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身为末代皇帝的溥仪还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一日清晨,他通过收音机听到了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支援朝鲜抗美援朝后,他的内心开始有了一丝波澜。
他深吸一口气,当即撕开自己的棉衣,从衣服的夹层里拿出一件宝物。
那是陪伴他26年的宝物,是他一直贴身带着的宝物,在苏联期间他为了获得苏联的保释都没舍得拿出他做交换。
溥仪颤抖着双手,捧着那历经岁月的宝物,找来狱警,语气坚定地说:“这枚印章是我从宫里带出来的,现在我要把它交给祖国!”
狱警知道他的身份,在看到宝物后也不曾有质疑,不敢怠慢,赶紧上交给了国家。
那么,溥仪到底献出的是什么宝物呢?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文史君来与大家聊一聊。
“末代皇帝“溥仪
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生于1906年2月7日,乳名午格,字曜之,号浩然。
他是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之子,其母为苏完瓜尔佳·幼兰。
作为大清的末代帝王,溥仪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年仅三岁的溥仪在众人簇拥下,继承了皇位,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然而,那时的清朝已经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在内外交困之下,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统治就此结束。
当时溥仪虽然退位,但其仍居住在皇宫内,享受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议定的清室优待条件。
然而,溥仪的复辟之心从未熄灭。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张勋曾拥立他复辟,但仅仅十二天后就宣告失败。
7年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废除了大清皇帝称号,并将溥仪赶出了皇宫。
溥仪在离开皇宫时,带走了不少奇珍异宝,以支撑之后他在天津的奢华生活。
当时在他所带的宝物中,有一件十分醒目,东西很小,却价值连城。尤其是对于溥仪来说,他更清楚他的价值。
为了保护好那件宝物,溥仪特意将其缝在自己的贴身内衣里,随身携带着,甚至连他的妻子婉容和文秀都不知道。
而这件宝物,也是后来他献给国家的宝物。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在我国东北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当时溥仪在日本人的挟持下,做了那个政权的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至1945年)。
不过,那个时期,溥仪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却只是日本人的傀儡,失去了所有的自主权。
溥仪上交的“宝物”
1945年日本投降后,溥仪被苏军逮捕并押往伯力监狱。
1950年,他被移交给了中国,并被监禁在抚顺。在监狱里,溥仪度过了他人生中非凡而难忘时光。
因为战犯管理所里的生活,自然与溥仪以往的皇宫生活截然不同。
那里没有仆人的侍候,没有无尽的尊荣,只有简陋的居住环境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