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14日,有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纳入统计体系第一年,当年产量仅1.8万辆。到了2018年,年产量达到百万量级,再到2022年,年度达产超过500万辆,直到今天,首次突破1000万辆的里程碑,在距离年底还有一个半月时间就比去年全年958.7万辆的产量增长4.3%。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到年底还有望超过1200万辆。
1
如今看来,从小电驴取代摩托车的时候,就应该预料到电动汽车取代油车将会是必然,现在还看不透这个趋势的,拿着什么容易起火续航不够之类的老掉牙的理由来搪塞的,基本上要么是40往上思维固化的中老年人,要么就是西方远程畜牧的大直子了。
- 我说个冷知识,中国一年光吃饭噎死都有8000人,你觉得电动车一年能烧死8000人吗,你要担心这个不如担心自己吃饭被噎死,不考虑相对概率,只考虑绝对个例一向是某些人思想始终无法得到进步的根源。
- 也许会有人说,中国电瓶车取代摩托车是因为中国大多数城市禁摩,电瓶车钻了规则的漏洞。我觉得但凡有点社会观察能力就知道摩托车早就事实上被人民群众彻底抛弃了,沦为了边缘化的存在。因为不管是像济南这样不限摩的城市,还是连车牌都不需要的农村地区,早就被电瓶车一统天下了。
摩托车有生存空间吗,当然是有的,需要长途奔袭的电动车肯定不及,但是只要是在像济南这样完全不限摩的大城市的早高峰主干道十字路,你就站那花五分钟观察一会,你就能很直观的得出结论,摩托车的比例连二十分之一都没有,其实早就被边缘化了。那么,为什么这么少?
- 1、电驴便宜,七八百块钱就能买一辆。二手的甚至两三百;
- 2、使用方便,论补能,随便找个插座就能充,论驾驶,拧下电门就能跑,这点对于女性尤为友好;
- 3、维护成本极低,好点的电车做好防水防止短路,生命周期内几乎完全免维护。对比摩托车简直就是碾压。路上跑的随便一辆电驴发生故障的概率要远远小于摩托车。原因很简单,因为摩托车构造更复杂,越复杂自然就越容易出问题,所以电驴取代摩托车是必然的。
同理,换到发动机构造更是复杂,传动系统容错率更低的燃油车上,依然还是如此。所以,电驴淘汰大部分摩托车的需求是必然的,而电动汽车淘汰油车也必将重复这一过程。也许取代程度不会像电驴那么高,但至少也能取代九成以上油车的使用场景,而90%以上的电车需求,足够扫荡燃油车界的一切牛鬼蛇神,然后将燃油车彻底打死,永世不得翻身。
- 可以说,落后时代的东西,技术含量越高越精细反而越容易被淘汰,机械表不就是这么个例子吗,取代机械表的并不是更精细,又或者更牛逼的工艺,而是电子表是手机是Apple Watch。对于大众消费品而言,谁的使用成本低,谁的价格便宜,谁的使用体验更好,谁更不容易出故障,谁就能吃下最大的市场。
2
我知道,很多人都放大了不必要的续航焦虑和低温焦虑。买电瓶车的人会担心跑的不够远又或者冬天电池续航下降吗?不会,因为当他们在买的时候就有了相应的心理预期,并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自动的规避电车可能的短板。
- 普通的电驴充满电实际航程也就不过三五十公里,而这就已经覆盖掉了绝大多数人的通勤距离需求。而到了电动汽车,最低也是两三百公里起,足够满足日常99%以上出行需求。因为日常绝大部分使用场景只会发生在城市上下班途中或者近郊方圆500里以内。
再远了有高铁,再再远了有飞机,大部分人开车一年最多也就1万公里,甚至放家吃灰一年开不了几次也比比皆是。而这还只是说纯电,至于混动则可以完全解决续航问题,不过有意思的是,绝大部分买了混动的人,最后都会把混动当纯电开,无他,完全是因为纯电在市区开起来更舒服,更省油,体验感更佳,更便宜。
而至于很多人所心心念念的长途需求,一年也不过就那几次。牺牲绝大多数电车使用场景就为了满足偶尔的长途体验而选择混动甚至纯油,完全是舍本逐末的事情,而且电车又不是完全不能跑长途,早就就续航800km以上的纯电了,所以真跑起来又能有多少问题呢。
- 可见,最终电车就会是大部分人的选择,至少在中国这个14亿人的大市场里面,油车是没有任何前途的。现在还抱着油车情怀不放,甚至以什么享受发动机的轰鸣为理由的,请统统把这些人看是前朝的遗老遗少,再不然就是大侄子思维入脑,只想给自己的洋daddy念经。
而以这种理由来拒绝电车的人除了迂腐,刻板,守旧和自卑以及奴性入骨,我想不到还有什么词来形容这些人。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会因为满足某些小众的需求而停止,电车的时代车轮碾过去,他们连电车的尾气都闻不到就被碾成碎渣了,唯一的存在感也只是在电车大规模取代燃油车的历史中被当做一个笑话一样被一笔带过。
3
未来电动汽车的价格还会继续降,而且降价空间会非常可观。考虑到现在电动车的渗透率才刚过五成,以及大街上依然还在被海量的现存油车占据,电动汽车的规模优势还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等到高速路高架桥上跑的90%以上的车都是电车的时候,才是电动汽车真正开启白菜价的时候。
- 因此,798的秦远远不是终点,在这个基础上再便宜一半都完全可能。而且未来一定也会出现像过去五菱宏光那样的街车的超级爆款的出现,这个爆款可能会是现在的比亚迪秦,但更大可能会是直接把价格打到五万甚至三万这个区间内。而至于很多人唱衰的电池,觉得电车会因为电池昂贵而出现买的时候便宜,换电池的时候贵更是不可能存在。
- 打开某多多看一下,2000块的电瓶车,换个电池仅需300块。未来电动汽车也必将重新重复这一过程,因为电机的寿命要远高于发动机,所以未来很有可能出现十几万的电车开了十几年,跑了几十万公里,然后花上两三万换个电池又重新满血复活,电池还有一个优势在于很多拆下来的电池依然可以继续转卖作为储能电池使用,直到将所有的电池性能压榨干净。
而且更恐怖的是,被完全榨干殆尽的电池送到处理厂,里面的金属99%以上都可以重新回收并得到循环利用。这也就意味着你的实际换电成本可能在此基础上还会打折,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故障率,更安静和舒适的驾驶体验,油车怎么可能打得过。
4
何况,电车对拥堵的城市的环境极度友好。由于发动机本身的缺陷,导致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发动机只能空转,白白的耗费汽油不说,还会排放出大量的尾气废气。尤其是夏天的时候,高温天气下大面积堵车再伴着汽车发动机工作所排出的热量和尾气,你要是恰好也在这些车旁边你自己都会忍不住吐槽,怎么工业文明发展了200年,这种低能低效又脏又嘈杂的破玩意还没被淘汰掉,西方这些鬼迷日眼的动不动就多先进多发达多文明的国家怎么就两百多年一点革新和进步都没有。
可笑的是,很多直人看到高铁的站台上有人抽烟的时候都免不了惊诧一句国人的素质一般,却能够坦然的面对洋人那些大排量的燃油车排出的尾气直接呼到他们脸上。电车普及率高的地方,城市道路的空气质量明显的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包括噪音程度也会明显降低,街头也会越来越少的闻到旧世界的那令人作呕的发动机排出的废气。
只是,目前这个比例依然还不够,以至于每次我逛街,过马路,等红绿灯闻到尾气的时候,都会由衷的感叹一句,快点把这些老爷燃油车都淘汰了吧,如果大街上跑的都是电车,再没有恼人的发动机的轰鸣和难闻而有害的尾气,那我们将离文明又更进一步。
5
电车的车机和智能系统和燃油车完全就是两个时代的产物,真正意义上把自动驾驶,自动避障以及自动泊车变成了可以真正能用且可以大范围普及的程度。而这些功能只有在电车上才有彻底实现的可能。因为这些需要一个极度智能且反应快速的车机系统和一个稳定的电力供应。你能想象自己的手机还要配一个小型的发动机才能开机并点亮屏幕吗?看看智界的自动泊车,再看看燃油车那套笨拙的动力体系。如果这时候你还会觉得燃油车是未来,电车只是过度,我只能说,继续睡吧,不要醒来。
6
同时,日韩汽车产业完蛋了,德国也完蛋了。除非他们可以低下他们高贵而傲慢的头颅自愿卖身整合进中国的汽车产业链,否则唯一的救赎就是龟缩回本土市场,以及去禁售中国车的美国市场上和老美的汽车产业刺刀见红,把小日子献祭给灯塔国呗,反正都是注定被殖民的国家。
某些个大直子和他们的西方主人现在还没明白过来一个道理。就是现在的脱钩不是中国和全世界的脱钩,而是中国和欧美这些传统上的反华国家的脱钩。中国14亿人,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那几个老牌的反华国家,所谓的G7,所谓的五眼联盟,统共不过8亿人口,甚至现在G7的gdp都被金砖国家超过了。
- 然后再看看联合国关于巴以的决议,美帝都快成了孤家寡人了,自己的小弟都不跟。所以到底谁跟谁脱钩呢,我们搞一带一路峰会,一来就是一百三四十个国家。论地缘优势,中国可以北接俄罗斯轻松获得廉价能源,西通过丝绸之路直达欧洲,直接通过陆路与沿线国家连为一体,向南则可以辐射整个东南亚,一直到澳大利亚。光是东南亚这种传统上就属于中国势力范围的地方人口就将近六亿多了。这还没有算上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多年经营,以及在中东持续增加的影响力。
很多大侄子喜欢说美国是天选之国,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邻。那倒确实是,但有没有想过,这种封闭的环境同样也注定了灯塔国很容易就被亚欧大陆直接边缘化,成为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国。而这种岛国,你赶上国运实力强劲的时候管你叫一声山姆大叔,如果国力衰弱,并走向孤立主义的时候,那你就是印第安文明2.0版。
- 随着中国基建在非洲的输出,非洲的老铁们现在都开始说河南话了。如果西方在剥离了中国的市场,同时又在非洲拉美以及中东这些地方又无法同中国的产业优势和规模相竞争,拉美,非洲,中东,和东南亚,这些后发市场,我保证中国的汽车产业能靠着成本和产业链优势卷的他们连新能源的尾灯都看不见。
就像国产液晶可以把日韩系杀的丢盔弃甲一样,未来电动汽车也只会是中国一家独大。唯一可能有所威胁的也只会是二十年后的印度,而绝不是欧美日韩,没什么特别的原因,西方不行了。这些国家深陷意识形态对立的泥淖,满清附身,满脑子都是我大西方兹有皿煮,原不与尔等中特互通有互……blabla。
而到了这个时候,请问,西欧打算去割哪里的韭菜来维持自己的高福利呢,和中国脱钩割不到了,割第三世界国家,又割不过中国,所以美西方这是打算去割火星人还是打算割三体人。反正就是西方有神奇的魔法可以凭空从超市的货架上长出蔬菜面粉和牛奶是吧。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衰落的征兆就是先从看不起对手,然后便是跟不上对手开始,闭关锁国的后果大清已经示范过一次了,这次将由美西方继续示范一次。
7
电驴就是比摩托车好骑,电动汽车就是比燃油车好开,这是事实,那些说补贴的,说禁摩令的都不过是油车的遮羞布。如果你说就喜欢燃油车的轰鸣声,发动机的汽油味和变速器的顿挫感,那我建议你直接去农村开手扶拖拉机,开起来那顿挫感,点头点的满村都是熟人,都以为你在那颠颠儿的跟人打招呼呢。
自欺欺人是最没出息的行为,这也不叫情怀,这叫画地为牢,抱残守缺。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抱电动车并享受电动车的驾驶体验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回不去了。
所以,当一辆又好开,又便宜,外观内饰也都优于燃油车的电车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如若不是先入为主的偏见入脑,我想象不到还有什么理由抱着燃油车哭坟。
8
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不仅仅会体现在当前的家用车市场上,他还会继续把传统上一切需要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统统颠覆一遍。你以为电驴取代摩托车,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就够了吗,不不不,这还远远不够。
- 了解一下电动卡车,电动挖掘机。再看看军方现在搞得那些军用的机器狗,无人机,哪还有燃油机的事。电动化在电驴和电动汽车上所展现出来的优势在其他交通工具上一样也适用。更低廉的使用成本,更少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更廉价的补能方式,更好的舒适度和操控体验,以及更容易搭载智能化的操控系统。
而且因为中国电动化整个所具有的产业优势,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看到中国会以电动汽车为起点,将快速的淘汰掉西方那些以燃油发动机为基础动力的优势行业。而在这种情况下,真的巴不得西方闭关锁国,而且锁的越彻底,关税加的越高越好,我大清一百多年前就现身说法了,只要我把门关上,洋人就进不来了,呵呵。
9
中国车的未来在东南亚,在非洲,在拉美,在中东,在这些新兴后发的国家。敌国的市场不让进,没关系,我们擅长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传音在非洲的市场的成功不就是这么来的。而且你的产品卖到哪里,中国的国家影响力就辐射到哪里。
就像很多人用着苹果手机,开着宝马就很自然的向往西方一样。我们只不过需要重复一下这个过程罢了。
10
很多人还会说,落后国家基建不行,电都没有,怎么可能买电车,而这些人有没有想过,会不会越是一些电网落后,不稳定的地方,电车反而越是个优势。因为现在一个电车随随便便就是50甚至100度的电,光是这个移动的大号电源,就足够支撑一个家庭至少一周的基本用电需求。哪怕非洲某个乡镇上只有一个可以充电的地方,只要把车开过去充满,那么就可以直接供应一个家庭好几天的用电。
- 而且更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产能占据世界九成以上的光伏产业,我们的还有全球独一份的光伏电站。如果在输出电车的同时,连带光伏电站一起输出。这样从发电到储能再到电车,只要充分利用规模优势,然后培育我们自己的新兴市场,你觉得美西方的脱钩胜算又有几成呢。
11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了60%,创下历史新高。而历史往往并不遵循渐进式的改变,不是今天降一点明天降一点,最后一算好像至少还有十年才能降完。事实上很多所谓的观念,所谓的坚守,不过只是在坚守一个临界点,一旦临界点被攻破,就会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在最短的时间内淘汰出局。
12
表面上看,日本押注氢能源又或者欧洲坚守燃油车,本质上并不是因为他们押错了方向,而是他们已经了失去了转向的能力。他们真正欠缺的是背后可以支撑整个电车产业链的工业基础和一整套的互联网生态体系,而这绝不是你想转就能转的,天佑中华,被压了200年,我们终于熬出头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