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信息化、智能化的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工作反而越来越累了呢?
碧翰烽/文
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是否真正实现了“减负”的初衷?如果不是,问题出在哪里?人们的疲惫究竟是由系统的不完善引起的,还是因为技术本身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心理和体力的负担?
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增加人们的焦虑与负担。何况出现了诸多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就使得有的技术手段不是在赋能,而是在增负,更是在增加“弄虚作假”。
这样的现象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案例通报当中均有体现:
一是假政绩。比如,有的地方为了追求微信公众号传播政绩,每月定期发布微信公众号传播指数榜单,搞积分排名并网络通报,督查基层干部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阅读、点赞、转发等情况。
有的地方在公益活动中追求点赞数量排名,提出每个社区每天要完成500个点赞任务。有的学校和医院分别要求教师、学生、家长和医生、护士全员参与,班主任汇总全班“点赞”证书照片打包上传。
二是假留痕。比如,有的地方在考核网格员工作时,主要依据是网格员上传到平台的照片或视频,网格员即使完成了工作任务,如果没有照片或视频,也不能得分,简单以工作留痕评价实际工作成效,最终出现假留痕。比如,对于考核指标中“危楼隐患”、“校园周边巡查”、“铁路护路”等事项,如某个网格内没有危楼、学校和铁路,就无法得分;对于考核指标中“社会治安”、“突发事件”、“重大活动安全”等事项,如网格内没有发生以上情况,也无法得分。
三是假落实。比如,有的地方强制驻村干部在APP上定位打卡、上传日志,以填写台账的方式进行跟踪管理。有的地方在推广“手机办事通”时,下达不切实际的任务指标,要求全县干部职工年度人均办理150件。
四是假学习。比如,有的政务APP规定了学习时长和学习积分,有的在学习使用“学习强国”中搞积分排名、通报约谈。
应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还是得到了很大改观。
但是,由于信息化、智能化带来的负担或焦虑,不仅仅是形式主义带来的麻烦,也有技术革命效率带来的影响。
其一,上下资源不对等,导致效率互动不对等。信息技术发达了,上级开会、发文、收集信息、提出要求等等,就更便捷了,工作效率就更高了。但是,上面人多,下面人少,上下人员素质能力也不完全对等,如果要基层下级完全适应上级的效率,就可能疲于奔命。
比如视频会议或视频调度,上级非常容易进行。但到了下级,就要一级一级参与,最终自然弄得疲惫不堪。
其二,上下特点不一致,导致刻意留痕愈加复杂。上面工作注重追求文牍、程序、流程等,下面工作注重解决具体问题,直面一线现实。如果反映到线上来,上面就会把信息平台设计得非常繁琐,或者担心基层不愿意录入信息,就下达录入任务指标,从而增加了留痕任务。
其三,信息化监督的普遍性和便利性,使得基层不仅要做工作,更要做好留痕。过去虽然也做纸质台账,但毕竟上级监督检查不可能覆盖各个地方,而信息化的概率就大多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监督检查。
还有,上级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分析、抽查发现问题,从而对工作标准提出更高要求。比如人口数据,一旦各个部门数据共享之后,从中就能发现差错。
其四,由于上级的权威性,导致系统功能研发不太尊重用户。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应该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用得简单,让用户从中获得价值和利益。比如有的系统功能,就是为了让下级给上级制造假数据,以追求假政绩;比如有的系统平台功能操作繁杂,根本就不好用;还有的只是让下级录入数据,却根本不给下级使用数据或共享数据。
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基层治理信息化、智能化还有很大空间,远不能和市场、社会层面信息化的应用相比较,特别是在基层减负赋能层面,尚有相当大的差距。
可以说,信息化、智能化虽然会给基层带来一定负担,但也是解决基层减负的重要路径。否则,有些减负难以从源头从根本上遏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