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来说事情。

11月13日,上一次就够吹好久牛逼的国际顶级刊物《柳叶刀》,首次刊登了一项中草药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对象是由国医大师陈绍宏教授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中风醒脑液( FYTF-919),主要研究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了让结果有上顶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研究由广东省中医院郭建文团队、复旦大学宋莉莉和Craig Anderson团队共同牵头,采取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

研究从2021年起,在全国26家医院的9000例患者中筛选了1648名急性脑出血患者。

最终在《柳叶刀》上发表的结果是:在随访期内相较于安慰剂组,中风醒脑液未能改善中重度脑出血患者的功能恢复、存活率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未发现中风醒脑液会额外增加患者的健康风险。

有网友给翻译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这个时候,我人已经麻了。

站在公关角度,如果我想弘扬中医中药,这种明晃晃说无效的素材,就不能用啊。

打个比方,都在说雨姐的红薯粉没有红薯。

雨姐用了最严格的最找不出瑕疵的方式做测试,测试结果确实没有红薯,但也没二氧化硫。

然后,雨姐很开心,喜滋滋地宣布结果,喜大普奔。

我很难理解啊!

03

然后,我就反思,会不会是我的公关技术不行,不会使用素材。

我得去看看他们怎么操办的。

最开心的是广东省中医院,他们甚至搞了个定调为“重大科研成果”的发布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建文作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出席了发布会。

来看他的发言:

前一句:“研究采用符合国际规范的临床研究,用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双盲对照设计,针对脑出血这一危及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开展研究,被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接收并发表,为传统医学走向国际开创了范例,积累了宝贵经验。”

后一句:“下一步将进行新药开发研究,确证该药物的疗效,让更多的脑出血患者用上中医药,获得更多生存和康复的希望。”

翻译一下:我们研究这药有没有用的方式很牛逼,(按照这种牛逼方式研究出来的结果是这药没有效果),我们会继续努力让更多人用上药。

真的特别好意思哦。突然想要感谢他没去干西医。

据说,郭建文教授还向媒体介绍,安慰剂制作是此次试验的一大挑战,既要保障安全性,还要做到和中风醒脑液有相同颜色、口感、气味、综合性状等。

最终,用了近一年时间,才突破了相关技术瓶颈。

真的特别大的挑战哦。

更多内容,可以去看他们自己做的发布。以药物无效的结果“荣登”《柳叶刀》,这么荣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标题只写“成果”两个字,但不直接、明确、具体说出成果,大概率就是真没什么成果。

04

然后,我又去翻了翻学校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显然对于能上《柳叶刀》很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懂中医。但我懂起标题。

该研究是《柳叶刀》杂志自1823年创刊200年来,首次刊登中草药多中心临床研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

这是上面发布会定调的。

但是,这份《中医药FYTF-919治疗急性脑出血: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临床研究》,重点在于双盲测试。

《柳叶刀》在同期评论文章中写道:“中医药治疗脑出血临床研究(CHAIN试验)采用循证研究框架评估了传统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评估传统中医药提供了科学循证的方法典范。”

说白一点,能上《柳叶刀》不是因为这药有多好(研究结果也是扑街),而是中医药终于也做了个正经测试。

真的,标题上敢说是因为“治疗脑出血成果”登上《柳叶刀》,已是妥妥的营销号档次,跟科学不太沾边。

而且,提“治疗脑出血成果”是什么意思?

按照文章内容里写的“这项大型的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试验未显示中风醒脑方能改善中重度脑出血患者功能预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证实了药物的安全性。”

原来是“吃不死”这样大的成果啊。

05

国内另外一个参与团队复旦大学也做了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还是要脸一些。毕竟也不是自己做的产品,接的是测试的活儿,所以只需强调测试部分做得不错。

最开头几段的highlight部分,也在强调测试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坦白说哦,公关看到这种东西,很想判定是负面。

测试越没问题,结果就越可信,就越做实了这药没用。

这算正面宣传?

06

这个事件不算热点,报道的主要是接了任务的广州当地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可能都知道中医药跟了会惹麻烦,在跟进的也主要是医药和科普相关的自媒体,以及财新。

好了,你知道的,标题里有些词肯定不能用。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些写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现没有,中药相关账号发布都回避“有效”,直接重大成果、里程碑。觉得要说,但不能与不抗力对峙的,就问“有没有效果”。

然后在文章内页,把刊登在《柳叶刀》上的这药没撒用处的结果,加红加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及,已经学会写上“结果令人惊讶”,用魔法打败魔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说用“阴性结果”喜提咖位,确实是懂阴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勇士↓ ,目前已存活16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V们也表示不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惯例,也去各个评论区看了眼。

因为是真的在《柳叶刀》发了文章,白纸黑字,信息就是贼明确的。看到的人,会这么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呢,当然不会。

这样的也很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这辈子或许也是明白不了,哪里看出脑出血都能治了?

能不能分清打了谁的脸啊?

08

还有显然过于乐观的。

西药临床测试之后“折戟沉沙”,中药测试之后回来开发布会宣布“重大成果”了啊。

排除了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触霉头哦,谁家正有使用这药的,看到这么测出来的无效结果,会怎么办?

09

也有开始琢磨《柳叶刀》为撒会发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阴谋论不会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

还有一个我也不太明白,评论里也出现的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患者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应该还有其他治疗在进行吧。

11

我们讲个逻辑。

如果目的是为了证明中医药有用,那么费时费力费钱去做,在适合测试的前提下,就应该找最有可能、最有把握得到结果的去弄。

其实,针对中风醒脑液相关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既往国内有一些动物实验和小样本临床研究陆续发表。

得到的结论都倾向于“有用”。

但是,由于样本量小、单中心或方法学设置等问题,既往研究的循证级别普遍不高。

翻译人话就是,有漏洞、不太可信。

盲猜,正是因为过去测出过想要的结果,中风醒脑液才会被选为这次的测试目标。

怎么说呢,村里最有希望的都没考上大学……你自己去想其他的吧。

12

怎么说呢,中药能开始做双盲测试,总是好的。

能认测试结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