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陕西省的骊山脚下,沉睡着一位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陵墓据说是用世间最神秘的手段打造而成。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意思是秦始皇陵墓的地宫,修在地底下极深的地方,凿地三重泉水那么深,用铜水灌注,填塞缝隙,把外棺放进去后,又修造了富丽堂皇的宫观,设置了百官位次,搜罗天下的珍奇器物、珍宝怪石,藏在地宫里,应有尽有,数不尽数。还命工匠制造能自动发射的箭弩,如果有人敢踏进地宫,就会当场中箭而亡。此外,地宫里还有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器递相灌注输送,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置有地理图形。地宫里常年灯火通明,因为有大量娃娃鱼的油脂做成的烛火,久久不熄灭。
可以说,秦始皇神秘陵墓的传说,我们打小听到大,至今都还会忍不住幻想一下:地宫深处,真的有一座用水银构成的江河湖海?那些机关重重的暗道,真的会让闯入者有去无回?最重要的是,那些奇珍异宝,是不是真的有?
直到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坑被打井的农民发现,这个尘封数千年的地下奇迹才重见天日。
兵马俑的发现,除了兵马俑本身带给世界的震惊,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越发确定了秦始皇陵的位置。于是,很多人就迫不及待想要验证《史记》里太史公的描述是不是真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史料的准确性,还直接影响到皇陵的发掘难度。如果地宫真的水银含量很高,保护性挖掘将会变得非常复杂。
抱着这样的疑问,1981年到198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的专家与秦陵考古专家一起,测试了秦始皇陵土壤中的水银含量。结果让专家们心里一沉:果然如最坏的预想,秦始皇陵的土壤里真的存在明显的水银含量异常。尤其是在封土中心,发现了一个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水银异常区。据测算,其中的水银藏量可能达到数吨甚至数百吨。
更为奇妙的是,东南、西南的水银含量高,东北、西北的含量低。这样的分布状况,和秦朝的疆域图正好相似——东南和西南的河海多,东北和西北的河海少,山川多。看来“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说法,不是夸张的比喻,很有可能是真实的描述。
1.前仆后继的摸金校尉,无人打开地宫?
按史记的描述,这地宫里面堆满奇珍异宝,野史更是夸张,说陵寝的规格规模相当于78个故宫那么大,其中珍珠、玛瑙、玉器、翡翠应有尽有,至于廉价些的彩陶,更是数不胜数。相传还有一件金缕玉衣,用上好的玉石和金线编织而成,死人如果穿上可以保证尸身千年不腐,这件衣服就披在秦始皇身上。
这么多关于财富的传说,这么多财宝,肯定吸引了无数摸金校尉,那么,谁盗过秦始皇陵?他们在打开地宫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艰难险阻?
首先出场的就是西楚霸王。尽管范增极力劝告项羽不要破坏秦始皇陵,但项羽出于义愤和贪婪,无视了他的谏言,派英布领兵十万,包围陵园,杀尽了秦国守陵人和一些正在服役的民工。
将这批人屠戮殆尽后,项羽又命令手下士兵挖掘陵墓,并把挖到的所有值钱的东西统统运走。当时参与挖掘和运输的士兵足足有30万人,干了30多天,还没有运完,足以见得陪葬品之多。这还只是挖墓道途中的收获而已,然而等到终于挖开墓道、将要打开墓门时,发生了一件怪事。
原来,里面的弩箭迎面而来,好多士兵没有防备,遭乱箭射杀。更诡异的是,陵墓内部飞出一只金雁,也有人说是许多只怪鸟,啄瞎了人的眼睛。以至于英布本人只敢在外指挥,根本不敢进入墓道。
所谓的金雁,很可能是墨家徒子徒孙的手笔,《墨子·鲁问》记载道:“公输子削竹木为鸢,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就是说,早在春秋时期,鲁班已经能制造出能飞的木雁,三天都没有降落,一直飞到宋国城墙上。皇帝墓穴中的机关,想来会更加精巧,在瞬息之间夺人性命也是有可能的。
受此惊吓,项羽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退出了墓道,但越想越气,为了证明自己不怕秦人,他放了一把火——现代的考古学家证实,在秦陵目前已发掘的俑坑中,至少有三个俑坑中有大面积的焚烧痕迹,而且年代与项羽入关时间接近;此外,许多陶俑也都被砸坏了。
直到楚汉之争结束后,公元前195年,刘邦为了笼络人心,显得自己很仁德,便下令妥善安置秦始皇陵,命令20户人家住在那附近,世世代代作为守陵人。即便这样了,东汉末年赤眉起义军、魏晋后赵时期统治者石勒和石季龙、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都试图盗过秦始皇的墓。
尽管从西楚霸王到后世这些狠人,前仆后继,这么多人努力了这么多次,就没有一个人进到秦始皇的地宫中去。
至于为什么判断地宫没有人进去过,那是因为要是有盗墓贼成功了,地宫被打开过,那里面的水银早就挥发掉了!现在仍能探测到水银制成的江河湖海,说明地宫自始至终没有打开过。现代考古学家也证实,只发现两个直径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盗洞,离皇陵地宫的距离都极远。
从秦朝到唐末,工匠技艺应该也提升了不少,为何摸金校尉们依旧对着秦始皇陵望洋兴叹?甚至不光是他们,就连现在的考古学家,也不敢进入帝陵,如果只是害怕水银蒸气,那戴上防毒面罩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迟迟不动工发掘?
2.秦始皇陵挖不得,仅仅是技术原因吗?
有人说,秦始皇陵挖不得,因为它位于三大龙脉之一,一旦动土,很可能使得气运逆转。传说,中华大地上有三条龙脉,都西起昆仑山,其中,北干龙东至朝鲜的白头山,头部隐入海中;中干龙通过秦岭、大别山,到达渤海;南干龙沿长江通过云南、贵州、广西等地,过海到达台湾。
埋葬在这三条龙脉上的历史人物,也都是千古一帝。他们分别是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秦王扫六合、首度完成大一统的嬴政;还有史上唯一一位女帝武则天。
按照古代的风水学,这些地方蕴藏着神秘的能量,就是传说中的龙气。帝王们生前受天地间的龙气庇佑,所以能够万事顺遂、权倾朝野,死后则在自己的陵寝中镇守龙气。正因如此,尽管有无数宵小觊觎他们的墓葬,都不可能成功挖掘,一旦挖掘就会遭遇天谴!
当然,作为新时代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笃信科学。那么,考古学家到底为什么不发掘秦始皇陵地宫?其实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汞蒸汽问题。如果只是参与动工的人需要一直戴着防毒面具的话,大家也能克服克服,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水银蒸汽是会扩散的,以秦始皇陵的水银储备量推算,真要开动,到时候整个西安城都弥漫着一定量的毒气,谁还敢住那?不能为了挖个坟,把当地老百姓都毒出病来吧?
第二,防盗墓的机关也不是摆设。就拿汉武帝的茂陵来说,不但有发射利剑的机关,还有伏火,就怕后辈宵小前来冒犯。作为首位大一统的皇帝,秦始皇布下的机关,没准比茂陵的更加凶险。
再说,想要发掘皇陵的初衷之一,就是研究其中的文物。可是一旦操作不慎,文物变质变形、无法复原,那损失可就大了。
比如我国考古史上难以比拟的的悲剧,明定陵的发掘。摄像机记录下了发掘的整个过程,本意是想让人们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然而,事实却不如人所愿。
当时,地宫被打开,摄像机记录下的,不仅仅有文物出土的壮观场面,更有那些无价之宝在接触空气后迅速腐坏的惨状。琳琅满目的都是珍贵的陪葬文物,蔚为壮观。可很快诸多珍贵的随葬品,例如丝绸、锦缎等织物,由于其有机质的特性,一接触到空气,就陆续出现了霉变、板结、损坏严重等问题,丝织品尤甚。
而在后续的保护中,由于经验不足,考古人员用一种塑料加入软化剂,涂抹在半腐烂的出土纺织物上,过了几个月,就全部变黑、变硬、变脆。而当年的文物库房,太过简陋,四面漏风,根本不能做到恒温、恒湿和避光,大多数丝织品,从刚出土时的光鲜亮丽,变得支离破碎。
而且,由于某些年代因素,过了几年后,发掘队伍里的考古学家们被迫离开岗位,已经打开了的皇陵被搁置,大多数的珍贵布料和木料被直接暴露于自然条件下,迅速干枯腐败。万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被扔到野外,让农民劈了当家具。万历和他两个皇后的尸骨,更是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自此之后,国家也定下了考古界的一大铁律,从此决不允许再轻易开挖帝陵。除非陵墓被盗或者在基建中偶然出土了,才会进行抢救性发掘。寻常帝王的陵墓已是如此,更别提秦始皇陵了。
大家想想看,秦始皇陵边上的兵马俑坑,现在都是灰扑扑的。但是,秦人造兵马俑的时候,是给他们上过色的。脸、铠甲甚至发带,都曾涂抹过一层鲜艳的染料。可就是因为我们在发掘后,没有及时地进行保护,兵马俑暴露在空气中,颜料与氧气发生反应,最终变成了石头一样的灰色。
所以说,秦始皇陵不好随便乱挖。要真发生点什么不可逆转的坏事,那发掘人可就真成了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