出去的这些钱很难再回来了。
今天就整理一下在A股上市的港股基金里生物医药这个领域,
对标的指数有10个,看着很零碎,先来一个大合照:
接下来具体细分一下,首先最大头的是创新药类,对标5个不同创新药指数,共有10个ETF品种。
SHS创新药和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带有较多的A股,更受内地市场的波动。
科技类指数里面有一类比较特殊,就是生物科技,由于这个类别和药物学科关系比较紧密,我也把它放到这里来谈。
从权重股情况来看,生物科技指数与港股创新药指数的成分股十分接近,前10权重里,有9个是重合的,因此把生物科技当作创新药来看也是可以的。
剩下的就是医疗类指数,一共有4个,对标9个ETF。
沪港深500指数中包含的A股份额较多,其他3个都是纯粹港股基金。
相对于创新药指数,医疗类的多了一些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之类的非药企公司。
对于生物医药类的指数基金的表现,从年初至今的指数排名来看,基本都处于各类行业的倒数位置,或许只能等风来了。
但是在风来的时候,你得知道有哪些可买的品种,赶紧收藏起来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