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消息,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此条例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生效施行,这一消息引发各界关注。两用物项,是指那些既有民用用途,又具备军事用途或者能够提升军事潜力的货物、技术和服务,特别是可用于设计、开发、生产或者运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相关物项。在国际上,对两用物项进行出口管制属于通行做法。该《条例》的颁布,整合了现有的管控立法,将之前存在相互重叠、界定模糊的部分规定予以废止和取代。这有助于进一步对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具体制度措施进行细化和充实,从而提高监管的效能。

《条例》开始施行之后,在两用物项方面,除了监控化学品中的两用物项优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适用军品出口管理制度以外,其余两用物项的出口活动都归《条例》管辖。另外,司法部、商务部的负责人在针对《条例》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提到,当前商务部正在制订统一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这个清单将会和《条例》同步施行,并且在未来会进行动态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普通条例有所区别的是,此次的条例是以出口管制法为依据而制定的。它进一步明确了军民两用物品的定义,使得美国毫无可钻的空子。并且,该条例构建了以管制清单和管控清单为核心的管制举措。其中,针对进口商的管制尤为关键。条例明确规定,倘若有进口商或者最终用户存在把物品用于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情况,中国就有权把他们列入管控清单。

在商务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作出介绍: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已经发布。何亚东指出,所谓两用物项,指的是那些具备民事用途同时又具备军事用途的物项,或者是有助于提升军事潜力的物项,尤其是能够被用于设计、开发、生产或者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货物、技术和服务。这些两用物项一旦出口后被不当使用,就有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并且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出口管制属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此次条例的出台,是对出口管制法的进一步细化。其目的在于整合当前分散的制度规定,以保证政策规定更为统一、规范、透明,从而增强其可操作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美国财政部宣称,为防止美国投资推动中国相关科技发展,进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宣布自2025年1月起,禁止对中国半导体、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用于军事尖端技术”的部分进行投资。这一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广泛的热议。然而经过数天的观察可以发现,业界总体的反应比较平淡。

为何业界反应较为平淡呢?首要原因在于这一情况“不意外”。其实早在2023年8月,拜登政府就已经颁布了行政命令,禁止或者限制美国投资者在这三个行业领域针对中国实体进行特定类型的投资了。

实际上,投资限制令给半导体与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以及AI等科技创新板块带来了一定影响,造成了一定的缺口。不过,良好的发展预期吸引了众多其他资本纷纷涌入这些板块。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科技没了美国投资就不能发展,这仅仅是其单方面的想法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制裁措施,既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损害,也对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形成限制。在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的状况下,任何经济活动都难以独善其身,这充分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是极不负责任的。多年前,美国曾大张旗鼓地对华为公司进行芯片制裁,然而华为成功突破了制裁,这一制裁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即便美国当下继续对中国开展芯片和其他技术方面的制裁,也不一定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根本性的伤害,但必然会进一步对全球经济造成损害。

美方不应费尽心思去炮制新名词来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因为无论怎样对这种错误的叙事进行包装,都无法欺骗世人。拜登总统作出了承诺,美方就应当将其落到实处,树立起客观且正确的对华认知,重回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轨道,与中方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从而推动两国关系朝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