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提拔李德生的恩情,值得世人铭记吗?

新中国的领导人里,军队出身的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并非全都科班出身,更有不少人是从底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正如这个故事里,被誉为"良师益友"的陈锡联和李德生

人生际遇,妙不可言。

1915年和1916年,陈锡联和李德生这两个苦孩子呱呱坠地,谁能料想到他们日后竟能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如此生动的篇章?

少年时代的艰辛,让他们早早就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岁那一年,陈锡联和李德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行列。

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

冤案昭雪,重获新生

1935年,在革命洪流中历练多年的陈锡联,已经担任红10师的师长。

而同在该部队的李德生,因为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被开除了党籍,沦为一名普通的传令兵班长。

人生的跌宕起伏,往往就在这样的一念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不公的待遇,李德生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他整日郁郁寡欢,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就在李德生最为彷徨无助的时候,陈锡联出现在了他的身边。

"李德生,你怎么了?整天闷闷不乐的,这可不像你啊。

" 陈锡联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师长,我......"李德生哽咽着,将心中的苦闷一股脑儿倾诉而出。

陈锡联静静地听着,眼神中满是理解和关切。

良久,他开口道:"德生啊,人生路漫漫,谁没个坎坷时候?就连我,不也差点惨遭不测吗?"

陈锡联口中的"不测",正是源于那个著名的"吃喝委员会"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春天,他和几个战友凑钱买了几根油条,被人告到了张国焘那里。

张国焘以"组织吃喝委员会"的罪名,下令将他们枪毙。

幸亏徐向前及时出面,这才化险为夷。

"师长,您也......"李德生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望着陈锡联。

"是啊,人生无常,谁都难逃一劫。

但关键是,我们要学会从挫折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陈锡联的话语,如春风般温暖。

就这样,在师长的开导下,李德生渐渐走出了阴霾,重新燃起了对革命事业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更是让两人的关系变得愈发亲密无间。

惜才识才,愿为伯乐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

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下,红军改编成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编制的调整,意味着不少将领都要降级使用。

陈锡联也未能幸免,从师长降为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的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李德生,按理说只能当个普通战士了。

可是,陈锡联却一反常态,硬是将李德生提拔为通信排长。

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面对质疑的声音,陈锡联耐心地解释道:"李德生同志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我这样做,也是对他的一种弥补。

再说,德生的能力摆在那儿,大家有目共睹,用他不是正合适吗?"

陈锡联的一番话,让在场的同志们都沉默了。

是啊,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真正的人才,本就不应该被埋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生听闻此事后,心中的感激难以言表。

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干,决不能辜负师长的信任和期望。

生死与共,建功立业

在陈锡联的带领下,李德生如鱼得水,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阳明堡战役中,他率领全排,神勇无比,屡立战功;在百团大战中,他更是身先士卒,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随着一次次胜利的取得,李德生的军事指挥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1943年,当他离开陈锡联,被调往太行军区时,已经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营长了。

而这时的陈锡联,也已经是太行军区第3分区的司令员。

昔日的师长和传令兵,已然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将领。

天道酬勤,命运眷顾有准备的人。

抗战胜利后,两人再次聚首。

李德生被任命为太行纵队769团的团长,而他的顶头上司,正是时任纵队司令员的陈锡联。

见到阔别已久的老首长,李德生激动地连说话都有些结巴:"司、司令员,您看我这个当兵的,现在也混出个样子来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锡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中满是欣慰:"德生啊,你能有今天,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从现在起,我们就一起并肩作战,把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两位战友,又一次携手投入到了烽火硝烟中。

革命情谊,地久天长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和李德生又一次分别。

陈锡联被任命为炮兵司令员,李德生则率部入朝参战。

尽管工作地点不同,但两人的心,却从未分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有空闲,他们就会打电话问候,或者写信联系,倾诉衷肠。

"德生啊,你在前线可要保重啊,祖国在盼着你们的凯旋呢。

"陈锡联在电话里关切地说。

"放心吧司令员,我一定不负重托,打败美帝国主义!"李德生斗志昂扬地回应道。

岁月荏苒,时光如梭。

转眼间,到了1973年,李德生已经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而陈锡联,也已经是沈阳军区的司令员。

用兵多年的陈锡联,地位反而不如自己的老部下了。

可是李德生却丝毫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始终把陈锡联视为自己的恩师和益友,对其保持着最崇高的敬意。

1980年,两位战友先后退出了领导岗位。

从此,他们相聚的时间就更多了。

1988年,已经古稀之年的两人,再次来到太行山,探访昔日战斗过的地方。

儿时的贫苦,少年的励志,还有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一幕幕场景,浮现在他们的脑海。

"德生,往事不堪回首啊。

你说,我们这一生,值了吗?"陈锡联望着远方,喃喃自语道。

李德生握住老首长的手,语气坚定:"司令员,我们这一生,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骄傲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锡联动容,轻轻点了点头。

是啊,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这一生,又何曾后悔过?

天人永隔,思念不减

1999年6月10日,陈锡联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得知噩耗的李德生,悲痛欲绝。

他含泪写下了一篇文章,深情追忆这位自己的良师益友。

"锡联啊锡联,你走得太突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可知道,没有你的日子,我该如何度过?"字里行间,满是李德生的不舍与哀思。

时至今日,每每忆起与陈锡联的点点滴滴,李德生都会潸然泪下。

他常常会想,如果没有老首长的提携和信任,自己又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也和那些默默无闻的士兵一样,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世事难料,机缘巧合。

正是有了陈锡联的知遇之恩,李德生的人生,才有了完全不同的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生情、战友谊,最终化作了跨越时空的革命友谊。

而这,不正是我们应该铭记和传颂的吗?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参考文章如下:1937年,陈锡联提拔一名班长当排长,36年后,班长的职务远超过他
2023-12-18 18:15·白衣说客
1937年,陈锡联提拔一名班长当排长,36年后,班长的职务远超过他
2023-12-09 17:30·底层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