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卫护研院(转载已获授权)

不要把目光都放在患者的静脉输液治疗上,同样的,患者口服药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近日,看到一个真实的临床案例,让我们把目光停留、聚焦在了患者的口服药安全问题上。

案 例

70多岁的患者到某医院住院治疗,护士遵医嘱为患者发放了口服药。药物盛放在小药碗中,一共9粒药(其中3粒带硬包装)。患者将药品连同硬包装吞下。服药后,患者出现呕吐、咳嗽、呼吸急促症状。数日后,患者因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护士为患者发药时,必须将药品硬包装的外壳剥掉,并在看到患者服下后才能离去。但值班护士未尽到应尽的义务,导致患者误服了药品硬包装。患者误服药品硬包装与其死亡有因果关系。于是,家属诉诸法院,要求医院对此承担过错责任,请求判决医方各项损失共计15万元。

值班护士,看了以上这个案例,你有何感想?

一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吧,临床护士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患者的输液治疗上。

病区内最常见的情景是,病房内、走廊里护士们步履匆匆,呼叫铃此起彼伏,静脉穿刺、换液、拔针……值班护士忙得焦头烂额,很多种情况下,患者的输液治疗还要靠家属操心。这种情况下,护士们忙于应对患者的输液治疗就已经很是勉强了,哪有更多的时停留在病房里,跟患者多说一句话,操心患者的口服药是否服到位、服用正确呢?

神志清醒的患者,或是有操心的陪护者,患者口服药用药安全还好一些,但如果患者本身情况不好,意识有问题,加上患者家属不给力(很多陪护有的是老人),患者的口服药服用是否正确,就堪忧了。

医院内关于口服药的管理,是存在管理漏洞的。

管理规范的医院自不必说,有专门的发药护士按时到病房给患者发药,按次发药,发药过程中能发药到手,看服到口。如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专科。这种管理方式下,患者的口服药用药安全就有保障。

但现在很多医院的口服药是这样发放的:

医生会开出整盒、整瓶的药物,或是零散的口服药袋发药。值班护士把这些三天或是7天、14天药量的药物,直接、全部发给患者或陪护。交待了几句注意事项之后,就疏于管理了。

有的负责的医生还好些,平时查房时会询问患者服药情况。但有的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就没那么负责,患者口服药的正确服用与否,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要把目光都放在患者的静脉输液治疗上,同样的,患者口服药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临床口服药管理,都存在哪些问题?

如果医生、护士很忙,疏于对患者口服药的监管,临床上患者服药,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1、漏服

该吃的时候没吃。这是最常见的口服药服用错误问题。

2、重服

已经服过的药物,患者或家属记忆出现问题的话,还会出现某些药物重复服用的情况。

3、吃错药

已经停用的药物,患者或家属习惯性的接着服用。或是存在剂量上的错误,如半片吃成1片或两片。

4、其他意外情况

上述的案例,即是如此。还有可能是用药方法出现的错误,如用药方法为肛塞的药物,用成了口服。属记忆出现问题的话,还会出现某些药物重复服用的情况。

临床这些用药错误的情况,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如何保障患者口服药的安全?

1、责任护士监管到位

每个病人都有责任护士。责任护士要切实负责,不要把目光只会盯在患者的静脉用药安全上,而忽略了患者的口服药用药安全。

2、做好护士交接班

患者的用药管理,需要值班护士放在心上。对于筛查出来的用药安全之重点人,要做好交接班,必要时,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

3、强化重点病人管理

患者入院时候,责任护士就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综合评估和考量,对于患者口服药用药安全的重点人群。如高龄患者及患者家属,用镇静剂的患者,意识模糊的患者等,进行重点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管理层面如何跟进?

护理管理者看到这个案例,一定不能轻易放过,这可是一例绝好的敲响口服药安全警钟的临床案例。

1、进行案例分享

这个案例,可放在护士例会或是在科室微信工作群里进行分享,为临床护士敲响口服药安全管理的警钟,让全科护士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强化安全意识

用药错误属于护理不良事件,口服药的安全应用是患者每日都在进行的事情,护理人员必须树立用药安全意识,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3、定时专项检查

护士长可在护理工作计划中,每周安排一次用药安全专项检查,把患者用药安全摆上日程,为护理安全筑牢篱笆。

4、不定时督导

除了护士长和护理质控小组的定期质控管理,护士长还要在平时护理管理工作中注意查缺补漏,查出临床护士身上存在的管理漏洞,及时指出,立即纠偏,养成全员提高警惕,结成医院安全防线,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后 记

临床护士,请关注你的患者口服药用药安全!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