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所读过的《红楼梦》

作者/孙树恒

我小时候,上小学那会儿,总是对书本充满了无尽的渴望与好奇。每当夜幕降临,我便悄悄地从邻居家,那位和蔼可亲的乡干部王凤歧叔叔那里,借来几本心爱的书籍。在被窝里,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手电筒,那微弱而坚定的光芒照亮了我探索知识世界的道路。

那时候,我读《水浒传》,仿佛置身于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被梁山好汉们的豪情壮志所深深打动。他们的义薄云天、英勇无畏,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敬仰。而《三国演义》则让我领略了智者的风采,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曹操的雄才大略、刘备的仁德之心,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至于《红楼梦》,它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我。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那一首首优美动人的诗词,都让我陶醉其中。虽然那时候的我对于《红楼梦》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并不太理解,也未曾深入思考过它所批判的社会现象,但那并不影响我享受阅读的过程。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红楼梦》中的某些情节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诱发了我对“找媳妇”的启蒙。那些关于爱情的细腻描绘,以及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纠葛,都让我在懵懂中开始思考关于男女之间的事情。那时候的我,对于“找媳妇”这个概念还十分模糊,让我过早地开窍了,但那份纯真的好奇与向往却让我懵懂了许多年。致使后来找媳妇,找黛玉,找宝钗,找袭人,困惑了很多年,差点误了婚姻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梦》,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的鸿篇巨制,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让我在阅读过程中留下了诸多深刻的印象。其中,几个人物及其所展现的几种关系,尤为触动人心。

王熙凤,这位贾府中的“凤辣子”,以其霸道强势的性格成为了书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她不仅手握贾府大权,而且行事果断,不畏人言,想教训谁就教训谁,俨然一副“女中豪杰”的模样。然而,在这份霸气背后,却也隐藏着她的孤独与无奈。她的霸道,或许正是她在这个大家族中求得生存、维护自身地位的一种方式。但正是这样的性格,让她在贾府中的人缘极差,最终也难逃悲剧的命运。

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则是另一番风味。刘姥姥作为一个乡下来的穷亲戚,她的卑微与不易,在大观园这个繁华世界中显得尤为突出。她的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贾府众人的嬉笑与嘲讽,仿佛她就是一个供人取乐的“小丑”。然而,刘姥姥却以一种超乎常人的乐观与坚韧,面对着生活中的种种不公与磨难。她的形象,虽然卑微,但却充满了生命力,让人在感叹她命运多舛的同时,也不禁为她的乐观精神所折服。

再来说说袭人与宝玉、宝玉与宝钗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为复杂的一段情感线。袭人作为宝玉的贴身丫鬟,她对宝玉的关心与照顾,早已超越了主仆之情。然而,宝玉的心却始终在黛玉与宝钗之间徘徊不定。尤其是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与无奈。明明宝玉心中所爱并非宝钗,但最终却因种种原因而与她结为连理。这种“喜欢的人不一定在一起”的遗憾,让人不禁为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悲剧而扼腕叹息。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也让我感受到了她们生活的安逸与闲适。无论是大观园中的小姐们,还是丫鬟们,她们的生活似乎都充满了诗意与浪漫。她们赏花、吟诗、作画、品茶,仿佛与世无争,享受着生活的美好。然而,在这份安逸的背后,却也隐藏着贾府这个大家族即将走向衰败的阴影。她们的闲适生活,或许正是贾府盛极而衰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内涵之丰富、意蕴之深远,确实堪称一座文学与文化的宝库。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积累,人们往往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巨著的多重价值。我觉得《红楼梦》的魅力所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批判时政。《红楼梦》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书中对官场腐败、道德沦丧、贫富悬殊等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例如,贾雨村这个角色的仕途起伏,就映射了当时官场中“人情大于法”、“权钱交易”的黑暗现实。又如,贾府内部的奢侈无度与底层人民的贫困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不公。这些批判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让我们反思现代社会中的类似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是园林指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不仅是一个虚构的贵族府邸,更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书中对大观园的布局、建筑、植物配置、水系设计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巧与和谐。如怡红院的曲折幽静、潇湘馆的竹影婆娑、稻香村的田园风光,每一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仿佛一幅幅生动的园林画卷。这些描写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也为后世园林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参考。

三是诗词之美。《红楼梦》中的诗词数量众多,质量上乘,它们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内涵,也深化了人物性格和情感表达。如林黛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表达了她对生命无常、青春易逝的哀愁与无奈;贾宝玉的《红豆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则流露出他对纯真爱情的向往与执着。这些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精彩演绎。

四是住房有说道。比如大观园内有山有水,正中是大观楼,东边道观、尼姑庵、寺庙齐全,西边集中了所有年轻女主角,俨然一个女儿国。进门左手边即林黛玉的潇湘馆,谐音消香馆;往里是迎春住的紫菱洲,谐音自怜洲;往北是探春住的秋爽斋,谐音求书斋;北边是惜春住的藕香榭,谐音偶香谢;大观楼正西是一处农家乐式的大院子,住着贾家长孙媳妇、贾府大奶奶李纨,院子取名稻香村,谐音盗乡村;最北边就是薛宝钗住的蘅芜苑了,谐音恨无缘。

五是吃喝有讲究。《红楼梦》中描写的食品多达186种,包括各种山珍海味和民间小吃。不同身份的人对应着不同的膳食标准,如贾母等最高级长辈享有自己独一份的厨房和膳食搭配。在用餐时,也有严格的座次和规矩,如先茶后酒、尊卑有序等。这些礼仪规矩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红楼梦》中的饮食还与人物性格紧密相关。例如,贾宝玉喜欢吃一些精致细腻的食物,如豆腐皮的包子、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等,这些食物反映了他细腻敏感的性格特点。而王熙凤则喜欢吃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如火腿炖肘子等,这些食物则体现了她泼辣直爽的性格特点。对于我喜欢吃的烧麦(稍麦)与《红楼梦》也有记载,源于曹雪芹祖父曹寅。他在《楝亭集》中有诗《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康熙)入侍鹿苑,二月初十日陛辞南归,恭纪四首》之一"黼帐行开稍麦宴,銮舆高出晾鹰台"。

六是我还关心的几件事儿,不少解不开的谜。‌林黛玉的家产去向‌,‌袭人的归宿‌,‌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后是否有孩子‌:关于贾宝玉的结局,‌林黛玉的命运‌,‌秦可卿的死因‌,‌北静王的身份‌…这些谜题使得《红楼梦》更加引人入胜,激发了无数的兴趣和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梦》让我懂得了一些人生哲理,《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人生哲理的宝典。它告诉我,人生如梦,繁华终将逝去,唯有内心的纯净与真挚的情感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书中的主人公们,无论是多情的宝玉、敏感的黛玉,还是精明的宝钗、率性的湘云,都在各自的命运轨迹中经历了悲欢离合,最终悟出了生命的真谛。给我的启示是,要珍惜眼前人,保持一颗善良与感恩的心,同时也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变故,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与自我超越。

此外,《红楼梦》还强调了女性的独立与尊严,如王熙凤的精明强干、探春的果敢决断,都展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不凡与抗争。这为我们现代社会倡导性别平等、尊重女性提供了历史借鉴。

综上所述,《红楼梦》作为一部集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于一体的伟大作品,其批判时政的深刻、园林指南的精致、诗词之美的动人以及给我深刻启示,都使得它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值得我反复研读、深入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