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各位靓仔,哪怕平时不关注抗衰的,也肯定听说过血液置换这种抗衰手段吧,无数的研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几乎不需要怀疑的观点——
老年个体体内的垃圾、有害物质更多,年轻个体体内的有益、有活力的物质更多。因此,才催生出了那么多把年轻个体体内的好东西"换"给老年个体,就逆转了老年个体的各种衰老指标的研究结果。
但就在大家都以为“年轻的才是好的”时,马普研究所的Ralf H. Adams教授团队却发现,老年个体的某个部位居然倒反天罡,学者将其移植到年轻个体后,不仅没有促进年轻小鼠的衰老,反而还增强了其相应部位的活力!这个部位就是老年头骨的骨髓 [1]。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且让派派仔细讲清楚这个惊世发现。
在过去,人们认为血管新生要么发生在发育期,要么发生于伤口愈合或某些病理状态下,但这篇对小鼠的研究告诉我们,头骨骨髓可不听这个规矩,头骨的血管数量在一生中始终在积极扩张:
通过对比头骨与股骨(也就是大腿骨)这样的长骨,学者发现老年鼠相比年轻鼠,股骨骨髓血管密度会降低45.2%,而头骨骨髓却相反,血管密度和直径都显著提高,尤其额骨的血管面积是年轻时的6.4倍。
在扩张的头骨骨髓中,老年小鼠的造血细胞数量相比年轻小鼠更是增加了13.1倍。
可能有人要问了,你这老年增殖的血管……质量行吗?可别都是些滥竽充数的货色,要知道肿瘤微环境也是能促进血管增殖的,谁知道你这老年头骨里的血管啥成分?
通常来说,判断我们体内新生的血管是好血管还是坏血管,最直观的办法就是看它的结构完整性。
以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为例:肿瘤细胞内壁的细胞间连接通常很薄弱,导致血管壁存在许多较大的孔隙[2]:
而老年头骨骨髓中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孔状结构模式与年轻时期别无二致,反倒是老年股骨骨髓中的血管内皮细胞显示出一定数量较大的孔隙:
这说明老年头骨骨髓中增殖的血管,大概率是行使正常生理功能的好血管。说完了造血和血管生成这方面,我们再直观地看一下头骨骨髓对衰老的抗性。
以往的大量研究表明,衰老总是会引起骨骼组织中促YAN细胞因子的增多、脂肪堆积等一系列问题。这项新研究在观察股骨的时候,结果并不例外:老年股骨的骨髓中,脂肪细胞数量为年轻鼠的5.9倍。
可头骨骨髓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无论年轻还是老年,头骨骨髓里的脂肪细胞数量几乎没有变化:
图注:绿色荧光标记的是脂肪细胞,红色红光标记的是血管
YAN症方面亦是如此,学者检测了12种促YAN细胞因子,在股骨骨髓中,老年鼠有7种YAN症因子显著高于年轻鼠,而头骨中,则只有IFNγ在老年鼠中上调。
以上两个结果联手证明了,即便衰老的魔爪已经伸向全身,头骨仍旧维持着极为健康、利于造血的“桃花源”(骨髓微环境)。
好好好,原来我们求而不得的“青春永驻”,已经在我们的天灵盖中率先实现了!?
虽说头骨骨髓能在衰老面前独善其身,但是这除了让它本身独自美丽以外,对我们整个身体又起到什么作用?总不会只是让咱的脑壳越来越厚,越来越高吧……
最终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可能:头骨骨髓保持终生发育的特性,可能是基于全身的“应急供血”需求!比如为了容纳不断增大的子宫和胎盘,以及满足胎儿的氧气需求,女性的身体会在妊娠期间加班加点地造血。
那么这些临时的造血订单是由哪里的骨髓负责完成的呢?我们先来看看长骨中的股骨——妊娠期间血管数增加了26.2%,产后又反而减少了8.5%,只能说有变化,但不多。
图注:蓝色荧光标记的是DNA,红色红光标记的是血管
而反观头骨的骨髓:妊娠期间血管量为平时的1.8倍,产后进一步达到了2.3倍,而且血管数量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造血干细胞数量的提升。
图注:蓝色荧光标记的是细胞的DNA,红色红光标记的是血管,绿色荧光标记窦状血管
除了妊娠这种特殊的生理情况以外,研究者还测试了中风这种病理情况,发现缺血性中风也会引发头骨骨髓的血管扩张2.1倍,相比之下,股骨骨髓的血管密度在中风条件下则会下降26%。说明当我们的身体缺血的时候,头骨骨髓就是那个主力补血单位(之一)。
图注:蓝色荧光标记的是DNA,红色红光标记的是血管,绿色荧光标记窦状血管
在了解了头骨骨髓的特点后,咱们终于可以回收一下开头提到的“老年头骨骨髓反倒优于年轻骨髓“这一伏笔了。
研究者从年轻和老年小鼠的头骨骨髓中,分离出了低分化细胞,然后分别移植到另外两组接受了致死量辐射的年轻受体小鼠身上。
结果发现,与移植年轻供体细胞的小鼠相比,移植老年头骨骨髓细胞的受体小鼠,其头骨骨髓血管扩张了2.2倍,这意味着老年头骨骨髓的细胞在重塑受损骨髓微环境方面,可能有着更强的潜力。看来这头骨骨髓可谓是窖里的佳酿,越陈越香。
可能这时候有人会奇怪,你这老年头骨骨髓不仅可以紧急造血,细胞性能还比年轻时强…………不是凭啥啊,凭什么就头骨能扛起紧急造血的大任?头骨可以爆种造血,我四肢那么大的长骨就爆不得?
另外,相比于四肢躯干的骨头,头骨撑死了也就这么点大,对于全身的血液供应怕不是杯水车薪?
首先对第一个问题,Ralf H. Adams教授猜测,对于股骨这种需要承受大部分身体机械负荷的长骨而言,通过大规模扩张骨髓以完成临时性的造血任务,可能会影响其承重功能,这对整体的生存是不利的。
因此这样的应急造血任务被交给了结构相对扁平的头骨,可能是一种更平衡的进化策略。
而对于第二个个问题,学者们还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用一种特殊的荧光蛋白标记了头骨骨髓中的造血细胞,使得头骨来源的造血细胞即便与其他来源的细胞一并汇入外周血中后也能被区分开。
评估结果显示,年轻小鼠中,头骨骨髓对全身供血的贡献还只有2-3%左右,而到了老年,头骨骨髓的贡献就已经超过了20%,是年轻时的10倍左右!
至于剩下的将近80%,学者们还没有进一步探究,但派派猜测,或许有相当一部分的造血任务,是被胸骨、肋骨等扁平骨承担了。
因为在骨骼分类中,头骨、胸骨、肋骨都属于膜内骨化的扁平骨,而股骨则是软骨内骨化的长骨(这两种骨骼发育方式的区别见下表),所以派派推测,发育方式可能是形成这种独特的骨髓特征(对衰老的抗性以及逐渐承担更多的造血任务)的重要原因。
由于在这项研究中,学者们只对比了头骨和股骨,派派的猜测暂时还没有更多的证据支持,因此胸骨和肋骨的骨髓是否真的和头骨骨髓一样“青春不老”,就需要以后的研究去求证了~
长期以来,由于与其他类型的骨骼相比,股骨和胫骨这样的长骨更容易取样和分析,所以科学家们对于骨髓的衰老动态研究基本都通过长骨[3],导致我们印象里一直都是随着年龄增长或者其他的病理状况下,骨髓的状态会如何如何下滑。
而今天我们得知,在消极的生理/病理条件下,头骨骨髓反而激流勇进,主动扛起了造血的大梁。那么,在衰老过程中,类似这样的认知盲点,还有多少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呢?期待期待~
—— TIMEPIE ——我们不是必须随着时间流逝而变老”,这里是专注“长寿科技”科普的TIMEPIE,为您带来最前沿、最热门的抗衰资讯。Timepie“返老还童”大赛正式开启!将独家采用首个基于中国人数据库、专为中国人开发的DNA甲基化时钟作为评判标准,以确保结果更精准、便捷和直观。本次大赛仅需一次甲基化检测即可加入,榜单前三名将共享20w奖金。感兴趣的读者欢迎小窗交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