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时空一致性或均一性特点,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可能需要逐步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国际碳市场。
本文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梅德文11月9日在2024年第十五届财新峰会上的发言内容,文章来源于“财新网”。
本文大约1800字,读完约4分钟。
“国际社会正在从条到块,从政府到市场,从供给到需求,从产业到金融,虽然缓慢但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构建统一碳市场。”11月9日,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在2024年第十五届财新峰会上指出。
从国际视角来看,梅德文介绍,下周即将在阿塞拜疆巴库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9),可能成为推动全球碳市场启动的关键时刻。业界预期,基于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国际自愿碳市场有望在COP29落地,或者推后于明年在巴西召开的COP30落地启动,这传递了碳市场国际化的重要信号。
另一重要信号来自于ICAO即国际民航组织推动建立的CORSIA即国际民航碳抵消与减排交易体系。梅德文介绍,按照ICAO计划,该体系有较大概率在2027年强制推动,这是基于民航业建立的全球统一的类强制碳市场。因此,中国碳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也将面临国际化的大趋势。
“虽然目前全球碳市场没有国际化,但是因为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时空一致性或均一性的特点,即在世界任何地方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可能需要逐步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国际碳市场。因此,《巴黎协定》强调实现全球整体减排即OMGE,要求各个国家都需要承担一定的国家自主贡献责任即NDC。”梅德文说道。
另外,碳市场强调市场化的机制设计。在梅德文看来,碳市场对于中国而言是一种兼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包容性、分享式的制度设计。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中国的投资与出口在经济中占据较大比例,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能源以煤为主、经济以制造业为主、金融以银行为主、社会以工农为主,内需相对不足。在此背景之下,从某种意义上说,碳交易市场不仅仅是低成本、高效率地应对气候变化,它对于中国的能源转型、经济转型、金融转型乃至社会转型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2021年7月开市至今,全国统一碳市场正式运行已逾三年,截至2023年底,中国碳市场两个履约期累计成交量达到4.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约249亿元,成交价格从2021年7月开市的48元/吨,到2023年底的80元/吨,再到2024年11月即目前稳定在100元/吨左右,这也许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信号。简单总结中国碳市场,两个履约期完美收官,整体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活跃程度不断完善,价格机制初步彰显,客观的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碳市场的表现难能可贵,值得充分肯定。
回顾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历程,梅德文介绍,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年至2012年,是CDM即清洁发展机制阶段,中国减排企业通过CDM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参与国际交易。第二阶段是2013年到2021年,是区域碳交易试点阶段。第三阶段从2021年起,进入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简称CCER)正式启动。梅德文认为,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两种制度机制各有侧重,独立运行,互补衔接,互联互通,自愿碳市场可以有效降低强制碳市场控排企业的履约成本,并间接促进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扩绿增长,以及倒逼能源结构调整。
“目前,自愿碳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1+1+4体系。”梅德文介绍,“1+1+4”是指一个管理办法、一套方法学工具、四项技术规范。一个管理办法是2023年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一套方法学工具目前包括四个方法学(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并网海上风电、红树林营造)。
近期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两个新方法学公布,目前共有6个方法学。“这其中减排量最大的是海上风电。截至今年10月,共有43个CCER项目挂网公示,其中37个项目已完成公示,每年减排量超过1000万吨,这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总之,在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自愿碳市场将为建设更加有效、更具活力、更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碳市场,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梅德文最后强调。■
文章来源于“财新网”
责任编辑:刘菁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