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专注朝鲜战争题材的整合和创作,持续贡献优质内容,请关注我)
导语
邓华是继彭德怀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第二任司令。今天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邓华在朝鲜战争中的作用,那就是他的作用要比现在我们知道的都要大得多。
邓华将军
一:崭露头角,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邓华
在我军战史上,师建制的部队遭受毁灭性打击的除了五次战役里的180师之外,就是湘江之战的红34师,作为经历过湘江血战的邓华,自然比其他人更能感受180师的惨痛。在解放战争中,邓华是15兵团司令,从东北一路打到广东,是战功卓著的战将。
抗战时期的邓华将军(右2)
在作战中,邓华喜欢动脑筋,常常能最先捕捉住战机和战局的变化。朝鲜战事爆发后,邓华由15兵团调任13兵团司令,为了便于指挥,邓华把自己整个兵团部都带到了东北,还扣留了到北京开会的原兵团副司令洪学智。可以说,志愿军总部骨干中许多人都是邓华的老部下。
晋察冀分区指战员合影
朝鲜战事迫在眉睫,中央决定由彭德怀挂帅,13兵团为第一批入朝的部队,整个13兵团总部原地升级为志愿军总部,邓华就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彭老总统筹全局,指挥全局作战。
彭德怀和邓华
二:见招拆招,志愿军遇到了敌人的“磁性战术”
邓华是出了名的打仗靠智慧,他十分爱动脑子,最注重总结作战经验。入朝作战后2个月后,他根据第一、二、三次战役经验,写了《对美军作战的初步意见》,总结分析了美军的特点,明确了我军的作战方针,以及我军在作战战术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具有强大空中力量的美军
彭德怀依据此建议向中央做出汇报,可以用三种方法和敌人进行周旋,一是快打、快撤、抓一把;二是拉锯式的反复争夺,轮番攻歼敌人;三是克敌固守,打敌反扑。毛主席就此做出评价说道邓华同志总结的经验非常不错,我军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在战争中组织两番部队,轮流打,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美军装甲部队
我军在长期国内战争中形成了在大退大进的运动中歼敌的独特战法。但是在朝鲜地形崎岖,又是面对着火力猛、机械化程度高又有绝对制海、制空权的美军,要想在大运动中大量歼敌是很难实现的。在第一、第二次战役中,我军利用战略突发性,曾全歼过美骑兵1师8团、美7师31团,以后再也没有歼灭美军整团编制的战例。
指挥作战的美军指挥官
李奇微针对我军后勤供应的弱点,发明了“磁性战术”和“火海战术”以后,对我军在运动中歼敌的战法起了根本性的毁灭作用,所以,找到一种可以对付美军新战术的办法,这是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的关键。
三:打破传统,提出在朝鲜的持久战
邓华在五次战役之后,写了《论朝鲜战场持久战》,根据美军的特点详细论述了持久作战的方针。他针对敌人专门对付志愿军的“磁性战术”“火海战术”,又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综合对比大致均衡的实际情况,建议志愿军转入阵地战,依靠巩固的阵地,打击消耗敌人。
志愿军依托地形打阵地防御战
之前志愿军取得的胜利都是在运动战中取胜的,激进点的将领们不满足仅仅把美军赶到三八线以南,他们也曾像金日成那样誓要把美军赶到大海上。当邓华提出要改运动战为阵地战,在朝鲜打持久战之后,很多人仅仅认为这是一种短暂的过渡性战法而已。
抗击敌人的进攻
四:力排众议,对第六次战役提出反对意见
五次战役可以说是失败的,志愿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伤亡和损失,为了报仇雪恨也为了争取更多的主动,志愿军正积极着手准备第六次战役,战士们枕戈待旦,将领们摩拳擦掌,大战一触即发。
正在进攻的志愿军部队
正当大家积极备战的时候,志愿军第一副司令邓华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当前敌人在三八线方向与我军对峙,敌人已有了强大纵深的坚固设防,而且是现代化的立体防御。以我军目前的力量装备,无论打赢打输都会有很大的损耗和伤亡,敌人就等着我们去进攻呢,战争态势发生了重大改变。
具有坚固工事的阵地
邓华认为我军可以进一步构筑我们的工事,利用地形地貌进行土工作业,挖掘坑道和构筑壁垒,敌人如果离开阵地向我军进攻,我们依靠现有的力量可以很有把握的击退敌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太大。在阵地防御战中,我们可以依靠地形节节抗击,对每一个阵地进行反复争夺,最大限度的消耗敌人。另外,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只是被动防御,在突出部之敌,进行小规模攻坚战,稳扎稳打,力求每次进攻消灭敌人一个营甚至一个连,多点开花,消磨敌人的战斗意志。
坑道作战
结语:
在转入阵地战后,邓华又总结了《调整部署,加强纵深工事》的经验,开始大挖坑道,构筑坚固工事,之后又写了《关于积极防御作战的若干战术问题》,论述了防御组织问题、防御作战问题、对坚固阵地攻击问题,这些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精辟透彻,对后来两年阵地战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陈赓、彭德怀和邓华
邓华,能文能武的全才,是彭德怀身边最重要的帮手,这也是在彭德怀卸任以后,邓华能成为志愿军第二任司令的原因所在。
(笔者专注朝鲜战争题材的整合和创作,持续贡献优质内容,请关注我)
(因为此篇文章为历史领域内容,所以配图均来自于网络资料库,如有侵权,联系必删,敬请见谅。)
参考文献《朝鲜战争》、《最寒冷的冬天》、《最后的战斗》
多谢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