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泰晤士报》和《卫报》等媒体报道,近日,大维德基金会将把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悉数捐给大英博物馆。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珍贵文物。报道提到,2023年8月,大英博物馆曾有2000件藏品失窃,引发公众热议,多国要求其归还国家文物

大英博物馆外景(图源:央视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英博物馆外景(图源:央视新闻)

资料显示,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首个国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藏品800多万件。此外,大英博物馆也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

据悉,此次捐赠的1700件(套)中国陶瓷文物原属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自2009年起进入大英博物馆第95号陈列室作专题展出,基金会的受托人此次正式将这些文物捐赠给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全名为斐西瓦乐·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是一家成立于1952年的小型私人博物馆。创始人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生前收集了大量中国珍品文物,主要以陶瓷为主。后来,基金会因经营不善,遂将藏品出借给大英博物馆保管。

报道称,大维德基金会及其藏品一直备受瞩目,其陶瓷收藏之丰、品质之精,举世闻名,如汝窑作为存世数量稀少的陶瓷精品存世不过90件,仅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汝窑陶瓷就达12件,且皆为品相完整、器型稀见、胎釉上乘的珍品。

据称,大英博物馆此次获赠的文物年代从公元3世纪跨越至20世纪,其中大量带有年号款识,对研究中国陶瓷的断代与制作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即“大维德花瓶”,被西方学者称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瓷器”,是元青花断代的标准器,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公开发表的资料中最早带有详细年款的元青花,对于元青花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瓶还入选“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

大维德花瓶(图源:共青团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维德花瓶(图源:共青团中央)

然而,近年来,随着大英博物馆文物失窃丑闻频发,其所谓“文物保管人”的角色受到强烈质疑。

2023年8月,大英博物馆约2000件藏品失窃成为该馆“史上最大丑闻”,《泰晤士报》甚至以“国家耻辱”来形容此案。在2000件涉案物品中,约有四分之三属于被盗或失踪物品;另有350件物品的部件被毁损,如镶嵌在藏品上的黄金和宝石等;还有140件物品遭到工具损坏,可能是因为拆卸珍贵部件的作案过程未能成功。其中一些被盗藏品随后出现在非法市场。

根据该馆今年5月发布的最新声明,已找回628件丢失或被盗文物,但仍有上千件文物不知去向。该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称,找回失窃藏品的工作仍在继续。国际艺术品追回公司CEO马里涅罗曾直言,追回失窃文物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其中存在复杂的法律和鉴定问题。

事件发生后,博物馆馆长和副馆长相继引咎辞职。随之,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呼声也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女史箴图》(图源:澎湃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史箴图》(图源:澎湃新闻)

大英博物馆官网显示,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长期公开展出2000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很多是稀世之宝。

据了解,在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英国军官约翰逊从颐和园中抢走《女史箴图》,带回英国,后来以25英镑卖给大英博物馆。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后,救了7000名被日军围困的英军。英国为了感谢我国,准备赠送我国一件礼物:送还《女史箴图》或者赠送一艘潜艇。当时我国正与日本交战,为了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我国选择了潜艇,这也让我国错失了一次收回《女史箴图》的良机。

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先后两次到敦煌,买通了看管洞窟的道士,仅用数百两银子就盗走了大量壁画、手稿和600多卷经文。目前,在大英博物馆内,收藏着100件敦煌壁画。敦煌藏经洞中的四万多件经书书稿,大英博物馆独占1.3万卷。

2023年8月的“文物失窃丑闻”发生后,《环球时报》发表社评:作为一家中国媒体,我们正式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请把所有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的中国文物无偿地归还中国,不要再采取抵触、拖延和敷衍态度,首先要向全世界做出归还的公开承诺,并尽快启动这项早就该做的工作。同时,我们在道义上支持其他曾经遭受英国劫掠的国家比如印度、尼日利亚、希腊等提出文物归还的诉求。请英国政府在法律及相关程序上予以配合推动,这将是对英国是否真心诚意洗刷殖民污点、弥补历史罪责的一种考验和验证。

极目新闻综合环球网、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参考消息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