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22年起,中信保诚人寿的净利润便出现了显著的下滑趋势。2022年降66.7%至9.4亿元,2023年转亏损8.27亿元,同比降188%,至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扩大至31.99亿元,业绩压力空前巨大。

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信保诚人寿”)前党委书记、总经理赵小凡,在退休仅半年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信集团纪检监察组与河北省纪委监委联合启动调查。

此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诸多猜测与讨论。赵小凡的职业生涯几乎全部在“中信系”中度过,他的被调查是否与中信保诚人寿近年来业绩的持续低迷存在联系,成为了市场热议的焦点。

自2022年起,中信保诚人寿的净利润便出现了显著的下滑趋势 。 2022年降66.7%至9.4亿元,2023年转亏损8.27亿元,同比降188% , 至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扩大至31.99亿元,业绩压力 空前 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信系”工作达38年

尽管赵小凡被查的具体原因尚未对外公布,但从其个人履历来看,他无疑是中信系统的“老将”。

1986年,年仅22岁的赵小凡便加入了中信银行,开启了长达25年的职业生涯 。 在此期间,他历任会计部职员、综合处副科长、科长、副总经理等职务,并于1998年晋升为中信银行行长助理 。 此后,他的职业生涯更是如日中天,于2006年出任中信银行副行长,并兼任总行营业部总经理,直至2011年卸任 , 在此期间,他还曾担任过中信银行的执行董事。

离开中信银行后,赵小凡并未离开中信系统,而是于2013年3月出任中信保诚人寿的总经理,这一职位他一直担任到2024年4月退休,历时超过11年之久。

可以说,赵小凡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与中信系统紧密相连,他在中信系统的工作时间累计达到了38年。

今年前三季度巨亏31.99亿元

中信保诚人寿,原名信诚人寿,是一家中英合资的寿险公司,于2000年10月13日在广州成立 , 2017年,公司更名为“中信保诚人寿”。

在业内,中信保诚人寿一直以经营稳健著称,是合资寿险公司中的佼佼者 , 然而,近年来中信保诚人寿的业绩表现却 “增收不增利”。

根据其年报数据披露,从2017年至202 2 年,中信保诚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持续攀升, 分别为120.22亿元、153.85亿元、213.44亿元、233.61亿元、268.28亿元、311.89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净利润却在2022年出现了大幅下滑,同比下降66.7%至9.4亿元;2023年更是同比大降188%至-8.27亿,由盈转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状况进一步恶化,前三季度净亏损达到31.99亿元 , 同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也分别下滑至-23.26%和-1.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资信 曾 在评级报告中指出,中信保诚人寿亏损,主要受赔付支出及资产减值损失增加、750天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增提准备金等因素影响,营业支出上升。

多笔投资项目风险显现

不过, 针对中信保诚人寿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市场上存在不同观点。

据财联社报道,知情人士指出,中信保诚人寿的多笔投资项目风险逐渐显现,特别是其对光大控股和远洋集团的投资。

以光大控股为例,中信保诚人寿自2020年3月起增持其股票,至9.02%成为第二大股东。然而,自2021年起,光大控股业绩下滑,巨亏逾74亿港元,尽管2023年有所减亏,但仍对中信保诚人寿的利润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一点或许在 中信保诚人寿 的财报中也有所体现, 2022年,公司实现投资收益51.41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86亿元,投资收益率下降至3.89%。同年,公司综合收益为-14亿元,较2021年同期大幅下降,对所有者权益产生了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中信保诚人寿还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投后管理情况加大了减值计提力度,2023年计提投资资产减值损失25.5亿元。截至2023年末,中信保诚人寿的高风险资产规模从2021年402.8亿元上升至493.48亿元。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今年7月,中信保诚人寿发布了两则公告,宣布因投资团队人员变动,公司暂时“丧失”了不动产投资及股权投资两项投资能力。公告显示,自2024年7月4日起,中信保诚人寿的不动产投资人员不再满足相关要求;而自2024年7月12日起,公司也不再满足开展间接股权投资的相关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