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大家耳熟能详,这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前,唐朝正经历着玄宗朝的盛世,安史之乱后,唐朝再也恢复不了往日荣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最终,被藩镇所灭。
安史之乱以唐朝的胜利结束,日本史学家杉上正明把安史之乱放在整个亚洲史上来看,提出了安史之乱的另一层意义,即在欧亚大陆的大变革中,突厥系的国家建设运动。
这句话需要与当时的中东阿拉伯世界联系在一起才能理解透彻。公元750年,阿拉伯帝国伊朗东部呼罗珊地区发生了伊朗系的“伊斯兰革命运动”,阿拔斯家族推翻了倭马亚家族,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即中国史书中的黑衣大食。公元755年,以安禄山、史思明为代表的粟特系起兵反唐,然而,这一次,没有出现西方的“阿拔斯王朝”,唐朝和回鹘结盟,平定了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的安史之乱结束。
被唐朝赶出大漠的突厥系西迁,在中亚建立了塞尔柱帝国以及分支罗姆苏丹国,最终,罗姆苏丹国内的奥斯曼人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六百年大帝国奥斯曼帝国,从这一层面上讲,突厥系的国家建设运动最终成功了。
言归正传,安史之乱以反唐以失败告终,那么,决定安史之乱走向的转折点是什么呢?
如果从大的战略上来讲,就是唐朝和回鹘的结盟。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两年,安禄山被其子所杀,玄宗之子肃宗在灵武即位,安禄山部将史思明在范阳独立,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与此同时,占据蒙古高原的回鹘游牧帝国建立,从纯军事的角度来看,回鹘的势力超过洛阳的安庆绪、范阳的史思明和唐肃宗。因此,安史之乱到了此时关键就在于最强的军事力量与谁联手。
最终,回鹘选择和唐朝联手。这是决定安史之乱唐朝胜利的关键。
如果再往小一点看,就是郭子仪率领的唐军的反击。安史之乱最初唐朝被叛军打的落花流水,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这些名将一个一个都失败了,眼看着唐朝就要灭亡了。这时,郭子仪、李光弼站出来了,改变了唐军被动挨打的局面,自此以后,唐军开始反击,最终,收复两京,彻底平定叛乱。
那么,小到一场具体的战役呢?毫无疑问,是香积寺之战。
许多喜欢历史的人可能听过这场战役,更多的人对这场战役一知半解,实际上,这场战役在史书中确实太过籍籍无名。史书是文人写的,不喜欢这场战争的文人,肯定不会对战场战役有过多的描述。
确切来说,香积寺之战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战,毫无战术可言,纯粹靠着血肉拼搏,这才是真实的战场。文人太过幻想,更喜欢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些,所以,文人幻想出来的战役太美好了,实际上,战场是残酷的,毫无美好可言,真正依靠的就是血肉搏杀。
安史之乱前期唐军的失利
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香积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距离西安市中心约17.5千米。香积寺坐北朝南,地势高亢,南临滈河,西傍潏水,北接风景秀丽的樊川,滈河与潏河汇流萦挠于西南,子午大道过其东侧。
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
如果不了解香积寺之战,只是从香积寺这个名字上来听,许多人第一印象以为是日本的寺庙,的确,香积寺有一丝日本的味道。日本净土宗直绍净宗创立者善导一脉,向来把善导尊为祖师,把香积寺奉为祖庭。
香积寺的名字源于佛典《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香积,意思就是把净土宗师善导比作香积佛。
然而,如此佛缘浓厚的一座寺庙,却成了安史之乱中杀伐最重的地方,这实在是有些戏剧性。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乱一路势如破竹,杀到潼关,唐玄宗命封常清、高仙芝守潼关,又听信谗言,杀了封常清、高仙芝。其后,又逼迫大将哥舒翰主动出击,哥舒翰在灵宝之战中被叛军俘虏,后被杀害。
这才一年多,唐朝就已经连接损失三名大将,曾经英勇善战、战无不胜的唐军在安史之乱初期被叛军打的落花流水,要是太宗在世,不知道会不会指着鼻子大骂,唐军的威名都被你们这些后辈丢光了。
实际上,这也怪不到这些大将头上。安史之乱本来就是一场内乱,都是唐朝人和自己人打,李世民在世时打突厥,打高句丽,靠的不仅仅是汉人名将,更多的是各族大将,像突厥人阿史那思摩、回纥人契苾何力等,这本来就是唐朝的特色,开放包容、兼容并蓄。
此时,安史之乱中领兵的也是曾经的唐朝大将,自己人和自己人打,谁胜谁负本来就是未知数。
这时候,挑大梁的郭子仪站出来了。郭子仪是正宗的关中人,华州郑县人,就是如今的陕西渭南人,此处多说一句,要说古代哪个地方的人最能打?还得是秦人,先秦的白起、司马错,汉朝的卫青、霍去病、班超、窦宪,唐朝的名将李靖、郭子仪,元朝的郭宝玉、郭侃都是关中人,当然了,关中也不仅仅是陕西,还包括甘肃南部、山西南部等地区。
香积寺之战
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长安、洛阳依旧在叛乱手中,肃宗还在凤翔。九月,肃宗命长子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率领唐军以及回纥、西域、安西的军队十五万,号称二十万兵马,从凤翔出发,向东进攻,意在收复长安。
所以,香积寺之战也被称作唐朝收复两京之战,因为打了香积寺之战胜利后,先收了长安,后面才直接东进收复洛阳,还有一些小小的战役,香积寺是决定性的一场战争。
唐朝和回纥联军号称二十万,这么一支兵力庞大的队伍,要在香积寺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排兵布阵可真是不简单,搞不好就能全军覆没,所以极其考验指挥者的战术。
叛军有骑兵优势,所以肯定不能在大平原地带,唐军将战场选在了地形复杂的南部山麓,以沣水和大川掩护两翼。郭子仪将军队分了三条战线,前军是大将李嗣业,中军是郭子仪和广平王,后军是大将王思礼,这样即便有一方失利,也能迅速部署第二条支援力量。可见,郭子仪是一名稳扎稳打的大将,还是比较稳重的,毕竟,掌握了这二十万兵马的生死大权,可不能儿戏。
但是,排兵布阵再完美,二十万大军,加上叛军十万军队,三十万人要在这里对杀,恐怕真是毫无战术可言,地方太小啊,哪还能施展什么奇妙的战术。
所以,香积寺之战唐军能胜利,还有一点就是人数占优,二十万打十万,要打不过,那唐朝真该灭亡了。
不过,这场战争刚开始唐军还真是处于下风了,所以,这里面出现了决定性的人物,一个是前军大将李嗣业,一个是仆固怀恩。
叛军的将领是安守忠、李归仁,李归仁是唐朝名将,香积寺之战后前几个月,他就打败过郭子仪,这场战争的将领可以说是棋逢对手,所以,就变成了真正的拼武力了。
唐军在香积寺北面沣水东岸结成阵列,叛军在北面列阵,李归仁率兵骑兵冲锋,唐军射箭,但叛军并没有退却,直接朝着唐军冲过来,这就轮到唐军惊乱了,阵型已经开始混乱了。
战场上最怕阵型混乱,淝水之战就是因为撤退阵型混乱引发的溃败,可以说是不战而溃。这时候,如果唐军溃散,这场战役注定唐军就失败了。那就成了另一场淝水之战了,被叛军追着打。
此时,李嗣业站出来了。
李嗣业对郭子仪说“如果我们不拼死力战,全军就会彻底溃败”,于是,他袒露上身,手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声呼喊,奋勇杀敌。
《旧唐书》记载:
“嗣业乃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杀十数人,阵容方驻。前军之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嗣业先登奋命,所向披靡。”
由此可见,香积寺之战,正是因为李嗣业身先士卒,才稳住了马上就要溃散的唐军阵型,挽救了即将溃败的唐军。
有了李嗣业的奋勇杀敌,唐军阵型恢复。可是,还没完,这才是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是什么?当然是初战失利呀,唐军阵型都快被叛军的骑兵冲散了。
第三阶段就是仆固怀恩了。
李归仁当然不是傻子,也不是赵括那样纸上谈兵的将领,他将叛军的精兵埋伏在阵地的东面,想要从背后偷袭,这就有点讲究战术了。可惜被唐军侦察发觉了,元帅广平王李豫派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率领回纥精兵袭击叛军伏兵,李嗣业到叛军背后夹击叛军。
在李嗣业的唐军和仆固怀恩的回纥精兵前后夹击下,唐朝联军终于打败了叛军。
从午时打到酉时,打了两个时辰,唐军斩首叛军六万,俘虏两万,叛军的尸体填沟壑而死者达到近一半,剩下的叛军逃回长安城。
叛军将领张通儒、安守忠、李归仁向东撤退,防守陕郡,唐朝收复长安。
香积寺之战毫无战术可言,各种奇妙诡计都被识破,纯粹是一场血腥的正面对杀,靠的就是英勇,靠的就是血肉之躯。
唐军号称二十万,实际上只有十五万,还是各方联军,叛军也一样,叛乱的头子是安禄山史思明,可上战场拼杀的又不是他们,安史之乱本质上就是唐朝的内斗。
平定安史之乱的也不仅仅是唐朝人。郭子仪是汉人,李光弼是契丹人,李嗣业是汉人,仆固怀恩是回纥人,唐军里面,不仅有回鹘人,还有阿拉伯人,如果把安史之乱放在整个欧亚大陆来看,的确称得上是一场“国际战争”了。
而在安史之乱中,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仆固怀恩一家死难就达46人,可谓满门忠烈。但讽刺的是,后来仆固怀恩被逼造反,被郭子仪打败,多少有些惋惜了。曾经一起平定叛乱的名将,却站在了对立面上,令人唏嘘不已。
香积寺之战,唐军胜利后,也象征着安史之乱唐朝的胜利,在回鹘汗国的军事支持下,唐朝又继续存在了一百多年,经历了宪宗中兴,武宗中兴,最终还是免不了走向灭亡。
因此,香积寺之战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这点是肯定无疑的。
唐朝灭亡后,旧的突厥势力、沙陀、契丹和奚都从唐朝的光环下走了出来,他们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且以唐朝继承者自居,而这些部落的首领也正是在安史之乱这一次契机中才冒出头来。反之,那些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势力,名为节度使,实际为王的人们却成了割据者,最终酿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