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如此,便对吗?

上个世纪,鲁迅已经发出这掷地有声的追问。“从来如此”说的只是一种传统,若人们都因循守旧,不假思索地继承,后果堪忧。

鲁迅为何要以疯子的形象发出这样的质疑呢?这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

若鲁迅以正常人的口气发出如此质疑,他将遭遇的麻烦可想而知。

满屋子都是昏睡的人,若有谁清醒地大声喊叫,旁人可能会觉得被打扰,甚至认为其是臆想,精神不正常。

这到底是少数清醒者的悲哀,还是众人愚昧的悲哀?鲁迅先生其实早已给出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富宁县一中学举行科技艺术节,开幕式上,一名中学生走向话筒,对学校提出质疑。

学生发言内容,是说学校有钱建草堂,却没钱修宿舍,质疑学校对学生住宿条件关注不足,表明学生对住宿条件不满,希望学校改善。

从学生反映的问题和其身份来看,我们应如何评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敢于质疑

首先必须承认,在学校科技艺术节这样庄重、隆重的场合,学生敢于走向话筒,当众发表主张,这种敢于质疑、勇于面对问题的勇气值得肯定。

先不说这名同学所质疑的问题是否属实,单是这种敢于质疑的心态,就应得到鼓励。

当然,他这种贸然上台质疑的行为存在争议。有一种观点是肯定这位同学,认为其勇于质疑的行为直击问题要害,难能可贵。

方式需改进

在我看来,从表达得体的角度,这位同学提出质疑的方式有必要改进,这个场合不太合适。

科技艺术节的主题是展示科技艺术优势,激发同学们勇于探索、追求进步的热情,和学校宿舍管理方面似乎有些偏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同学提出的学生住宿条件问题,应该在专门的生活会上,或者通过合适的渠道向学校负责人提出意见,争取改进。

高考至今仍考查表达要得体,得体首先要看表达对象,其次还要看表达的场合。在科技艺术节这样的场合提出住宿条件问题,有些偏离主旨。

我这样说,并非不允许学生质疑,而是学生应该换一种方式、在另一种场合表达诉求。

从这方面讲,不是学生心理有问题,而是方法有问题,不能随意给学生扣帽子。那种动辄把提出问题的人送进精神病院的做法,是对他人的污蔑,也是一种蛮横无理的行为。

不管这位同学提出的住宿问题是否属实,他这是关注自身生活状况并发出诉求,只是提出问题的场合、时间、地点需要改进。学校若武断地认定学生心理有问题,也是有失偏颇的。

平时沟通顺畅?

有人提出学校之所以建安娜草堂,不修学生宿舍,是因为财务有专款专用的规定,专款不可挪用。

马上就有人质疑,既然学生对住宿条件不满,学校为何不申请修建学生宿舍的资金?问题来了,学生住宿条件到底需不需要改善?学校是否关注到学生对住宿条件的呼声?双方关于住宿方面的沟通是否顺畅?这应该是学校管理的正常内容吧。

倘若这位学生平时有申诉渠道,他还会贸然在科技艺术节上当众发表自己的诉求吗?如果这位同学和其他同学一样,即便对学校住宿条件不满,也强迫自己做个顺民,呆呆地在主席台下方当个温顺的听众,那他给人的印象当然是个“乖孩子”。

但乖孩子中有几个能搞科技创新的呢?认定这名孩子有心理问题的人,自身是不是才有心理问题

容不得不同声音,而擅长打压异己,这才值得我们深思。

结语

鲁迅当年呐喊的“救救孩子”,难道在今天过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