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文化束缚症候群
曾几何时,脑疲劳/精神疲劳被一度认作是文化束缚症候群的其中一类之一。
什么是文化束缚症候群?
根据释义,它是指与文化背景有关的各类症结,往往为某些民族人群或者某些地区所特有的典型症状。比较有代表性的诸如日本的蛰居症,他们人数逾百万,占据了日本总人口的1%,其中约八成为男性,他们秉持着不社交、不上学、不工作的自我封闭原则,抗拒与社会接触;在加拿大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流传的温迪哥症寓意为一种近乎病态的焦虑状态,它来源于北美地区盛行已久的都市传说。
可以看出,文化束缚症候群并不是一类典型意义上的心理类问题,多是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互相杂糅作用之下的复杂结果。在西非地区的尼日利亚,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都企图破译当地的一类文化束缚症候群—脑疲劳的形成原因,以期探究地区的贫穷状况和脑疲劳之间的关系。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尼日利亚是非洲的人口大国,同时也是非洲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丰富为尼日利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加剧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研究者发现,与传统认知中脑疲劳症状多见于发达国家不同,在一项以工人群体为样本的统计调查中,尼日利亚的脑疲劳/精神疲劳比例显著高于对比组的两个美国地区群体比例,其中常见的归因多为工作时间过长、社会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不良等;此外,也有研究人员针对尼日利亚的儿童群体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成长过程中的营养缺失也是造成尼日利亚儿童精神疲劳比例高于发达地区同类型人群的罪魁祸首之一。种种研究似乎能够显示,在发展中国家,脑疲劳/精神疲劳的症结或许更为普遍。
时至今日,关于脑疲劳的成因仍未有统一的定论,今年6月,环特生物曾在《一条鱼要如何冲破脑雾沉沉?》一文中,列举了目前学界针对脑疲劳形成机制的几种常见学说。从神经递质到能量学说、从维持内稳态的平衡到探究大脑非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当人们逐渐意识到脑疲劳的本质并非只是大脑单个器官的劳累而是一系列内外因交织而成的结果后,人们对于维系脑健康的选择也拥有了新的视角。
02 脑疲劳与情绪调节
如今,银发经济成为新一轮的大健康卖点、35岁退休变成了坊间的都市怪谈规则、毕业之后扎根地摊经济更是另一种曲线救自己的手段。当老中青三代人在时代构筑的围城中暗自盘桓时,抑郁、躁郁、焦虑、失眠等与脑疲劳和情绪症状伴随的相关问题都变得无法再被忽视;此外,在一项针对COVID-19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全球性研究显示,后疫情时代全球患有焦虑、抑郁等症状的人群比例以成倍数量大幅度增加。
尽管21世纪被称为大脑的世纪,但我们的大脑显然已经患上了时代的情绪病。
在近些年的保健、功能性食品市场,我们已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将缓解脑疲劳与改善情绪的功效相结合,推出一系列新产品,例如像是国际头部的Swisse、Bulksupplements等就将目光瞄向了以葡萄籽提取物为代表的天然植物成分开发的膳食补充剂,这样的例子不再是少数。环特生物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市售的“缓解脑疲劳+改善情绪”产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资料来源网络,环特生物整理
这样的组合并非横空出世,事实上,对于脑疲劳/精神疲劳和情绪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出现了数十年时间。
费尔南德斯等人在20世纪末的一项研究显示,情绪调节会对人体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瓦格纳等人在2013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自我情绪的调节失衡会增加精神疲劳的发生概率;Difan Wang等人在2022年的一项针对疫情前线医务人员的研究中表示,医务人员的精神疲劳与情绪之间存在正相关 ;Jingyi Xu等人在今年发表的研究中指出城市中以袖珍公园为代表的公共绿地可以有效缓解消极情绪从而减轻精神疲劳的影响。
环特生物对近十年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近30万条与之相关的类目,由此不难看出,脑疲劳与情绪健康已经息息相关。
03 口腹之欲以外的产品重塑
在成分叙事之外,“缓解脑疲劳+改善情绪”仍大有文章可作,不同于以往一味堆砌功效但口味见仁见智的“老物件”,开始向零食化、日常便携化看齐的新品牌们选择用更多的产品形态喧宾但求百花放。
保健功能性饮料:近年来相较于传统以红牛、乐虎、力保健等为代表的抗疲劳功能性饮料,具备“放松”性质的饮料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日本新晋品牌“CHILL OUT”自数年前问世后便专研于“放松”饮料的开发,其明星产品富含大麻籽精华、欧米伽3脂肪酸、茶氨酸、GABA以及维生素类成分,具备良好的缓解脑疲劳和改善情绪的作用。此外,由于采用果汁来源的糖分且不含咖啡因,使得产品本身的口感更加自然和适口,也避免了传统抗疲劳功能性饮料易造成的心悸、反胃、失眠等副作用。
食用前后情绪变化对比,其中AH:愤怒-敌意 CB:混乱-困惑 DD:抑郁-沮丧 FI:疲劳-无力 TA:紧张-焦虑 VA:活力-能量 F:友好 TMD:综合性地表示负面情绪状态的总和情绪状态
2021年,一项基于上市后评价的大规模人体试食研究结果证实,CHILL OUT的摄入对大脑认知功能和心理情绪均有良性的促进作用。
胶囊:美国原研细胞营养品牌ESTHELIV研生之力以核心成分PQQ和磷脂酰丝氨酸ps应用于为大脑滋养与供能。
PQQ能直接作用线粒体,通过激发线粒体的活跃度和数量为脑细胞赋能;PS参与神经细胞膜的维持和修复,能够提高大脑的认知能力和专注度。
益生菌制剂:益生菌能够通过肠-脑轴发挥缓解脑疲劳和改善情绪的作用,可以促进大脑的健康新陈代谢来改善压力标志物皮质醇,可减轻压力、缓解焦虑症状、支持免疫功能等。
Jetson情绪益生菌补充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DE111®,瑞士乳杆菌Rosell®-52,长双歧杆菌Rosell®-175,L-茶氨酸,维生素D3,维生素B3等成分,能够在改善肠道健康的同时缓解脑部压力。
软糖:Swisse Meγ-氨基丁酸软糖是Swisse于2021年加码的新产品,在当年第四届进博会甫一亮相便备受关注。它内含GABA、茶氨酸等具有舒缓脑疲劳,镇定情绪的热门成分,在减压、助眠等使用场景之内都有着强大的潜力。
如今,以Minayo、Buffx、汤臣倍健、亿超、等为代表的功能性软糖品牌已经抢占了一批年轻消费者的心智,不少上游原料生产企业也开始布局这一领域,可以预见功能性软糖的赛道竞争在2025年将会更加白热化。
当美妆新产品开始争相提供情绪价值,人们也开始希望从保健食品中获得一丝日常生活的慰藉,特别是像脑疲劳这类形成机制复杂,没有明确统一判定标准的症结,消费者大多希望能在短期之内见到成效。然而大健康产品有自己本身的特质,多需要长期的使用才能够感受到作用,这造成了一个奇怪的循环:短期使用不明显——放弃——不见成效,于是智商税的帽子一旦落下,也就很难辩解。
当中确实有行业信息差的缘故,但我们不能要求消费者去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进行细致的调研,这就需要企业和品牌在产品研发阶段就以科学循证为依托,建立起完整可信的产品科学通路和证据链条,从而再一路与营销端、消费端有机结合,形成一张脉络清晰、产品科学故事详实的品牌信任状。让产品的科研证据看得见摸得着,是眼下重中之重的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