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央行宣布设立3000亿元保障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企收购库存商品房,改作保障房。10月,住建部、财政部等五个部级单位宣布支持地方用好专项债收购库存商品房。11月,央行发布货币政策报告,再次强调支持收购库存商品房改作保障房。
事实上,地方政府对这项救市措施积极性很低,主要因为该策略在财政、金融、管理和市场层面存在很多问题:
1. 中央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相对于庞大的库存商品房,专项债能筹集的资金以及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数额是很少的,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843个县级行政区,每个市、县能分到的资源极有限。地方政府普遍认为中央支持力度很弱,而收购商品房改作保障房并不产生多少收益,反而会增加财政压力。
2. 商品房收购成本高
尽管商品房库存较大,但多数开发商为避免或减少亏损仍希望以接近市场价出售,地方政府很难以低成本购入。国家也强调“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政府不能强迫降价。即使开发商愿意降价,地方政府也需要支付巨额资金,这与其财政现状不符。
3. 利息水平影响收购能力
虽然国家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筹集资金,但这需要支付利息。地方政府近年来负债率普遍较高,继续举债的话偿还压力很大。即使想继续举债筹集资金,专项债的销售也很难。另外贷款也需要支付利息,尽管国家政策倾向于降低利率,但现在财政状况差,即使是较低的成本,地方政府也难以承担。
4. 租金收益难以覆盖成本
在中国的租赁市场上,租金收益率较低,大约为房价总额的1%-1.5%。而保障房的租金标准必须明显低于该水平,这就无法覆盖收购成本的利息,更别提盈利了。 这样商品房转为保障房后,投资回收周期很长,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地方政府普遍面临财政压力,无法承担长期长期亏损风险。
5. 运营与管理成本高
保障房的分配需要严格遴选,入选者都是低收入家庭。而低收入群体对租金的承受力有限,缴纳物业费的能力与意识也很差,保障房运营收入会很低。而保障房也需要长期管理和维护,包括物业服务、房屋与设备维修等,成本也不会低,预计这块业务会处于亏损状态,政府与国企都很抵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