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55年授衔我们最重要的两个军衔就是元帅和大将,大将看上去是将实则是苏联的兵种元帅,其实也是帅。
在上千位开国将帅中,也唯有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名震全国,他们代表了解放军最高最优秀的一群统帅。
但是我们都知道在当初授衔时,其实有一批人本来有着授衔资格,却因为转入了政府工作最终却没有授衔。
元帅资历的开国元勋中最有名的就是周刘邓三人未授衔,分别是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邓小平副总理。
从这三个人当时的职位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三位当时基本就在政府工作远离军队了,因此都没有授衔。
那么大将中呢?除了十大将之外,还有哪些大将资历的元勋们因为转入政府而没有参与授衔?
02
第一个因为转入政府而没有参与授衔的大将资历就是滕代远,这位老将军或许名声没有那么大,但是确实妥妥的大将候选人。
首先他是我党早期重要起义的领导人,和彭总一起领导了平江起义,后来还曾参与红五军的创建工作,以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从红五军到红三军团,他是彭总早期第一个搭档,也是彭总的政委,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军的高层将领。
后来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左权牺牲后担任过八路军副参谋长,从资历上来说一个大将军衔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奈何滕代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就离开了军队,被分配到铁道部工作,因此错过了授衔。
第二个是李先念同志。
李先念可能在现在看来更多的是和邓公一样的政治工作者,但是论资历他同样是我党早期的军事领导。
1927年李先念参与领导了黄麻起义,在我军中参与起义和领导起义基本就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资历。
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先念历任红30军政委、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抗战时期李先念独立开辟了豫鄂边抗日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李先念率部增援新四军,成为新四军第5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更是担任中原军区司令员领导了中原突围。
从资历来说李先念虽然军功不高但是资历够高,而且是军事政治复合型人才,大将资历也是有的。
03
除了上面两位,接下来所要说的谭震林、张鼎丞、邓子恢三人组,这三人之所以被列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三人都是南方留守红军代表。
这三人同样有着元帅资历。
首先说谭震林谭老板,1926年的党员,参加过秋收起义上过井冈山,是后来红四军三个党代表之一,另外一个叫毛泽东。
由此可见谭震林在我党中的领导地位,抗战时期又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二、三支队副司令员。
皖南事变后,谭震林担任新四军第6师师长兼政委,和粟裕黄克诚等人平级。
后来华中与山东野战军合并华东野战军合并后,谭震林成为三野第一副政委,在淮海战役中谭震林就是总前委成员之一。
淮海总前委总计五人,三个元帅刘伯承、邓小平、陈毅,一个大将之首粟裕,能和他们并列可见谭震林的地位。
张鼎丞的资历甚至比谭震林更高,他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南方留守红军的主要代表人物。
抗战时期张鼎丞领导新四军第二支队,粟裕长期都是张鼎丞的属下,也正是因此才有了粟裕让帅的佳话。
解放战争初期组建华中军区时,一开始计划让粟裕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结果粟裕因为张鼎丞始终坚持不受。
最终张鼎丞成为了华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只是副司令员,以这位的资历授予大将的资格是没任何问题的。
第三位邓子恢,这位其实和张鼎丞是老同事,两人都是早期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
抗战时期邓子恢也是新四军的高级军官,先后担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兼第四师政委。
从职级上来说邓子恢和粟裕、黄克诚等人也都是平级,但是他在政治上的定位其实要更高,因为他还曾担任过华中分局书记。
华中军区组建后其实主要的领导人就是粟裕这位副司令、张鼎丞这位司令,以及邓子恢这位华中分局书记兼华中军区政委。
以邓子恢的资历也是有着大将资格的,只不过因为他建国后就没有军职了,所以也就不再参与授衔。
以上五位老同志其实按照资历都有着大将资历,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抗战或者解放战争时期他们的资历和军职都是足够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