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林木声:

“辛勤耕耘,必有收获。经过6年来的推进、创造和积累,广东省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育人效益,正在成为关工委叫得响的工作品牌、小作家的培育园地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崭新平台。去年,为全景式地呈现征文活动的历程、经验和成果,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社会各界共同关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动实践,我们决定邀请知名作家高小莉同志撰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由少男少女杂志社编辑一本征文专集。今天,报告文学《大地花开》和《大爱陪伴成长——广东省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巡礼》两本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如同这几年来征文活动的组织和推进过程一样,这两本书在创作和编辑过程中,得到了全省各级关工委、作家协会、教育部门、有关学校和秋光杂志社、少男少女杂志社、羊城晚报出版社等媒介机构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很多领导、专家、教师、媒体工作者的指导与协助。我们在这里向有关单位和有关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摘自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林木声在2024年11月16日举办的“扣好诚信的扣子”2024年广东省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小莉报告文学《大地花开》后记

有一些相遇温暖心灵

2023年4月,我在井冈山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和不绝于耳的红歌声中,心潮澎湃,重走长征路的想法突然萌生。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 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调研时强调:“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身处井冈山,恍若时空交错。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遗址、革命故事、红旗、红星、红歌,身上的热血瞬间点燃,在某一刻,已然满含热泪。

接到曾庆丰的电话,我正走在井冈山的小路上,眼前万山红遍。他说的是写报告文学的事,省关工委主办,省作协也有份,主题是写开展了5年的全省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刚刚卸下工作担子,我的心思全在行走山水间。我正计划未来几年沿着长征路走,沿着太行山脉走,沿着祁连山脉走……但我不好立马拒绝。我说考虑一下。

回家后,我用大半个月的时间看了曾庆丰发来的大量资料,左右为难。历时5年的征文活动,在全省全面铺开,几百万人参与,线条长,人物多,跨度大,首先采访是个艰巨的任务,没有真实丰富的第一手素材,没有跟人物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根本不可能写好。牵涉的面非常广,从省、市、县、区到乡镇各级关工委是一条线,教育系统、学校、老师、学生是一条线,作家协会、家长、各行各业是一条线。其次是写作难度太大,十几万字的一本书,如果人物主角是一个,可以深入挖掘,写深写透写到极致,发挥的空间就很大,而这个按要求写到书里,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个人,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就算不是平均用力,每个人的素材故事都要了然于胸,这得多大的工作量!再者,3个主办单位,1个承办单位,1个协办单位,可以想象审稿的场景。说实话,作家最怕的就是这个了。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报告文学的体裁决定了作品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上作家的创作空间。还有一点,时间比较紧,2024年上半年要完成,满打满算也就一年的时间,采访估计都要大半年以上,会赶得很辛苦。让我不得不深入思考的还有省作协,我在这个单位工作32年,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正是这个平台,让我的努力被看见,让我的梦想得以实现。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恩。我单位出面让我做的事,推却的话很难说出口。

主抓征文合作项目的省作协专职副主席苏毅专门给我打了个电话,聊了个把小时,让我对作协参与其中的这项活动有了全面的了解。难度是很大,但是也有做好的可能。我心里其实已经开始接受。

2023年5月31日,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把我喊去,加上曾庆丰,专题座谈报告文学创作的相关事宜和要求。张培忠说:“省关工委特别重视这项工作,木声主任亲自抓。小莉,你是个有成就的作家,报告文学写得好,又是作协干部,我们信任你。你是我们点将的作家。要写得有高度,也要写得精彩。”信任,责任,我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

原定6月初召开有3家主办单位和承办、协办单位参加的报告文学创作座谈会,阐明要义,确定方向。我的采访计划在座谈会之后开始。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座谈会改期在6月21日。我反复看那些枯燥的资料,坐不住了,这意味着半个多月的时间没有了。突然想我先下去转转,听听基层的声音,摸一摸有没有故事,能不能写得成。

6月8日出发,第一站潮州,省关工委办公室肖秀已经联络好。7天时间,我走了潮州、汕头、梅州3个市。潮汕是我的故乡,历史、文化、人文特征我都比较了解。潮州市关工委主任陈耿之、汕头市关工委主任钟展南都是我相识几十年的文友,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听到真话,得到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在潮州市实验学校,家长带着孩子,老师领着学生,争相讲述参加征文活动的 过程,真情流露;在饶平县三饶镇,听说有记者来采访,专程从深圳赶回家乡的家长和捧着获奖证书的三姐弟,向我讲起全家总动员参与征文活动的故事,他们的笑声漫出了屋外;在汕头市澄海塘陇小学,师生们对征文活动的热情,对未来的期许,画面很美;在澄海区教育局,获奖学生林诗琦讲述通过写作文了解外公,感受平凡的伟大,为祖国献青春的豪情,她感动的眼泪令人动容;在梅州市蕉岭县,县关工委主任郭定国一句“无论多远的山区学校,我们都要亲自到学校去,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机会”让人肃然起敬……

我的感动如此真实,我的热泪如此滚烫。平淡无奇的总结材料后面,有多少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故事!

6月21日,在报告文学创作座谈会上,我说:“这书能写,有东西写。”林木声在会上系统论述举办征文活动的思考、目的、意义,我茅塞顿开。对创作的要求,他说:“作品的章节框架安排、叙述方式和语言表达等具体问题,完全交小莉同志去考虑和处理。因为文学创作有自身的规律,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表达风格。”我听了如释重负。他还专门讲到了时间安排,原计划8月底完成采访,时间如果太紧,往后推也没有问题。这让我心生感动。

9月26日上午,报告文学创作大纲座谈会召开,省关工委林木声、黄小玲、吴子刚、倪木炎、张岚、肖秀,省作协张培忠、苏毅、曾庆丰、吕晓霞,《秋光》杂志社熊锦华等出席会议。会上,我递交了创作构思,并作了具体说明。每个人都提了自己的想法,有点像专家会诊。见我挺有压力的,林木声说:“也不要有太大压力,你就放手去写。”我也是这样想的,写出来再说。如果太多顾虑,缩手缩脚,别说行动了,步子都迈不开。不过,我采纳了不少好的建议,把创作提纲进行了调整。

整个过程的采访,打头阵都是省关工委。发公函,电话联络,个别沟通,资料收集,突发情况处理。还专门拉了一个微信工作群,把各市相关负责人请到群里。黄小玲专门给一些市关工委负责人打电话,说明情况,请他们支持配合我的采访;途中时不时收到张岚的问候,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负责具体工作的肖秀细心周到,不厌其烦,工作效率很高。张培忠、苏毅时常关心,及时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少男少女》杂志社密切配合,曾庆丰发动全社力量,若有需要,随叫随到,还派出编辑林枫炀给我当助手,配合我采访。《秋光》杂志社的鹿麟很支持,在采访、找资料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帮助。

看上去是我一个人在路上跑,其实是整个团队在做事。除了省里的主办部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关工委都很重视支持。采访工作比想象的要难一些,因为涉及面太广了,要采访的人太多,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后来又补充了2023年征文获奖者的采访。一直到12月下旬,一共5个阶段的采访工作才基本结束。为什么说基本?因为写作的过程,有可能随时需要补充材料,再次采访。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第一阶段,6月8日至8月2日,奔赴潮州、汕头、梅州、江门、茂名、湛江、珠海、韶关、清远市采访;第二阶段,8月14日至9月1日,奔赴广州、揭阳、汕尾、东莞、佛山市采访;第三阶段,9月4日至9月28日,深入采访广州各区,奔赴中山、肇庆、阳江市采访;第四阶段,10月9日至11月11日,奔赴深圳、河源、惠州、云浮市采访;第五阶段,11月15日至12月25日,采访2023年征文活动获奖者,线上为主。

真正开始动笔是2024年1月1日。我的写作是闭关式的,与世隔绝,排除一切干扰。跟大多数作家午夜开始写作不同,我是典型的农民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5点半左右准时醒来,不午休,简单把自己喂饱,下午4点离开电脑,在阳台玩泥养花,或者做一些无用的事,同时梳理和思考。到后来冲刺阶段开足马力,晚餐后还会继续工作。除非特别重要的事,不出门。春节跟家人相聚了几天,算是放松了一下。春节后继续闭关。还好有冰柜,像仓鼠一样储存了足够的食物,土豆洋葱淮山地瓜,青菜就是大白菜和包菜之类,一大棵可以吃上半个月。某一天,看到阳台花开花落,窗外云起云飞,突然意识到很久没有出门了。还好,现在写作可以通过语音跨屏输入,不然可能一个月也不用说话。

一句承诺千斤重,说好的事情就要去做好,竭尽全力,方能不负重托,问心无愧。

我收获了很多。超过半年的采访,足迹遍布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直接面对面采访的人超过1000人。从这1000多人的素材当中筛选出500来个,再经过进一步分类筛选、整合,最后出现在我的作品里有名有姓的人应该有300名左右。从采访到熟悉每个人的故事,从外在的人物形象到内在的精神世界,整个过程,这几百个鲜活的人物每天在我的脑子里晃来晃去,神仙打架般热闹。我不仅了解了历时5年的征文活动的整个过程、个中甘苦、参与者的心路历程,思考对他们成长之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且,对关工委整体的工作也有所了解,对这个以“五老”为主体 的组织从陌生到走近,从懂得到心生敬意。

一个作家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深入其中,发现宝藏,汲取养分,这是对写作生命的滋养。一路朝前走,千山万水,风雨兼程,总有一些风景留在脑海,总有一些相遇温暖心灵;总有一些结果出其不意,总有一些承诺烈火真金。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但是回望每一个场景仍历历在目,仿若经历漫长的时光。

忘不了一个困境儿童,在众人面前颤抖着双唇,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我把她带到一旁的小房间,给她倒水、吃糖,不说采访,只拉家常。慢慢地,孩子敞开心扉,一边说,一边泪流不止。我跟她一起流泪,我说,你说不出来的可以写下来,你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心事都可以写下来,我小时候也是如此,我就一直写,后来我成了一名作家。相信自己,你也可以的。我把自己的笔送给她,她抹了一把眼泪,默默地点点头。

忘不了一个山里娃,跟我描述作文获得县级奖之后的激动心情,他奔跑着回家,穿过田野,跨过溪流,他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每一座山,每一条河,甚至堤坝上那头老水牛。全家人都高兴,杀鸡买肉,过年一样庆贺。这个奖的意义是他的成长,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奖赏的成就感和光荣感。

忘不了一个关工委副主任,年逾八旬,陪着我两天采访,风风火火,亲力亲为。学校5层楼,没有电梯,她跟我一起爬上去。我实在于心不安,劝她不用去了。她说习惯了,经常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没有豪言壮语,不提苦和累,举重若轻,却让我心头一震。

忘不了一个“五老”,多年来一直往乡镇跑,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关工委的工作,联系当地政府,发动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有一分力就出一分力,能帮一个是一个,这些孩子真的太需要关爱了!在他的努力下,情况逐年改变,一些孩子建立了自信,参加了征文活动。老人的话发自内心,令人动容。

忘不了一个特殊学生,先天双目失明,后天又飞来横祸得了尿毒症。她读盲文,用盲文写作,在病床上手术期间也不放下。她的老师帮她把作文翻译出来参加征文活动,获得了省一等奖。突然打开的一扇窗,让她的生命照进了阳光。采访时,我握住她的手,轻轻放在了我的脸上,她高兴地笑着说:“你真是作家,我也想当作家。真好,我看见了你的模样。”我鼻子一酸,眼泪“哗”地下来了。

故事很多,我都记住了,但我未能一一呈现。从原来计划的十几万字,完稿时已经超过25万字,依旧觉得篇幅有限,不得不有所取舍。尽管我十分努力,然而,一支秃笔画不出江山秀丽,二两墨水写不尽万千风华,《大地花开》全景式的展开,也只能线条式描摹,采访走了21个地级以上市,但不可能每一个县区都走遍,每一个学校都访问,每一个获奖者都进行面对面交流,何况还有更广大的社会群体,没能逐一请教。从一朵花开看见春天,由一片叶落感受秋意,只能通过某个侧面,某个章节,某件事,某个人,窥一斑而见全豹吧。

我还是要说一说改稿。

2024年3月下旬,初稿完成,我走出小屋,春意扑面而来。柳绿花红,春满人间。我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放松下来。

对于改稿,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一类题材的作品,后期的审读修改将是一个漫长又繁复的过程。

实际比我预测的更有难度。从3月底开始第一轮修改,到5月中旬,省关工委、省作协、《秋光》杂志社、《少男少女》杂志社分别组成审读组,从不同的层面对稿件进行审读,并给出书面审读修改意见。

5月21日,省作协召开由中国顶尖的报告文学作家、评论家组成的11人专家审读改稿会,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张培忠,省作协专职副主席陈昆、苏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著名评论家张陵,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杨晓升、陈启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非虚构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晖,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暨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丽军,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潮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培浩等专家在对作品给予充分肯定的前提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修改建议。

5月28日,审读修改座谈会,黄小玲、吴子刚、倪木炎、肖秀、鹿麟、熊锦华、曾庆丰等对作品第4稿发表了修改意见。

6月21日,省作协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召开报告文学创作出版推进会,省关工委、省作家协会、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秋光》杂志社、《少男少女》杂志社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齐聚一堂,还邀请了羊城晚报出版社文编部负责人参加。会上,既对作品选题确定以来的采访、创作、修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作了通报,也对下一步的修改和出版进行协调、布置。林木声在讲话中对作家的努力和作品的文学呈现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作品的篇章布局、叙事方式、文字表达风格都没有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

第五稿,第六稿,第七稿……到底改了多少遍,我都忘记了。说完全没有过忐忑焦虑也不真实,有一段时间,就连漫天乱舞的大雨,在我眼里也变成毫无头绪的文字。它们变幻组合,一会儿是奇形怪状的飞鸟,一会儿是恣意生长夏花。有一些东西隐藏其中,我扑腾着寻找,在黄昏和黎明。抬头看时,凤凰花燃烧似火,我的忐忑和焦虑随风而去。

我十分愿意听取不同的意见,并非出于谦虚。当局者迷,一个人的视野和才能绝对是有局限的,甚至有盲区和死角,尤其是我。烈火真金,大浪淘沙,优秀的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出版前尽最大的努力修改,尽量减少错漏,少一些遗憾,这是我非常乐意并充满感激的事情。我一直觉得自己十分愚笨,有人帮我看到我未能看到的,指出我的笔力未能及的,或一针见血,或旁敲侧击,总能让我茅塞顿开。比如省作协召开的改稿会,有些老师的意见十分中肯,让我受益匪浅。还有一些意见,对我这本书可能用不上,但对我以后的创作大有裨益。

最让我感动的是省关工委的领导,A4纸打印出来的稿件,将近300页,字号又小,字数又多,密密麻麻的,他们看一遍我改一遍,再看一遍我再改一遍,一遍又一遍。耐心细致,不厌其烦。每当看到他们在稿件上做的记号,听到他们耐心地为我提出建议,看着他们花白的头发,坚定的眼神,我百感交集。我有什么理由偷懒?有什么理由不用心不认真呢?他们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的收获,已经不仅仅在作品之内。

“采访花了大力气、苦功夫。看得出来,创作十分用心,特别是十分用情,这很难得。框架安排、叙述方式、语言表达风格挺好,整部作品眉目清楚,读起来比较舒服。对一些人物和场景的描写细腻精致,很出彩。”林木声写下的审读意见给我很大的鼓励,不禁精神为之一振。然而,当我翻开稿件,看见他用红笔在一些地方作了密密麻麻的标注和修改,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忽略,而且改得到位,体现出独到的见解和水平。这使我内心在那瞬间产生了强烈的触动。我还是有些潦草了,还是不够精益求精。整个改稿的过程,从3月到6月,历经3个月,看着作品修改得越来越好,错误越来越少,这个过程能量满满,心怀喜悦。

如果说半年多的采访走过21个地级以上市,上千人的讲述,让我对历时5年的主题征文活动能够成功举办而且越办越好,在全省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理由有了间接的了解,那么,3个多月的沉浸式改稿,亲历的一场场人和事,则使我对这个理由有了深切的感受。责任与担当,认真与执着,忠诚与热爱,严谨务实与精益求精,初心使命与奉献精神……我从开始的旁观者,变成一个参与者;从任务式的开始,变成自觉自发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何其有幸!

一部作品的落地,也许只是个开篇。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总是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团队的合作,集体的智慧,方能排除万难,战无不胜。征文活动是如此,我的写作也是如此。一路上关心、支持、鼓励、包容我的每一个人,请收下我的谢意!不妥不周之处,请海涵!

2023年10月19日,雨下个不停,云浮开往广州的高铁上,我写下了一段日记:台风“三巴”影响,这两天一直下雨。结束在云浮的采访,早上乘高铁回广州。从6月8日前往潮州开始,云浮是最后一站。整整5个月的采访,历经多场强台风,风雨兼程,一路向前。回想半年多来的努力和所见所闻,不免感慨万千。接下来将是几个月的闭关写作,又一场战斗。来吧,我准备好了!

不知怎么就想起我的外婆,她年老之后说的话都充满哲理。走过108年的风雨岁月,时间这把刻刀早就把她打磨成一个智者。外婆说:“脚的用途就是走路,往前走,才会知道前头有什么。”

2024年3月19日初稿

2024年3月29日第二稿

2024年4月5日第三稿

2024年5月16日第四稿

2024年6月7日第五稿

2024年6月25日第六稿

2024年8月12日第七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广东社区网·共建湾区美好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