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博团队
主要城市的2035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陆续获得国务院的批复。
通过批复的原文,可以看到各大城市获得的最新定位。
目前,五个计划单列市已经批复了四个,分别是深圳、宁波、大连、青岛。这其中,只有青岛是例外。
其他计划单列市的定位,要么跟省城基本持平,要么低于省城;到目前只有青岛的定位,明显超过了济南。
将计划单列市和所对应的省会城市进行定位对比发现:
未来厦门和福州的具体定位,现在还不知道,可能厦门会略高于福州。因为厦门本身是副省级城市,福州不是副省级,城市级别上厦门高于福州。
下面,我们详细看看青岛的定位究竟是如何超越济南的?
01
在最新的国务院批复中,青岛的城市定位被明确为:
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等功能。
而济南的城市定位为:
山东省省会,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挥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
对比来看,就中心城市而言,青岛是沿海重要的中心,济南只是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沿海的范围比黄河流域更大、竞争对手更多更优秀;
交通枢纽方面,青岛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济南是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性交通也比全国性交通辐射范围更广,在这两点上,青岛都更占优势。
青岛还是北方开放门户,济南只是北方商贸物流中心,很显然,开放门户的定位更高。
开放门户不仅在经济领域有重要影响力,还在文化、投资、人才上保持开放。例如香港地区,拥有高度的开放性,海南自贸区,享有一系列优惠政策。
而物流中心更强调物资的集散,在产业链、供应链等具体环节发挥作用,像菜鸟驿站一样打通物流末端梗阻。
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定位二者都有,青岛还多了一个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定位,不仅浪漫,而且高端,比如美国夏威夷、迈阿密,马尔代夫,都是著名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城市。
济南的定位没有青岛这样时髦洋气,它比青岛多了一个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功能,在科教方面,省会城市承担着领头羊作用。
再看另外几个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的定位比较。
深圳和广州的定位,一个更“深”,一个更“广”。广州有很多综合性头衔,深圳没有,而深圳有一些科技创新、开放门户上的定位,广州也没有,综合来看,深圳和广州的定位可以说不相上下。
大连和沈阳比起来,二者都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都高于济南),但沈阳是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这个定位很高,大连只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此外,沈阳还是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要在东北振兴上大作为。
国家的最新定位也看出,沈阳是东北地区当之无愧的核心城市,对整个东北大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宁波和杭州来看,宁波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杭州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上宁波和济南的地位相当,弱于杭州、青岛。
中心城市上宁波的辐射范围是长三角地区,而杭州是东部地区,再加上杭州有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三者加起来看,杭州的定位是高于宁波的。
总之,城市定位上杭州高于宁波,沈阳高于大连,深圳和广州不相上下,唯有青岛倒反天罡,城市定位略高于济南。
02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青岛和济南的城市实力对比。
今年前三季度,青岛的GDP为12399.1亿,济南的GDP为9675.1亿,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上,青岛为2.83万亿,济南为2.98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青岛为1021.1亿,济南为860.1亿。
今年1-9月,青岛的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高于济南,济南作为省会,在资金总量上保持着对青岛的优势。
青岛虽然没有在科创上获得相关头衔,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的定位给了济南,但在科创指标上,青岛呈现的优势更明显。
青岛的R&D经费总量、2023年专利授权量和专利拥有量、上市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都比济南要更胜一筹。
和济南相比,青岛的实力更显强大。但汇聚的财富略低于济南,这说明省会城市在汇聚财富上,天然具有更大的优势。
只是青岛的眼光不能局限在省内,和全国城市相比,青岛仍要保持一定的紧迫感。
截至8月末,青岛的资金总量,正在和排名第二、三、四的三个地级市纠缠不清,且被排名第一的地级市苏州,远远地抛在后面。
四大地级市具有两大发展优势,一是民营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与时俱进,二是他们都是一线城市都市圈里的核心成员,发展前景更为明朗。
反观青岛,经济结构偏向保守,国营经济占比过重,主要的产业支柱为国资背景的石油化工业、海尔青啤等轻工业,还有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和中小型贸易企业等,在先进制造业上存在一定短板。
未来的青岛,首先要保证不被排名第二、三、四的地级市超越,然后,才有资格在北方乃至全国争取更高的地位。
具体怎么做,国家定位已指明方向。
国家对青岛的定位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开放和海洋这两大优势宛如两把 “金钥匙”,为青岛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在开放格局上,青岛要持续做深做广,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开放战略,深度融入 “一带一路” 倡议;
围绕海洋优势深耕细作,青岛应加大海洋科研投入力度,以海洋旅游为突破口带动服务业发展,让游客感受到青岛独特的海洋文化魅力。
总之,青岛只有牢牢抓住机遇,全方位、多层次地发力,才能真正把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在新时代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