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战场上,新四军第三师,也就是后来的东野二纵,一直都是东野头号主力。每次有硬仗要打,林总都会派他们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

这里面有个让人好奇的问题:当初为什么那么多八路军部队被调往东北,偏偏是新四军第三师这么能打?其实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是因为指挥员很优秀,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装备齐全,入关时候准备得更充分,所以战斗力一开始就很强。

那为什么其他部队在入关问题上看起来这么“不上心”呢?这得从最早出关的曾克林汇报的情况说起。

1945年9月15日,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跟着苏联的飞机回到延安,那时候他可能没想到,这趟延安之行会对他的人生和解放战争的大局产生巨大影响。曾克林部是抗战结束后,咱们军队里第一个正式进入东北的,所以他对东北形势的情况知道得特别清楚。这也是中央为什么一直要让曾克林亲自来延安汇报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克林

曾克林才一下飞机,中央立即就在延安杨家岭开了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角就是他。少奇同志、朱老总、彭老总、叶剑英、陈云、张闻天、任弼时、李富春这些中央的大领导们都和曾克林握了手(那时候毛主席、周总理正在重庆)。主持会议的少奇同志说:“我们讨论东北的问题好几天了,就是摸不清具体情况,下不了决心。现在政治局的同志都在这儿,你给我们详细说说东北的情况。”

会议结束后,曾克林的汇报被整理成了文件,向主席汇报。这份报告叫做《曾克林对东北情况的报告》,里面重点提到:

一、目前麾下部队主要在沈阳城郊活动,已接收大量重要仓库和工厂,获得许多枪支弹药,苏联人非常配合我方工作,没有为难过;
二、东北充斥着各路民间武装,人数众多且好收编,自己就曾经以4个连收编了4000多人,还有一万多保安武装听其指挥。目前自己麾下扩充得非常快,大概有八万余人,但还有大量的伪军、伪组织在等待接受改编;
三、沈阳有大量物资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可随意获取,整个东北基本也是这种情况。

这份报告,可以说是给中央筹划已久的进军东北计划,打了一针强心剂。让领导们都挺激动,觉得这是个大好机会,东北那边物资武器一大堆,咱们不去谁去?曾克林汇报工作时的心情也能理解,他作为最早到东北的部队领导,特别希望中央能快点下定决心,派更出多的干部和兵力去东北,让我党成为那边的主导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军士兵在清点投降日寇上缴的武器

领导们也觉得,蒋军此时还没有到东北,这正是好机会。得赶紧派人去,在那边拉起40万到60万的部队。少奇同志本来就打算在东北建立中央东北局,曾克林的汇报让他下定了决心。经过讨论,会议决定了两件事:

第一,马上成立东北局,让彭真当书记,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当委员,跟着苏联的飞机去沈阳。

第二,从华中、华北派100个团的干部去东北,不带武器,把八路军的证件都销毁,穿便衣假装劳工去东北找东北局。绝对不能暴露身份,更不能让苏联人、美国人或者国民党的人发现。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报告的真实性却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曾克林当时讲的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但战局变化快得像翻书,这份报告不知不觉中也埋下了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些接到命令北上的将领里,黄克诚的小心谨慎和其他人的草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45年9月17号,中央定下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大方向后,按照中央的密电,八路军山东军区的主力部队,及鲁中、滨海、胶东、渤海地方部队,冀热辽军区主力和新四军第3师等部,都陆续出发前往东北。

黄克诚部就是此次北上的部队之一。他路过临沂的时候遇到了陈毅,陈毅在给新四军第三师讲话时说:“别看你们黄师长戴着眼镜,他看得可远了,简直就是千里眼!”从那以后,黄克诚就有了“千里眼将军”的称号。

黄克诚特别小心,他没全部相信沈阳那边堆满了武器和物资,足够所有部队用的这个消息。他考虑问题都是先想到最坏的情况,做好最坏的准备。他觉得战争还没结束,情况变化快得很,万一在东北拿不到武器怎么办?路上遇到敌人怎么办?难道就等着挨打?所以他命令新四军第三师主力4个旅、3个特务团共35000人,要全副武装,武器不能丢,还得带上棉衣。不轻信任何没证实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其他:北上的部队,因为太相信曾克林的报告了,大家都不愿意要手上老掉牙的破枪,结果轻装上阵,在东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此时由于苏联不想和美国起正面冲突,在东北地区武器接收问题上反复不定。黄克诚之后回忆起他们进军东北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之前听说沈阳和其他东北地区有很多无人看管的武器和物资,随便就能拿到,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我们发现东北的情况比苏北的根据地还要糟,部队连基本的吃穿都成问题。苏军占领东北后,因为和国民政府签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不让我们进城,也不让我们接收日本人留下的物资”。

到达东北之后的也彭真非常生气,9月21日给中央发了电报,批评曾克林在延安的报告不准确。他说:“我看守的军械库里只有75山炮11门,迫击炮70门和子弹500万发,沈阳的兵工厂还在苏联军队的控制下,传说有60万支步枪和6000门大炮,这数字不对,正在调查真实情况”。实际上,这事真不能怪曾克林,要怪就得怪苏联人变太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兵工厂正在生产炮弹

这个突然的变化确实让我们党有点措手不及。伍修权是彭真的翻译,他回忆说:苏联当时担心给入关部队提供武器会破坏和美国的关系,所以就突然改变了主意,之前答应给的物资现在不能给了,要另外处理。那些入关的部队对这些背后的复杂情况不太了解,他们只知道按照之前的形势,什么都没带,结果到了东北发现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所以很多人心里都挺生气的,开始指责彭真、李运昌、曾克林这些人。但这些情况,哪里是我们党能决定的呢?所以聂帅才会说“怪不得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野战军

进入东北的部队还面临着“七无”的困境:没有党组织、没有群众支持、没有政权、没有粮食、没有经费、没有医药、没有衣物鞋袜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林彪初到东北时,势单力薄,而且部队武器奇缺,才由山海关一直退到四平。

不少人把怨气都撒在了曾克林头上,觉得他提供的情报不实,让大家没做好准备,结果陷入了困境。实际上,虽然曾克林可能把情况说得有点过,但只要部队能进入东北,就已经抢先一步,从大局来看,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后来,苏军看到美国帮助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登陆,受到刺激后,便主动让出了一个存有10万多支枪械和大量弹药、武器装备的日军仓库。这让程世才、万毅、吴克华、萧华这些先到的山东部队得到了补给,解决了他们的紧急需求。

在收编当地各种武装时也面临着各种困难,那时候东北的土匪非常猖獗,部队补给非常困难,小部队根本不敢单独行动。那些散布在各地的土匪,不仅阻碍我们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还成了敌人的帮凶。所以,在收编无望的情况下,必须要尽快把他们清除干净,为了这个目标,东北局把能打硬仗的359旅从南满调到了北满,作为剿匪的主力。

359旅刘转连旅长带领部队,采取集中对集中、主力对主力、大炮对大炮的战术,用了半年时间,抓了8万土匪,缴获了2万支长短枪、618挺机枪、52门大炮,收复了118个城镇。通过剿匪,东北部队不仅补充了大量兵力,还得到了数量众多的机枪和火炮。如果林总不那么沉默寡言,换成陈赓的话,他可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刘转连:“刘转连,我恭喜你发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克林将军

关于东北遍地是武器,导致部队空手进入东北的报告,也不能怪曾克林,毕竟苏联人变卦是常有的事。但话说回来,%曾克林的报告确实加强了我们军队当时向北扩张的决心。这让我们比国民党更早一步占据了优势,为后来在东北的壮大打下了基础。综合来看,曾克林在军事史上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克林,他刚入关的时候,带着几千人的队伍,很快就扩充到8万多人,那时候罗荣桓带领的山东入关部队人数都没他多。但曾克林后来的职位却越来越低,从军分区司令降到纵队司令,再到副军长、师长,最后成了空军混成旅旅长,由于旅长离将军还有一点距离,1955年授衔的时候只能勉强授为少将。不禁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