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1011篇原创

可能是因为自己“浮躁”和“忙碌”的等等借口,好久没有“认真”的写一写人生思考了,今天和小伙伴们聊聊“痛苦”这个话题。

今天的话题可能多少有些痛苦,怕“痛”的小伙伴,就不用往下读了。

1.

问小伙伴们一个问题,“痛苦”“欢愉”这个两种本能,哪种本能,对于人,对于我们这个社会,会更加重要?

痛苦,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反应,其实是个很重要的哲学问题。

我们都讨厌疼痛,但又必须面对它,因为人类还没有找到真正将疼痛消除的有效办法。而人类历史上找到的所有消除或者“缓解”疼痛的药物,最后几乎毫无例外,都会演变成祸害人类和世界的毒品。鸦片,海洛因,可卡因,冰毒……都是这样。

疼痛是非常重要的,它表明身体在发出警报,是身体处于危险之中的信号。一旦感觉到疼痛,一定要重视这个信号,改善不当的行为。比如说,如果牙疼,或许应该去看看牙医……

疼痛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的体内遍布着受体(生物体内一类能与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内信号分子等配体相结合的生物大分子)。一旦发生危险,这些受体会率先(通过神经系统)向我们的大脑发送信息:“注意!警告!逃避!

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后,你受伤的地方马上会感觉到疼痛。这样,你便会及时做出应对:假如你的手摸了滚烫的炉子边缘,会立刻缩回来……

而如果没有痛苦,可能你的牙齿都掉了,你才反应过来,又或者手已经变成了焦炭,还不自知。

结论一:

如果没有痛苦,人类是无法作为一个物种延续到今天的,逃避“痛苦”的行为,往往会导致未来更大的痛苦。

2.

追求的终极永远是朦胧的。期盼嫁人的年轻女子期盼的是她完全不了解的东西。追逐荣誉的年轻人根本不识荣誉为何物。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023年7月11日,米兰·昆德拉去世,终年94岁。估计很多小伙伴都听过这个名字,不过大多人或许和圆方一样,都以为他在可能很早前就离开这个世界了……

他的书很多,也很出名,大多数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和他书的名字。但是了解他,看过他写的书的人,估计寥寥无几。今天并不是想推荐他的书,说实话,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已经不太适合这个时代了(又或者说,因为他的书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太过于“深刻”,所以不再适合这个时代了)。

时代总是这样的,“当我们审视过去时,我们才会明白,我们曾经经历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才能明白他们的意义。”

某种程度上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莫言的《生死疲劳》讲的是一个故事,是一个关于痛苦和价值观的故事。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在故事中反复经历和体验“痛苦”,但是这些“痛苦”的根源,其实是他们的价值观,他们如何认知自己,和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参见“我本来……”的执念,无法带你穿越周期》

结论二:

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几乎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的,并非真实存在。

3.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一生都在追求“欢愉”和逃避“痛苦”,不管是要“酒色财气”也好,还是搞“黄赌毒”也罢,本质都是在追求“欢愉”和逃避“痛苦”的方向上,过了……

但是,真正影响和塑造人类个体,乃至于社会形态的,其实是“痛苦”而不是“欢愉”。前者会让我们改变,后者大多只会导向毁灭。

关于“痛苦”和“欢愉”的实验,记忆最深刻的是下面两个: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习得性无助”的实验,实验的基本设置是这样的:狗被放在一个特殊的笼子里,笼子被分为两个部分,中间有一个障碍物。当狗在一侧时,会接受电击。狗可以通过跳过障碍物逃到另一侧来避免电击。然而,在实验的另一部分,即使狗跳过了障碍物,电击仍然会继续,因为电击是由一个外部定时器控制的,与狗的行为无关。

在多次尝试逃避电击但失败后,狗开始表现出一种被动的状态,即使在后来的实验中,当障碍物被移除,狗可以轻易地逃避电击时,它们也不会尝试逃跑。这种行为被称为“习得性无助”,意味着动物通过经验学会了它们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因此即使在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它们也会放弃尝试。

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尔兹(James Olds)和神经学家彼得·米尔纳(Peter Milner)1954进行了一项“奖赏系统”实验,他们原本的意图是通过电击小白鼠大脑来研究恐惧反应 。然而,由于操作失误,他们意外地将电极植入了小白鼠大脑中一个不同的区域,这个区域后来被称为“奖赏系统”或“快感中心” 。

实验中,他们设置了一个杠杆,小白鼠可以通过按压杠杆来自我刺激这个区域。结果发现,小白鼠在体验到电击带来的快感后,会不断地按压杠杆,甚至忘记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如进食和饮水 。最极端的情况下,有报道称小白鼠会因为持续按压杠杆而力竭死亡。

(是不是感觉“心理学家”都多少有点“心理问题”……)

虽然在实验室中,没有谁去做类似的“人体实验”。

但是很遗憾,我们所处的的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做着类似的实验。比如小时候的零食,比如上学时的排名,比如工资的多少,比如……

而实验的结论其实……

结论三:

人的价值观,大多数是由所经历的“痛苦”和“欢愉”所塑造的,并非一成不变和有绝对标准的。

4.

人类面对痛苦通常有三种重要的反应,“逃避它”的、“解决它”和“直面它”。

“逃避它”,虽然可能没有多少意义,却很可能是最普遍的态度。(也是大多数心理问题的根源)因为:“人们无法终结死亡、痛苦和无知,于是为了幸福(欢愉),他们决定不去想这些事情。”

“解决它”,相对更为积极,当我们选择“解决它”的时候,痛苦似乎成了一种动力,因为我们需要“解决它”,所以我们学习,我们改变,我们努力,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的进步,大部分文明,包括大量科学与政治以及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源自这种“解决它”的态度。

“直面它”是另一种选择,许多宗教、艺术等人文学科,以及相当一部分的科学和政治,都认为:我们必须忍受自然造成的苦难,如此才能成为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直面疼痛、苦难和死亡,是通往更深层次的存在所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但是不是谁都能“解决”痛苦,也不是所有痛苦都能被“逃避”,很多人又没有“直面它”的勇气,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悲剧。

一个人成长的几十年被“痛苦”和“欢愉”所规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或许在新的时期不被接纳而让他持续“痛苦”,而这些“痛苦”,无法被解决,无法去“直面”,甚至无法被“逃避”……

那么Ta会怎么做?

或许……

这就是特朗普能够上台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