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的庐山会议,恰好是在立秋之后召开的。这场会议,就像一股改天换地的秋风,将夏季门庭若市的毛家湾,吹成冷冷清清。
8月23日下午3点,会议在庐山礼堂召开。与会常委事先在小会议室集合,讨论议程。毛主席看着周总理和康生问:“你们谁先来讲啊?”这时“副帅”突然插话,我要讲点意见。周、康二人相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那就“副帅”先讲吧。
毛主席看着“副帅”,说:“你们三个讲吧。” “副帅”的讲话,是完全不在原来商定的议程内的,所以包括毛主席在内,大家都不知道他要讲什么。“副帅”讲得很是慷慨激昂,对毛主席大夸特夸,最后还是老调重弹,坚持要设“国家元首”(换了种说法,上一种被毛主席明确否决过,“国家元首”说法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并说不支持设的人罪大恶极。
“副帅”讲了一个多小时,台下跟台上就像两个世界。台下掌声热烈且阵阵,台上各人表现不一:毛主席越听脸色愈发不悦、愈发不耐烦,周总理和康生则一脸焦急,唯有陈伯达听得津津有味、不停点头。
“副帅”讲完,毛主席让周总理、康生接着讲,周、康都选择了先不讲。于是毛主席当即宣布散会。当晚,周总理召集开会,安排各组讨论原定问题。这时吴法宪跳了出来,说要好好学习和领会“副帅”的讲话,不明就里的其他人纷纷表示支持。
周总理见状只得同意。而这,彻底打乱了毛主席的原定议程。小组开会前,叶群通知吴法宪、陈伯达等人,要在小组内好好讨论“副帅”的讲话内容,不能让它没有依据。后来毛主席说这是“突然袭击,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
一年后的南巡,毛主席在跟多地领导谈话中,多次讲到“突然袭击”几个字。可见这事对毛主席而言,是多么突然,又是什么性质。
最后,这场会议是毛主席通过找一些人谈话——不惜讲出你们让我多活几年不好吗的话,又发文《我的一点意见》,将陈伯达拿下,才将问题暂时按下去。
当时的情况是,他们不仅要违背老人家的意见,还要把张春桥、康生给“办掉”。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代表不明真相,纷纷发言附和,最后引发毛主席的震怒。陈伯达这个老夫子,只是替罪羊;也是杀鸡儆猴的“鸡”,根子还是在“副帅”,在黄、李、叶、邱、吴身上。
毛主席对叶群尤为不满,他深知黄、李、邱、吴事后不反省、不检讨,就是仗着叶群在背后的撑腰和妖言惑众;他严厉指责叶群,说他严重干预“副帅”。这些都是他在南巡讲话中说出来的心里话。
黄、李、邱、吴后来的检讨,也是在叶群的指示下完成的——毛主席看过后不是很满意,因为他们避重就轻,好似是无意为之,没人指使。
在此之前,“副帅”跟毛主席不是没有过步调不一致,他甚至是公然发牢骚,表示不满和反对,但都没闹出什么不和,更没有严厉批评。叶群的确帮“副帅”做了很多事,拉拢人心、让老人家满意开心,但那些都是锦上添花;在根本问题上,由于叶群的从中作祟, “副帅”一错再错。
只在中学时期参加过学生运动、66年前没做过什么具体工作的叶群,真懂那些博弈吗?她玩得转吗?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就有换接班人的想法,并在71年夏天南巡告诉所有人:我们都是60岁以上的人了,要培养60岁以下的、30岁以上的人。彼时“副帅”64岁,身体又欠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