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已不在江湖,但是江湖上还有哥的传说”是很多退居幕后的互联网大佬的写照。

但如果他们转战投资界,我们或许还能看到他们搅动风云的双手。前淘宝CEO孙彤宇就是这样的传奇人物。

2008年从淘宝CEO的位置上突然离开,2015年以拼多多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复仇”成功,如今,又过去九年,孙彤宇为第一大股东的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下称“觅瑞集团”)近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欲登陆主板。

这家起源于新加坡的疾病筛查技术公司能否为孙彤宇带来电商平台外的投资回报?历经多轮融资,觅瑞集团却仅有278万美元“现金”傍身,又能否成功“补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张力

1

“淘宝之父”的投资路

觅瑞集团是一家起源于新加坡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技术公司,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普及疾病筛查诊断解决方案。进一步来说,是一家RNA液体活检公司,专注于血液cfRNA与cfDNA的研究,同时整合蛋白质、影像学及流行病学等信息,通过多维度机器学习模型的开发,重点布局全球常见高发癌种早筛早诊的业务管线;同时产品也覆盖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与传染病等领域。觅瑞集团在中国、新加坡、美国及日本等多地开展全球化运营。

目前,觅瑞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是CentralRoad,持有觅瑞集团22.03%股份,CentralRoad的全资持有人为孙彤宇。

说起孙彤宇,虽然并不像马云、马化腾这般名声在外,但其在互联网、电商行业却也声名显赫。孙彤宇是和马云一起创业的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之一,曾奉马云之令在2003年创办淘宝网,被称为“淘宝之父”,后任淘宝CEO,其妻子则是同为“十八罗汉”之一、蚂蚁集团最早的CEO和董事长彭蕾。

2008年,阿里巴巴前一年11月在港股上市不久,孙彤宇被通知“离岗进修”,从电商幕前消失。

2015年8月,孙彤宇和段永平、丁磊、王卫四人对刚刚成立的拼多多进行了首轮数百万美元的投资。成为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为孙彤宇带来了名利的双丰收。

而此时,觅瑞集团刚在前一年由朱兴奋教授和实验室的两位博士生周砺寒、邹瑞阳共同创办于新加坡,专注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慢性病与感染性疾病早筛产品的研发与转化。

2015年,觅瑞胃癌早筛试剂盒就形成了专利。这也是觅瑞集团目前的核心产品的最初来源。

2016至2019年间,觅瑞集团在新加坡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入组了5282例无症状胃癌风险受试者,采集血样后测定12种miRNA组合的表达水平,借助机器学习开发的算法,进而评估受试者的胃癌风险。通过检测miRNA组合得到的结果与胃镜金标准对照后,整体检测灵敏度达到了87%。这证明了miRNA标志物对早期胃癌的检测灵敏度达到蛋白标志物的3-4倍。

2019年,由觅瑞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款血清胃癌分子诊断试剂盒GASTROClear在新加坡获批上市,成为公司目前的核心产品,适用于40岁以上的平均胃癌风险人群的筛查。同年,GASTROClear获得了欧盟CE认证;到了2023年5月,GASTROClear获得了美国FDA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证。

2023年6月,觅瑞集团在中国完成GASTROClear注册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招募,招募9472名受试者,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其为全球最大的分子胃癌筛查前瞻性临床试验。

觅瑞集团于2023年11月完成临床试验,并于2023年12月向中国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

招股书显示,觅瑞集团于2018年完成3020万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为1.5亿美元;于2021年7月完成87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CapstarManagement Group Limited、中国诚通投资有限公司、Knowledge World Co. Ltd等,投后估值为4.87亿美元。

2023年7月,觅瑞集团完成D轮融资,也就是最近一轮,融资总额为50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复朴资本、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专属投资基金(EDBI)、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分支机构、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以及诺辉创投基金,投后估值为6亿美元。

孙彤宇全资持有的Central Road正是参与了公司B轮融资。

以最近一轮投后估值来估算,孙彤宇持有的22.03%股份约估值1.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4亿元,相比几千万美元的投资已增长3倍以上。

另外,IPO日报注意到,郑州数链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曾获得来自孙彤宇的10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是电商圈外的另一投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觅瑞集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8万美元,而2021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2亿美元,不到三年时间,减少了近1亿美元,到了现金“将尽”的时刻。

蛋壳研究院发布的《2023肿瘤早筛行业研究报告》曾指出,因为经历过2020年与2021年两年的肿瘤早筛企业上市潮,部分实力企业已经完成上市,资本更为冷静,近3年在肿瘤早筛项目的融资上整体热度有所下降。

也就是说,能否成功上市,或许成为关乎觅瑞集团接下来有没有钱继续运营的关键一步。

也因此,觅瑞集团曾于2023年7月25日和2024年4月30日分别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频频叩响港交所大门。

2

三年半亏12.5亿元

不过,上述报告还表示,目前市场已有成功的模式得到验证,投资人更关注能够快速转化的项目,倾向于风险小、轮次靠后、能快速实现商业化的项目,更加注重项目的落地性,拿证能力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那么,孙彤宇在拼多多这一胜仗之后投“出圈”的这家肿瘤早筛技术公司业绩和实力怎么样?

招股书显示,截至10月31日,公司拥有一种核心产品(即GASTROClear)、两种其他商业化产品(即LungClear及Fortitude)及六种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已获得分子癌症筛查行业*IVD产品监管批准的公司之一,同时公司也是全球范围内首家且唯一一家获得分子胃癌筛查IVD产品监管批准的公司。

业绩方面,2021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觅瑞集团分别实现营收6064.98万美元、1775.9万美元、2418.5万美元及956.6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914.12万元);年度亏损分别为308.1万美元、5620.27万美元、6956.93万美元及4432.59万美元,即三年半亏损1.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5亿元)。

其中,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检测诊断试剂盒Fortitude是公司2021年、2022年的营收主力。

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以及2024年前六个月,觅瑞集团传染病业务分部产生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89.6%、42.2%、27.7%、27.2%。Fortitude的销售额于往绩记录期间大幅下降,且将继续大幅下降。

觅瑞集团花费巨资研发的核心产品GASTROClear是一款什么产品?

据觅瑞集团在进博会展示和招股书显示,作为一款基于血液microRNA(miRNA,微小核糖核酸)的分子诊断试剂盒,GASTROClear仅需患者5毫升血液,每次能够快速检测12个样本,于PCR实验室4小时内可获得检测结果。对一期胃癌的灵敏度达到87.5%,对小于1厘米的早期病变检出率为75%。

对比检测幽门螺杆菌、胃泌素、肿瘤标记物CEA、CA等,觅瑞集团的GASTROClear将血液作为标志物,拥有更好的有效性。对于胃癌筛查来说,一些不需要直接做胃镜的人群可以先使用这种检测,再考虑做进一步的胃镜筛查。

除了上述最核心的产品,公司基于miRNA技术还布局了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这些都是男女群体的5大高发癌症。未来几年公司会陆续推出相对应的检测产品。

除了这些单癌种检测,觅瑞集团产品管线里还有一款针对肺癌/乳腺癌/胃癌等九大高发癌种的泛癌种产品,目前已经完成产品研发,正在收集更多数据,目前为止可以做到90%左右的早期癌症的检出率。

据悉,肿瘤早筛是指用快速、简便的方法,从大量看起来健康、尚未出现症状的目标人群中筛选出极少数肿瘤高危群体,可以及早发现肿瘤、降低发病风险,尤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发展周期长的癌种,比如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目前肿瘤早筛技术有多种方法,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液体活检技术等。其中,液体活检为分子诊断,因其无创、便利性并已成为癌症早期筛查方法的未来趋势。

液体活检是对血液及尿液等液体样本进行检测,测定循环肿瘤细胞、ctDNA及miRNA等生物标志物的表达量水平。一旦这些生物标志物出现异常表达,表明癌症可能存在并正在进展。

蛋壳研究院发布的《2023肿瘤早筛行业研究报告》对早筛技术创新组学下的miRNA、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和多组学进行“精准性、适用性、便捷性、技术成本和可及性”五个维度的评价,认为多组学的精准性和适用性最强,微生物组学的便捷性和可及性最高,miRNA的技术成本最高。

觅瑞集团CTO邹瑞阳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曾表示,降低成本和完善临床有效性证据链是肿瘤早筛产品商业化破局的关键。邹瑞阳提到了优化供应链、控制成本去降低检测成本,用更大规模的临床得到数据去支撑产品的价值。

一位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相较确诊癌症的金标准,早筛产品普遍定价较高且较为集中在非临床渠道。再加上中国临床渠道拓展的特殊性,获得专业医院背书是个难点。如果能和全球优秀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则会较为关键。

获得了美国FDA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证,在中国进行了全球最大的分子胃癌筛查前瞻性临床试验后,如能在中国完成注册,GASTROClear是否能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或许还需要更多时间,也需要更多进入医保或商保支付的运气。

记者 王莹

校对 佘诗婕

编辑 褚念颖

1

2

3

4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