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为应对挑战,各国均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更强劲的经济复苏。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科技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仅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创新和效率提升,也为中小企业、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等领域提供了新机遇。今年举办的各类金融与金融科技年会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因此,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应《金融时报》邀请,分享关于金融科技的市场动态及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融时报》记者:2024年举办了各类金融与金融科技年会,如2024中关村论坛金融科技论坛、金融街论坛年会、香港金融科技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和迪拜金融科技峰会等。请您具体谈谈,上述论坛有哪些特色?

刘勇:这些盛会汇聚了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专家和从业者,探讨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复苏、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如何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会议主题与研讨内容反映了各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政策和发展战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阶段各自金融科技生态发展的特点和主张。香港立足国际化和区域合作,着力推动香港成为全球金融科技枢纽,重点关注跨境支付和国际金融合作,同时利用“香港-大湾区”战略优势,加强与内地及亚洲其他地区的金融科技联动。迪拜则致力于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科技领域孕育行业领军者与新兴力量。活跃在迪拜市场上的数字金融企业,涵盖了全产业链多个细分领域的各项业务,从数字银行到加密货币交易所,从保险科技到财富管理科技,从区块链应用到数字钱包,金融科技生态圈呈现出丰富多样、生机勃勃的景象。新加坡则着眼未来金融服务模式和前沿科技发展对金融的变革,定位搭建各方交流的平台,希望稳固自己在亚洲乃至全球金融科技创新浪潮中的地位。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是放眼全球经济背景,结合当下中国宏观经济的态势,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金融的支持能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探索金融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道路,在这一大背景下,讨论推动金融科技与经济数字化融合、打造开放和包容的金融科技市场。

《金融时报》记者:正如您所说,这些盛会不仅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专家和从业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案。作为一名参会者,您从中获得了哪些新的思路?

刘勇:首先,金融业不仅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金融街论坛上发布的《2024中国金融科技指数——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金融数字化转型需要科技武装与数据加持,银行业谨慎试水数据资产融资,数据要素成为金融科技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报告还强调了金融科技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中的核心作用,为金融科技在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金融科技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民生的重要手段。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更有温度、更有广度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4香港金融科技周的讨论内容,与香港打造全球金融中心的总战略紧密相连,旨在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与会者探讨了金融科技如何塑造未来经济以及如何在变化的监管环境中实现潜在价值。随着数字支付及电子钱包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尤其在亚洲和中东地区,跨境支付效率提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系统逐步建立,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这与香港施政报告中提到的深化“互联互通”、丰富离岸人民币业务、提升市场效率等战略相吻合。这些措施旨在强化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并增加离岸人民币流动性。

迪拜政府非常重视吸引金融科技优秀明星企业落户,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当地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及创新企业紧密合作。2021年,国际巨头亚马逊在迪拜设立全球首个金融科技实验室。此外,迪拜积极与国际监管机构、支付技术巨头如Visa和万事达卡以及支付处理商携手,共同探索并解决支付领域的挑战。迪拜发展出虚拟银行、先买后付(BNPL)等数字金融业务模式,受到当地乃至中东各国消费者热烈追捧,2023年迪拜金融科技和创新是本地区增长最快的行业。这些举措提升了迪拜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全球连接度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新经济重要参与者和全球新金融科技之都,同时也推动地区金融科技生态的繁荣与发展。迪拜政府通过强化“软基建”建设,促进金融和科技生态的开放、有活力发展。包括对企业服务持续优化、帮助企业快速本地化融入和透明的政府政策,并且特别成立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利用税收、人才签证等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金融和科技,实现资本与产业的对接。此外,DIFC拥有独立的监管制度、法律和法院,透明而规范的法律法规降低了创新和运营风险及不确定性。DIFC颁布全球首部《数字资产法》,明确了数字资产的法律地位和操作规范,为全球金融科技企业在该领域的创新和拓展铺平道路。迪拜乃至阿联酋数字金融的崛起不仅带动了本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对周边地区产生深远影响。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邻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同样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形成了区域性协同效应。

其次,人工智能是共同热点话题,业内普遍认为金融业已成为人工智能渗透率较高的领域之一。金融业具有数据禀赋的优势、相对可支付能力强,有国际机构预计未来全球金融业在人工智能系统上的支出2027年将增至9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9%。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期,2024年热门领域是尝试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各种应用场景,虽然实践中存在大模型技术精准可靠性、监管风险和场景匹配等挑战,但普遍共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将会给金融行业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带来颠覆、深刻影响金融业未来,这将是一场深刻变革。

这轮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金融业采纳路径的演进,应会与历史上新技术行业采纳路径模式类似。初期,产业中大部分企业都会重视利用新技术改进现有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等容易体现技术应用价值的目标,降本增效,并积累新技术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据研究表明,在一家国际银行中,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简化基本的律师助理任务,每年为银行节省约400万美元。下一个阶段,也是低垂之果都被摘完之后,技术应用将扩展到创新产品乃至变革性改进核心业务上,差异化优势领先金融企业将脱颖而出。但现阶段金融机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践存在困难和挑战,如怎样选择优秀应用场景,实现预期投资回报;如何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与现有IT系统集成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的安全、可解释性与道德问题等。

最后,我国数字金融企业出海具有技术优势,需要结合目的地金融机构系统需求以及消费者市场特征,因地制宜进行本地化运作。在传统金融领域,欧美金融机构创建的业务模式与管理制度成为全球标杆和标准。我国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外溢能力,同时,中国庞大的市场体量降低了边际成本,使得企业能够节省大笔费用用于科技研发。当下正是推动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产品在全世界形成行业领先地位、提升数字金融行业在相关行业标准、业务规范制定方面影响力的绝佳时机。

然而,出海并不是简单地将现有业务模式照搬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企业在扩展海外市场时,必须深入考虑目标市场的政策与法律环境、业务的本地化需求、外汇管制以及如何确保金融服务的顺畅性等一系列挑战。这意味着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需紧密结合目的地金融机构系统需求以及消费者市场特征,因地制宜进行本地化运作。初期可行的应用场景,除了跨境支付外,还包括技术赋能当地消费金融、理财保险等业务,采用定制化、模板化并满足当地监管要求的云输出模式等,发展更便捷的交易支付平台、更普惠的数字银行服务。在出海过程中,囿于目的地云基础设施、金融大数据监管、当地传统金融IT系统等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消费市场的不同特征,需要开展定制化本地运作。

展望未来,全球金融科技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力,推动金融服务的普惠化、智能化和绿色化。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科技将在全球范围内深化其影响力,为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问题提供新工具,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同时,金融科技也将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更加开放和包容的金融市场,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机会,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

声明:此公号(ID:cnzifi)发布内容和图片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