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
这个城市
轮换出一片清浊
把你我卷进这一场漩涡
流水纪
《瞳》,是《有歌2024》播出至今,我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也是张信哲带来的“音乐属性”最强的一个合作——从歌曲主题立意,到合作搭档希林娜依高的演唱风格,再到综合舞台的呈现效果,我们看到了“原创新歌”在音综节目里,所能够也应该触达的更丰富维度,即:用音乐观察和传递,人性之于社会的斑斓折射,如“瞳”所映射的世界。
张信哲X希林娜依·高《瞳》
黑暗哥特风氛围里,摇滚混合电子的律动在翻滚在暗涌,《瞳》所讲述的是置身于这时代之中,我们眼睛看到的,内心感知的,是真的,是假的,是试图非黑即白却又混淆不清的种种“难测的”——
“如色盘之中,而你会如何刻画这世间,
没有人真正相同,谁又能看得懂”,
整首歌是冷静的控诉,是悲凉的讽刺,也是愤怒的呐喊,而哲哥和希林娜依高的音色与诠释,形成一场极具冲击力的听觉风暴:希林的声音猛烈,直接,长驱直入,带着一种小树被狂风暴雨侵袭,却坚决不服输的倔强与悲凉之感,而哲哥的演唱是又一次惊艳突破,他采用大量假音与高音,在整首歌几乎都是女key的段落里进行淋漓尽致发挥,如一道光,一道微光,在密不透风的黑暗里逡巡着,变幻着,无论如何破碎曲折蜿蜒,微光,终究会冲破层层桎梏。张信哲将自己的天赋音色,以扎实而不设限制的演唱形式,“刷新”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与进化,对照着他的出道时间,华语乐坛有这样与时俱进的唱将,珍贵,难得。
我甚至觉得,两个人的演唱,是以声音塑造出了“预言家”和“亲历者”,时而上帝视角冷冷俯瞰一切发生,时而置身其中热烈而用力表达,在忽冷忽热不同温度碰撞里迸发出辽阔的画面想象空间,这个关于“流言可畏,真相可贵,却无人在意”的漩涡,将听众统统卷入其中,也让我们惊叹于两个歌手以绝对实力,将歌曲主题诠释出真正深刻的振聋发聩之感。
《瞳》这样的歌,不一定讨好所谓“市场”,但是歌者和创作者,永远要思考如何“引领市场”,“创造市场”,并在作品里放入更深层次表达意图,就像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一样,我们需要的,是勇气,是多元化,是不妥协却一样可以得到共鸣的信心。
爱地人
这周继续推荐《有歌2024》里有张信哲参与的作品《瞳》,虽然觉得哲哥属于免检的歌手,但还是要听过具体的演绎,明确音乐里的确定性才能推荐是吧!
虽然特别这个词用的太多就没啥特别了,但我还是要说,这周张信哲在《有歌2024》里和希林娜依高合作的《瞳》,确实有点特别。
之前两周的两首作品《谦让》和《褪黑素》,张信哲都是在自己擅长的情歌领域里,用细节拓展边界,用和声托举新人,他的歌声依然有着经典的烙印,但却没有倚老卖老的痕迹,依然可以和新人演绎极为登对的对手戏,在持重中给人一丝新意。
而这周的《瞳》,则是一首音乐属性更强的歌曲,也是给歌手表达空间更大的作品。作品有着很强烈的末世氛围感,电子音色加密度很高的律动,营造的是一种混沌的画面,万物颜色、晦涩繁冗,音乐如漩涡般席卷着听着,让人失重于这样的迷宫。
在这千变万化的迷宫里,张信哲和希林娜依高的歌声则用不同的光亮为这样的世界染色。不得不说,首先两个歌手作为不同年代的代表,都有着超高的声线辨识度,希林娜依高的金属感和侵略性,狂野又肆意,而张信哲的嗓音也是柔中带刚,看似细腻柔情,但却有超高的韧性。
也正是这样的韧性,让音乐因此充满着张力和穿透力。还是要重复的说一句,作为华语乐坛的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声音里不仅仅只有那些百转千回、动情温婉,他的声音同样有冷金属的光泽,所以在很多编曲密度高的作品中,同样能保持声音的锐利和稳定性。
在这首《瞳》里,有一点很特别,两位歌手分别都模糊了主声部与和声的界限,他们首先都是各自独立的表演,忽而具象叙述忽而低吟浅唱,而彼此之间不同的处理部分,不经意间又像是重叠到了一起,形成一种自然和谐又充满可能性的互补。希林娜依高声音具象的时候,背后是哲哥绕梁的吟唱,反之亦然。
这样的演绎,也是建立在两位歌手良好的乐感,以及强大的声音创造力的基础上。尤其这样各自放飞又严丝合缝的双声部,更是打破了那种结构式和声的保证,有了更多自由灵动的空间。
这方面其实证明了张信哲真的是一个百搭型的歌手,对于不同的新人,他也能用不同的演绎去匹配作品,让作品既可以无懈可击,又可以充满想象。
所以,张信哲一直是那个确定的张信哲,也一直是那个不确定的张信哲。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听到即使对于这样一首暗黑氛围的作品,张信哲也并没有程式话的用一些所谓的哥特腔,假音高音去寻求戏剧感,他自始至终都用他本色、底色的声线,以唯美细腻为基底去表达这首作品,所以才能感受到一首实验性的作品中,依然是熟悉夯实的歌声,以及在这个基础上一些无限可能性的变调。
王击凡
张信哲+ 希林娜依高在《有歌2024》的合作舞台《瞳》,好听到简直让我的瞳孔瞬间放大了45%!
我特别佩服这一次《瞳》的精心舞美设计,张信哲、希林娜依·高两位歌手,身穿黑白双色元素的服装,站在圆形的黑色舞台中央,是不是像极了眼睛瞳孔的形状?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瞳》这首歌,就是张信哲与希林娜依·高两代创作人透过音乐、表达音乐想法的“窗户”。
这两年,我写过张信哲的封面专访,也为希林娜依·高写过唱片文案,在跟他们合作的过程中,我深深被这两位艺术家对创作的严谨态度与极致追求所折服。为了做出更好的作品,为了让音乐呈现出更好的质感,张信哲、希林娜依·高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而《瞳》这个合作舞台,正是他俩最淋漓尽致的自我表达。
我想特别指出一下,《瞳》这首歌,绝对是张信哲在参加《有歌2024》这个节目以来,音乐性最强、难度系数最高的一首。包括在演唱的过程中,张信哲还使用了非常多的假音,让我们听得无比的享受。当然,张信哲从来不会为了上难度而上难度,他每一次的向难度挑战,都是为了作品本身而服务。
我甚至觉得,《瞳》是张信哲用音乐“刻画世间”的一把雕刻刀。刻画世间这件事,没有人会真正相同。而我们要做的是:接纳世间的不同,包容每个人的不一样。《瞳》这个合作,让我想起希林娜依·高&黄绮珊的《是妈妈是女儿》,同样是两代歌手的彼此凝望,张信哲与希林娜依·高在《瞳》里,为我们拉阔了对世间的想象。
拾音机
本期“有歌2024”个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听完这首歌的第一感觉是很有冲击力,让我联想到了力量、暗黑、深邃、枯萎、幻灭等词汇,这种氛围与两人的声线以及唱法唱腔密不可分,张信哲的温润细腻加上希林年轻活力让这首歌的层次感更厚重饱满了,一位是“情歌王子”张信哲,另一位是新生代唱将希林娜依·高,虽然两人声音的“跳跃感”很大,但恰好是这种反差带来的冲击感更契合这首歌的内核立意,从而带来了一种更“高阶”的视听享受。
张信哲与希林娜依·高的演绎有种跨越时代的共鸣感,一个像“倾诉者”一个像“回应者”,他们所讲述的“故事”的起承转合与歌曲结构都完完整整,干干净净!《瞳》虽然曲风偏“暗黑”,但我一直觉得“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它带给听者的力量却是积极的、正向的,所以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音乐舞台,这首歌更是一场关于人文、情感、声音与演唱技巧的实验。
仔细听的朋友会发现张信哲在这首歌的唱法改变很大,不像是“情歌王子”更像是“暗黑骑士”,他在低音区刻意的加入了一些沙哑的音色,而在高音部分又加入了一些“索尔乐”的唱法,不仅如此,他在这首歌的真假音转换以及强弱混音部分都有刻意的为这首歌“量身定制”,不仅饱满有力,而且很符合这首歌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充沛,毫不生硬。
在我印象里这应该不是张信哲第一次打破舒适圈了,你会发现尤其是近几年他的歌路并没有局限于情歌,而是在不断拓宽和尝试更多领域,当然,这种探索并不是盲目的追求新鲜感,而是建立在他对声音和情感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令我感慨的是,张信哲在当下的年龄和乐坛地位依然选择“继续折腾”,这一点也是我觉得最值得钦佩的,相对比很多还没有作品就选择“躺平”的年轻歌手来说,多讽刺!
沉默电话
张信哲在本周有歌2024的舞台所做,可谓岂止“迈出舒适圈”,已是彻彻底底踏入新领域的全然突破。与希林娜依•高合作的这首《瞳》,不是浮于风格表象的简单尝试,而是将其在创新思维中的参透、领悟化为音乐成果,直接呈交,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听到、看到一个全新身份的他。情歌王子化身为“观察者”,以音乐视角的瞳孔,歌颂关于世间万物的根本,和涂画在人心深处的灵魂颜色。
《瞳》是一首立意很大的作品,歌词细腻叙述着关于爱恨、善恶、黑白、是非的讨论,以及对于世间种种现象如欲望妄想、流言偏见、自我探寻、本质现实的积极思索。所以,这样的歌曲唱好很难,唱出思想层的真实也很难。不是说这样的作品就比情歌“高级”——只是两者在表达方式和诠释角度上,需要歌者运用不同的思维角度和沉浸方式,所运用的“非惯常能量”能立即展现出纵向的实力差距。
而张信哲和希林娜依•高的合作,不但远超标准、达成了作品应有的高度,更给出了惊艳成效,听得到个人突破的惊喜意外。在《瞳》逻辑缜密、情感复杂的歌词中,张信哲的每一句演唱,都有字斟句酌、恰如其分的感性情绪融于其中,全情投入的演唱姿态,在肢体、表情、音色、音高中都能看到、听到,有歌舞台镜头的跟踪与切换,也十分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些重要细节的展现。张信哲每一处嗓音的高低峰谷,都有让人精神一颤的有效能量,在密度很高的关键词串联出的感情线路中,用深层的理解和领悟,以自然、透彻、纯粹的声音表达演绎着,表里如一,面面俱到。
“谁又能/把真实触碰?”在歌曲最后一段,张信哲的辽远吟唱无词蕴含有词之力,为整场表演铺上厚重、震撼的曲意延长,与希林娜依•高的激昂唱句立体交叉、精准聚合。音乐停止,歌者和听众的思索和想象,却仍在继续前行的节奏之中,久而不息,回旋绕梁。
更多精彩 点击阅读
III
II
II I
I I
III
III
流水纪
乐评人 媒体撰稿人 唱片企划
微博:@流水纪
微信:liushuiji1987
约稿及合作:liushuiji@qq.com
喜欢这篇,就点个”在看“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