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青竹 编辑|周长贤
三个月前,小鹏汽车还在「血海里游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那股壮烈的理想主义氛围,让大家都替其捏一把汗。
当时,是小鹏汽车10周年,创始人何小鹏刚刚增持了1.07亿港元的股份,官方称,“何先生对本公司前景和增长潜力充满信心”。
用真金白银打气和投入,这事儿他在2019年穿越死亡谷的时候也做过,融了4亿,有2亿是他自己掏的。
结果,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小鹏不但出了两个爆款产品,还发布了“史上最强”的财报。网友直呼:“这爽文,终于轮到咱鹏子了。”
第一个爆款小鹏MONA M03,来得多少有些突然。
发布会当晚媒体群访时,何小鹏难掩喜悦,“同事刚给我塞了小纸条,MONA M03大定预计采访结束前可以破万”。
到了小鹏P7+上市,流量是小鹏MONA M03上市时候的20倍。12分钟大定突破1万辆,3小时大定破3万台。
小鹏 P7+ 有多火?大概就是火到招黑的程度。何小鹏在社交平台发文求放过:“刚从暴风雨中走出来,小鹏P7+也才刚过上两天好日子求放过。我正在工厂盯车呢。”
11月20日,何小鹏在微博发文称,小鹏P7+首周交付量已经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有了这两款爆款车在手,一份不错的Q3季报,已在意料之中。
果然,11月19日晚,小鹏发了一份漂亮的2024年Q3财报,营收破百亿、毛利率新高,以及亏损收窄。还给出了一个史上最高的Q4销量指引:8.7万-9.1万台。
Q3业绩发布后,美银、大摩等券商纷纷给出“买入”和“增持”的评级,无不提到毛利改善“超预期”,认为小鹏汽车的“量-价-利正循环”已经开启。
何小鹏本人却觉得,“我们还远远没有到蓝海”,只是“走出逆风期”。他相信,“下一个台阶,会在2025年的某个时候到来”。
他说的台阶,到底是什么台阶?在蓝海上岸的真正“胜负手”是什么?
小鹏的爆款成功学
小鹏汽车总是自称“臭搞技术的”,有一点自嘲,也有点凡尔赛。这是因为,小鹏汽车虽然一直秉持以技术立命,但并未摸透适合自己的一套爆款打法。
过去,无论券商还是媒体,都有点怒其不争,总是在提问环节刁难小鹏:技术领先,为什么不能落到销量和利润上?
何小鹏的回答基本可以总结为:耐心等待,厚积薄发。小鹏MONA M03和小鹏 P7+的爆单,印证了这个答案。尤其是后者。
Q3小鹏总交付量46533台,同比增长16.3%小,毛利率创造了单季度新高,达到15.3%,创下小鹏历史最佳。
“小鹏MONA M03的火有预期,但是小鹏P7+有点意外。”多位不具名资深人士表示。
小鹏MONA M03的低价入市,产生了一种实质上的降维打击,此时无论是设计、续航还是来自小鹏出品的智驾,对于这款车来说,全都是加分项。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鹏MONA M03相当于青春版的 小米SU7 ( 参数 丨 图片 )。甚至要感谢SU7。
借由小米和雷军的顶级流量,与在C端积累的顶级产品定义能力,SU7把轿跑这样一个小众的细分,做成了爆款细分。但雷总没给出来的产品价位,小鹏MONA M03给出来了,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
那为什么说小鹏P7+火得意外呢?诚然小鹏P7+是很好的车。但是现在这种市场环境,好车被淹没也正常。更何况,轿跑这个不大的细分,怎么可能一年跑出三款爆款?
在笔者看来,小鹏P7+叠加了品牌的十年所学、痛定思痛的领悟和战略性决策。堪称新十年的起点车型。
首先,何小鹏自己就一语道破天机:“全系标配高阶智能驾驶是用户选择小鹏P7+的核心原因,科技豪华是努力方向。”可以说深耕智驾的长期主义,终于显示出销量锋芒。
别小瞧“全系标配”四个字,看看友商一套高阶智驾要给供应商掏几位数,就知道它的含金量。
何小鹏在小鹏P7+上市后说,“如果把高阶智驾做成标准服务,会发现未来有新增值服务产生的可能性。”
由此看出,小鹏P7+的打法是,核心价值全部给够。
超过150项全系标配:AI天玑5.4.0、端到端大模型及AI鹰眼智驾方案,双Orin-X芯片;全域800V碳化硅平台;智能座舱自研X-GPT大模型,高通8295P芯片;三联屏和车手互联;Nappa真皮座椅、全车座椅加热/通风/按摩……
在能耗上,小鹏P7+可以做到一度电能跑10公里,续航上实现OTA。目前已经OTA至615km/725km。
总之,小鹏P7+有点像是“应试满分选手”,消费者关注的地方全给满分。最后,再给到一个诚意的价格。
说到价格,就涉及提升很大的成本能力,以前这是小鹏汽车的软肋。但此次何小鹏透露,P7+ 超额完成了自动驾驶硬件降本和整车 Bom 降本的目标。
为什么过去小鹏头部的智驾能力没有carry全场的效果?因为不够便宜。
此番通过技术提升和降本,AI鹰眼智驾方案,既不依赖高精地图,也不依赖激光雷达,就能实现高速+城市智能辅助驾驶。何小鹏坚持的端到端大模型,是功臣。
“端到端大模型上车之后,系统通过摄像头获取的视频信息显著增加了。” 何小鹏认为,现在低精度的激光雷达,“效果远远比不上高精度的摄像头”。
另一方面,降本也基于和大众的联合采购,以及平台化通用能力的提升。说到底,大众也是冲着小鹏智能化能力来的。
总之,降本之后,才有了小鹏P7+各种标配的底气。是深耕智能化的长期主义,真正赋能两款新车的性价比,成就无短板的爆款。
传说中的底牌,AI分胜负
对于技术的坚定投入,成就了两爆款。何小鹏却有更大野心。
过去他总说2025 年窗口期结束,现在则明确提出,2025到2027年是淘汰赛,并有两个趋势:
一、“新能源渗透率势不可挡地提升到85%。”显然,这里面包含超级混动,尤其是超级增混。
二、“AI变革驱动市场份额再次整合。”这里,就是何小鹏理解的下一战的胜负手。也意味着,小鹏汽车将AI 进行到底。
在他看来,AI能力的飞升,不仅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能力的跳跃,还包括整车智能。带来的结果是,产品迭代速度升级,拉开与产品研发模式的代际差距,产品多角度的颠覆性变革。
这些话,表面上像广告词或者套话,实际上背后都是惊涛骇浪般的抉择。
可以看一个相反的观点,就知道他在说什么和坚持什么。
就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一位华为系友商的高管表示,“发展到一定阶段,高阶智驾驶都会像ADS一样,从领先科技到成为标配。最后,还是会回归到品牌经营的逻辑。”
没有人可以简单地说,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到底哪个好。
举个圈外的例子。2023年,一直使用独立系统的苹果Mac不再使用英特尔芯片,而是使用自研芯片,彻底结束X86时代。苹果有伟大的产品,但是跟其不同思路的竞品也没有太差。
回到汽车圈,目前确实有不少整车企业放弃自研智驾,拥抱供应商。
但小鹏也不是盲目自信,3C的经验证明,至少在技术变革期,垂直整合更有力,更何况新汽车的灵魂和肉体都还在变革路上。从行业的角度,乐于看到小鹏证明全域自研的含金量还能继续提升。
具体层面:今年底的AI天玑5.5.0版本,一套端到端,打通车位到车位。小鹏认为将甩开第一梯队,重新定义第一。
到今年四季度末,可以实现“轻雷达”、“门到门”。到明年Q4,小鹏目标是实现百公里接管1次,2026年达到部分场景的无人驾驶。
如此自信的背后,是小鹏图灵AI智驾体系“云端-模型-芯片-硬件”的全栈自研扛旗,包括图灵云端大模型、图灵车端模型、图灵AI芯片和小鹏沧海底座。
图灵AI芯片专为AI大模型定制,据官方透露,今年10月已经跑通最新版本的智驾功能,可应用于AI汽车、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L4自动驾驶领域,可以实现主流芯片“一颗顶三颗”的效力,降低硬件成本。
基于图灵AI芯片和座舱芯片的双驱动,小鹏天玑AIOS重新定义智舱系统架构。
产品方面,小鹏在2025年计划推出至少4款新车,包括超级电动车型。现有车型也将推出改款。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会使用第三代800V高压技术,做到纯电430公里、综合1400公里和5C快充。
未来两年,新车型和重要改款都会搭载系列化平台新技术,稳态毛利能够达到两位数。
据一些友商的规划,明年在15万级别市场,血拼高阶智驾的战局已定。对此,小鹏已经完成备战。
明年上半年,小鹏MONA M03 Max版将采用AI鹰眼智驾方案。与此同时,把高阶智驾降到2万美金车型,也会为智驾出海打好基础。
结语
目前,小鹏MONA M03和小鹏P7+都已开启双班生产,小鹏MONA M03已扩产3次。
按规划,小鹏11月的交付量要冲击3万辆,还可以带着数万订单进入2025年,小鹏MONA M03在春节前实现月产能爬坡到2万台的目标。
据悉,肇庆工厂年产能达到20万~30万辆。同时,小鹏还在扩大供应商的产能,推进平台统一化以及跨多个平台和车型的零部件共享,提升生产效率。
长江汽车认为,2025年是智驾超级红利期,小鹏是目前唯一可以在10-20万级别市场,交付高阶智驾的车企。
何小鹏表示,小鹏2025年将驶入全新正循环,有望在2025年四季度走向正盈利。这无疑是小鹏的下一个里程碑。
出行百人会 | AutocarMax
追踪汽⻋出行产业链进化,关注新产品、新科技、商业逻辑与商业人物,影响圈层中有影响力的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