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一所学校观课,坐在学生身边。另外一位朋友观课要看看学生的教材,顺手就拿,我发现学生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于是想:坐着学生身边要看学生的教材还是不要自己去拿,可以先问问学生,征求意见让他递给自己,可以更好。

发一篇2006年一位高老师的反省:

小事不小

今天我上课,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吃饭的时候大家还在热烈地讨论着一天的支教感受。正当我还沉浸在自认为完美的课堂情境时,陈教授说:“高利,我还想和你讨论一个问题……做人要厚道。”

我当时心一沉,这可是从教十几年第一次听到的这么有份量的提醒了。

陈教授接着说:“我觉得你不该把那个孩子的本子拿上去,还把他的错例展示出来……”

我认真地听着,那个场景在脑子里渐渐清晰起来……

在我教学新例152×41后,我让学生做两个题试一试。

学生开始了,我下去巡视……周围听课的老师也纷纷开始寻找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的“对象”。就在这时,我发现陈教授在和他身边的一位同学小声交流。这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我感到那里有我所“需要”的学生。我很快地走到了坐在他身边的同学那里,看了那个女孩的作业本(她做错了,错误之处在于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时,积的末位没写在十位上)。

这个错例不正是我所梦寐以求的吗?这节课的难点不就在这里吗?这岂不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

我当然不会错过,于是我拿起了她的作业本,向全班同学说了一些诸如“老师找到了宝藏”“她给了我们全班同学一次再学习的机会”……诸如这些“不伤害”其自尊的话,然后就把她所写的错例抄在了黑板上,让学生找出错在什么地方了……

教学在继续……

陈教授突然站了起来,……原来他要帮那位同学拿回作业本。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忘了把作业本还给那位学生了。

哦,原来是那件事儿,我有点儿不在意。

“这有什么关系?”

“我们平时经常这样做!”

我们团队的成员也都觉得没什么,而且觉得陈教授是在吹毛求疵了。

“当时我心里很内疚!你知道吗?”陈教授一脸严肃,“当我看到那位同学做错以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她,如何促进她进行自我教育。我首先让她检查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看她自己没有发现,我就让她看一看同桌同学的答案,从中发现自己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如果她自己没有发现,我还会让她请同桌同学帮助看一看,互相帮助。我为什么没有自己直接给她说,就是不愿意把这个错误看得太大。说实在话,在这个时候我并不希望上课老师来介入。你倒好,你把她的本子拿上去了。当你把本子拿上去,呈现她的错例时,那个孩子把头转过来看了我一眼,她眼中的话我读懂了——‘都是你多事,我可不想这样!’过了一会儿,她旁边的那个孩子也把头转过来瞟了我一眼,感觉也是在责备和抱怨。后来当你再布置后面的练习的时候,你又忘了还她的本子,我曾经用手势暗示过你该还这个同学的作业本,但你没有注意到。这时她只好手忙脚乱地找新的练习本,因为我的缘故给学生添了麻烦,这使我更加难受。所以我站了起来……”

我明白了陈教授当时为什么会急着上来拿学生的本子了。是啊,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都想把自己最优秀、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谁都不想把自己的缺点、错误展示出来。以前一直认为自己对学生很民主,很尊重学生,这时我哑然了……

这些都是被我们都忽视了的教育细节,也许被我们忽略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不禁要扪心自问:我真正尊重过学生吗?我有把学生装在心里吗?

我告诉自己:今后要多替孩子想想!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

  • 人物介绍 | PROFILE

陈大伟

教育学教授

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

中陶会新教育分会副理事长

重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西部名师名校网”总监

“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方向国培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与教学改革,观课议课与教师幸福。现已出版《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等26本著作,多次获省市教学成果和社会哲学成果奖。

本文来源:本文综合自微信公众号成都陈大伟,作者:陈大伟,原文有删改。分享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提供内容参考。若有来源标注不当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