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9年6月24日,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在安徽青龙场被处决,毛主席得知后非常生气,当即致电新四军军长叶挺,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等人。
高敬亭是新四军的猛将,当时职位曾一度高于粟裕,他在红军主力长征、与中央失去联系、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下, 重建红28军, 以不足千人的队伍转战鄂豫皖边区45个县, 组建起111个便衣队。
三年游击战中, 与敌战斗数百次, 毛泽东称赞他“与敌人斗争很有成绩, 很了不起。”
抗战爆发后, 他率部奔赴皖中和皖东, 成为新四军进军敌后最早的部队, 在巢县打响新四军对日作战第一仗且首战告捷, 连蒋介石都致电嘉慰:“希饬继续努力为要。”
一年零四个月里, 他先后战斗90余次, 毙、伤敌2300余人, 消灭反动武装和土匪3700余人,而这位鄂豫皖边区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战略家,军事家,我军高级将领,最令人不可思议却是在抗战时期被处决?这是为何?
革命猛将
1907年,高敬亭出生在河南光山县,年少的他深受董必武,萧楚女等人的影响,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1927年11月,在湖北黄安,麻城爆发了“黄麻起义”,敌人将高敬亭一家抓走审问,后来押送乘马岗河滩上残忍杀害。
至此,高敬亭决心离开老家,参加鄂豫皖农民自卫军,开展革命活动,他与广大农民自卫军一起苦练杀敌的本领,之后在一次和赤卫军战斗中,高敬亭的右腿被子弹击中,受了重伤,被红军战士救下后,立即送往红军医院治疗。
在治疗期间,他先后阅读了很多马列著作,他后来对战友们说的:“我住医院疗伤期间,如同进了一次马列学院,学到了许多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真是受用无穷。”
伤愈后,高敬亭被调任豫东东南省委书记,高敬亭带领红二十五军为保卫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打了不少胜仗。
长征中,鉴于高敬亭有丰富的游击战经验,又熟悉大别山地形,中央决定让他留下,继续坚持革命根据地斗争,面对蒋介石的20多万兵力,高敬亭组建了一个正规团,并且以“守株待兔”之计,成功击伤敌军100多人,全歼蒋介石第六十四师三八四团的一个营。
自1935年2月红二十八军重建后至1938年2月,在此间长达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中,红二十八军在远离主力红军,与中共中央联系几度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坚持对敌斗争。
错杀悲剧令人惋惜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1月,由中共领导的江南8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后,军部移驻南昌,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4个支队。
高敬亭任第四支队司令员,下辖第七、第八、第九3个团和直属手枪团,共3100多人。
而高敬亭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仅仅一年三个月的时间,四支队指战员在高敬亭的领导和指挥下,先后与日军以及地方反动武装进行了大小战斗90多次,击毙2300多名日军,缴获了敌军上千多支短枪以及机枪,马匹等等,部队由此发展壮大, 开辟了苏皖抗日根据地。
然而在在高敬亭东进抗日时,国军桂系率军进入大别山,这让高敬亭非常不满,于是高敬亭选择停止东进皖东,向敌后挺进的战略方针,选择留一部分兵力在大别山。
然而高敬亭的举动引起了新四军领导的不满,并且这时有人的一些言论更加引起了叶挺对高敬亭的猜忌和不满,叶挺当即表示要严肃处理高敬亭。
不久后,1939年5月,根据国民党回复执行五战区报请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所请将高敬亭处于极刑照着准”电报,新四军在1939年6月24日,在安徽省肥东县青龙厂高敬亭被枪决,时年32岁。
行刑前,高敬亭大义凛然高呼道:“死对共产党人无所畏惧,我是共产党员, 是忠于工农革命的军人, 我要死在红地毯上。”
说着立定, 端端正正地戴上军帽, 举手恭恭敬敬、庄重严肃地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一步一停地走向荒野……
高敬亭被处决的消息传到延安之后,引起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关注,毛主席立即致电新四军军长叶挺和政委邓子恢,毛主席在电报中生气地质问:“我们要送高敬亭来延安学习,你们为什么不让他来延安?为什么要处决他?查明原因上报中央。”
毛泽东为此气得大声疾呼:“项英好糊涂啊, 内战时期, 蒋介石曾以重金悬赏高敬亭的脑袋而不可得, 现新四军主动要求杀高, 蒋岂有不准之理?”
毛主席此后一直到逝世,都难以忘怀高敬亭的死,一直到1977年,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追认高敬亭为“革命烈士”。
1980年4月,高敬亭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安徽合肥举行,高敬亭家乡代表和生前好友共三百多人,出席了骨灰安放仪式。
如果高敬亭将军还在世,按照他的资历和功勋在1955年授衔时军衔也不会低于上将,而之后女儿高凤英也享受师级待遇,也是对高敬亭将军的肯定和慰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