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才是当下比刺激消费和投资更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件事。
10月8日,市场期待已久的一揽子增量措施终于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总额高达10万亿的新计划,用于帮助地方消化其长期积累的隐性债务,进而提振萎靡的宏观经济。
这大抵也是年末最重磅的一揽子刺激计划最终的局面。
财长蓝佛安当天在记者会上宣布,除了增加地方债务限额外,今后五年每年还将从新增地方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五年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四万亿元。
加上此前提出的增加地方债务限额六万亿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两项化债措施相加,地方的化债资源一共增加了10万亿的规模。
这个举措也标志着,我们从过去一味刺激经济,变成了把平衡地方的“资产负债表”作为一项中长期的目标。
从2008年到今天,地方通过城投债的模式发行大量债务,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和基建投资,但也给地方隐性债务带来了一个天文数字。
如今地方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相加,已经到了百万亿的规模,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十万亿的化债空间依然较为有限,但客观来说,这也是短期内最能够解决燃眉之急的替代方案。
债务越堆越高,这当然具有很强的不可控风险,而早在2021年,我们其实就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那一年我们开始着重对房地产行业去杠杆,限制银行对房企的贷款发放,并制定了一个相对严厉的“三道红线”,防止发生全行业的债务危机。
这一轮之后,一系列房地产开发商相继爆雷,房屋销售也持续大跌,地方赖以为生的土地出让金也急剧下滑,这与地方债务叠加到一起,也让地方失去了推动经济发展所需的必要资金和资源。
最终,这又直接危及到我们今年定下的5%的年度增长目标。
财政部长蓝佛安在记者会上表示:“当前一些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不仅存在爆雷风险,也消耗了地方可用财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这样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意味着化债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转变。”
化债思路作了哪些转变呢?
在2021年的时候,我们限制的是银行对房企的贷款,这的确有助于减轻风险,但突然的对房企“断粮”,也会造成全行业的不适。
今天我们用十万亿的债务置换,限制的就不是行业的发展,而是增加自己的债务,用长期债去抹平当前地方债务的短期利息,用空间换时间,就能够对市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另一个现实问题:为什么当下还不刺激消费和投资呢?
原因是,债务比消费和投资更紧要,优先级更高。
财长蓝佛安在记者会上说:“今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影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税收收入不及预期,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各地隐性债务化解的难度加大。”
这句话,基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市场期望的刺激消费和投资没有出现。
本质上,地方债务已经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内需不足和外部环境影响,另一方面税收下降和卖地收入下降,都迫切让地方更需要“资金”来渡过当下危机。
远洋捕捞,就是地方当下困境的最好具象化。
化债是什么?
化债不是让债务“突然”就消失了,债务从来不会消失,只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除非我们主动去偿还。
这一次置换债务,本质上就是借新债还旧债,更有可能的还是借新债去还旧债产生的利息。
经济增长,本质上就是用人花钱比储蓄更多,过去几十年来地方积累的天量债务,就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的。
杠杆,杠杆的是借未来的钱,投当下的资,赚未来的投资回报。
但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依然较低,于是乎我们看到,宏观上的GDP总量已经非常高了,但我们的消费率和可支配收入占比,依然还偏低。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过去几十年来的高杠杆投资,并没有在今天带来很好回报的原因之一。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所说,“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投资回报率,更没有让居民收入有显著的增长,最终影响到了消费,也为今天的债务风险,埋下伏笔。”
出来借的,终有一天要还的。但当过去借来的钱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甚至无法偿还利息的时候,为了不违约,我们只能发新还旧,继续用空间换时间,用一个更长的时间线,去慢慢解决当下的债务问题。
如何用更长的时间线去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最终这个答案可能还是在市场。
只有刺激更多消费、更多投资,地方的收入才会稳步上涨,在这个过程中,开源节流的重要性,还是不可小觑。
蓝佛安表示,此次地方化债置换隐性债务,有望为地方大幅节约利息支出,因为法定债务利率大大低于隐性债务利率,根据估算,五年下来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
用空间换时间,换来的时间到底应该怎么用,可能是未来五到十年宏观经济的关键所在。
第一个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地方的收入来源,都很难再依靠卖地了。
过去三年时间里,我国房价每年都稳步下跌10%左右,这个跌势恐怕在未来三年内,还会持续,房贷断供的情况也在急剧增加。
这些客观因素,已经决定了土地价值也会相应贬值。
不能依靠卖地收入,那么最终还是要靠消费和税收,来为地方填充新的弹药。
怎么刺激消费和投资,是决定税收增长的关键。
这大概率还是一个深水区的问题。
2008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大量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补贴家电消费,这拉动了产业链上的企业活力,从而刺激了整体经济。
此后,地方也开始通过发行债券获取资金,成立城投公司,从银行渠道融资,进行城市建设,由于城投公司的债务并未列入预算管理,因此这部分债务,被称为隐性债务。
由于这部分债务没有被列入预算管理,在这十几年的逐渐累积下,已经隐隐有失控的风险。
以独山县为例,该县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但却可以疯狂举债投资打造大型景区和高尔夫球场,该县书记被免职的时候,留下了400亿的天量债务,大部分债务年利息超过10%。
这意味着,独山县即使每年把所有财政收入用来还债,都不够偿还利息。
而独山县,仅仅只是万千县其中的一个个例。
这一次的十万亿化债计划,其实就是把利率高、管理不透明的地方债务,置换成利率低、管理透明的债券,而非直接注入经济。
从增长的角度来看,这当然不能刺激增长,但却可以极大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起到一个空间换时间的效果。
短期的风险算是解决了。但长期的结构性的东西,依然还需要更大程度的变革才可以达成。
这其中依然逃不掉消费和投资这两大市场因素,没有消费就没有收入,没有投资就没有新增就业,最终宏观上面临的一切问题,还是要依赖市场去解决。
时间我们是换到了,接下来的问题就看如何做了。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