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到今日,可能还有很多人会问,为何全世界只有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一马当先,美西方为何有心无力?
要知道在传统燃油车赛道上,美西方可是彻彻底底的垄断全球。但来到新能源时代,不管是美西方,还是日本韩国,似乎只有特斯拉一家国外车企出圈。
事实上在电动车赛道上,美西方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在研发,并且生产出来过不少。
但他们后来并没有继续深入研发,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燃油车上,是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技术和能力造出液态锂电池。
这并不是美西方造不出来这种电池,而是他们根本不想造。
如果再往深层次去分析,他们并不愿意在电动车这笔生意上浪费时间,因为成本高,利润低。
反观,燃油车利润是非常高的。
要知道燃油车背后的原材料就是石油,那当时全球大部分的石油都被美西方牢牢掌握在手上,所以你就会明白,燃油车与电动车之间,谁能赚到块钱,谁就会成为主流。
但我们不一样,我们已经被美西方唯独封锁了几十年,我们必须要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所以在上世纪90年的,钱学森就已经提出了应该大量发展新能源汽车,而不是继续跟随在美西方的背后死磕燃油车。
进入21世纪后,我们更是深知当年钱学森提出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所以才会在最近这十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各种政策,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西方垄断,开辟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汽车路”。
来到今天,我们不仅打破了西方的垄断,甚至衍生出一条又一条成熟的汽车产业链。
这也是为何在短短几年时间,国产汽车品牌就像是“雨后春笋”般出现。
很简单一个例子,为何小米创始人雷军敢在40岁的年纪重新创业,要把前半生攒下来的资金和信誉投入到造车上?
因为雷军很清楚,以今天中国的工业实力,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电动车的量产。
所以小米汽车才能够在短短三年时间在汽车行业中脱颖而出。
当然了,除了小米以外,今天的汽车工业早已经焕然一新,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被西方人嘲讽的“大而不精”工业国家。
今天中国的汽车产业规模,毫不夸张的说是全球数一数二般存在,这背后也是基于中国的工业发展。
那回过头来,美西方今天之所以“集体放弃”电动车,这背后有两点原因:
第一,他们丧失了发展的最佳时机,以至于今天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二,中国电动车产业化已经非常成熟,任何一个零部件都能够做到“白菜价”,这个时候美西方才开始后知后觉要入局,显然是白瞎。
11月21日,备受西方重视,被西方各大顶级投行投资超过140亿美元的北欧电池巨头Northvolt AB直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这一消息出来,瞬间引起了美西方媒体的报道。
他们基本上都是异口同声感慨:本以为可以从中国手上抢回新能源电池的主动权,结果还没到终点却没了力气……
这家企业“申请破产”的背后,可以说是西方造电车的“梦想”彻底破灭。
因为这家公司可以说是得到了整个西方国家的鼎力支持,核心创始人大多数都是来自特斯拉,甚至这家公司成立之初,就被欧盟列入了“本土电池产业发展的核心之一”。
但如今却换来一个破产保护的结果,确实让人唏嘘不已。
当然,有外媒爆料,这家公司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基本上都是在模仿中国“抄作业”。
从公司成立到今天,短短9年时间就花费了超过140亿美元,但依旧没有得出像样的技术或者成果,甚至还爆出里面所使用的核心设备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甚至这家企业还有不少中国工人在培训手把手教欧洲工人,但电池依旧造不出来。
据了解,这家公司主要的设备来源是来自江苏无锡的一家电池上游生产时,机器来自中国,厂房是中国人帮忙建,工人是中国人手把手指导,但当厂房建完,设备调试完毕,中国人离场后,他们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也有外媒指出,是因为这家公司高层腐败严重,导致无法做下去。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因为他们缺乏完善的产业链。
很简单一个例子,光是电池电池产业,今天的中国就垄断了全球90%以上,而且这背后不仅是电池技术,还有背后的原材料。
美国《纽约时报》曾在2020年就写过一篇文章,说在电动车赛道上,美国输的很彻底,因为中国已经在电池赛道上一马当先。
而在今年8月份,美国大学教授史密斯就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详细指出了为何美国会错过新能源汽车赛道。
第一,美国在计算机、太空探索、核能以及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上有着超前的认知和规划,但在电池赛道上基本上没有任何推进,这与电池产业低利润有着很大关系。
第二,美国工业空心化严重,尽管电池领域是新兴产业,但美国政府显然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
第三,美国一直怀着“传统能源优先”的想法,所以面对电动车和燃油车的时候,美国显然选择后者,因为美国人可以通过战争去掌握石油的主动权。
这就是为何,整个美西方只能出一个特斯拉的原因。而且特拉斯的成功,背后离不开中国。一旦离开中国,那特斯拉也将会变得一文不值……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