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凌麦
最近,刷到一个爆火的视频,心里五味杂陈。
在家庭聚餐中,一位爸爸对着女孩一顿输出,毫不顾忌孩子面子。
“快点吃,吃完回去写作业,看看你,考那点分,对得起谁啊?”
女孩压低了头,只顾往嘴里喂饭。
“这孩子就是不争气,整天就知道玩游戏,对学习一点不上心,迟早让手机游戏毁了……”
在爸爸连续的语言攻击下,女孩彻底失控,她一边哭一边大声控诉。
“我到底怎么做你才满意……”
女孩崩溃的样子,让人心痛。
想起教育家卢梭的一句话:
“孩子的心就像脆弱的玻璃,一旦破碎,将难以复原,父母若不懂保护,便是最大的无知。”
父母是孩子的守护者,我们应该站在孩子一边,守住孩子的自尊底线,呵护孩子内心健康。
我们对孩子的每一份共情和维护,都将化作孩子内心成长的动力。
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用最“真”的心,对孩子做着最“毒”的事,孩子被伤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父母却不自知。
刻意的安排,降低孩子的自主性
曾看到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一张画:
漫画中,一位母亲拿着管子,对着孩子肚脐使劲吹气,胖乎乎的孩子眉头紧锁,痛苦万分,而母亲却全然不顾。
画面很可笑,可仔细想想漫画内涵,只觉得荒谬、残忍,映射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更是不寒而栗。
我们又何尝不是向孩子肚脐吹气的父母。
孩子还在蹒跚学步,我们就急切地想拉他们跑;幼儿园就该玩泥巴,可我们硬塞给他们书本和笔;初中才刚开始,就急着让他们学高中的东西;高中还没过半,又急着给他们想大学的路怎么走。
很多时候,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不断地“催熟”孩子,剥夺孩子自然成长的权利。
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变成一种限制和束缚时,就会剥夺孩子自由探索和创造的能力,使他们无法展翅高飞。
朱军儿子毛头5岁时,就规划让孩子学习钢琴。可毛头并不乐意学,他对每日练琴这件事满心的抵触,和父母没少发生争执。
后来,还是朱军先清醒,他对毛头妈妈说:“学钢琴是为了让孩子享受艺术,用这种面目狰狞的方式去实现,带给孩子的只有痛苦和折磨。”
朱军一席话点醒了毛头妈妈,确实不应该强迫孩子,而是要尊重孩子意愿去选择他自己所爱。
最后,毛头选择了画画,朱军夫妇并没有刻意引导,孩子态度却大转变,每天都主动画画,也从没抱怨过“累”“没意思”,很快就有了成绩。
孩子不是父母的作品,他是自己人生的执笔人。
只有找到内心的动力,才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看到这样一句话:
“教育的光芒不应掩盖孩子的光芒,过度干预是对孩子潜力的无形剥夺。”
孩子成长的事都是小事,却又没有一件是小事,家长事事代办,只是缓解了自己的焦虑,却自私地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唯有赋予孩子更多的选择和决策自由,把权力还给孩子,允许孩子自己慢慢长大,未来之路,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交易式鼓励,削弱孩子的内驱力
、“掐10下,就给玩半小时游戏。”这奇葩的交易,竟然是真实的故事。
在《不负好时光》故事栏目中,13岁男孩刘禹然对妈妈说要玩游戏。
妈妈说:“你敢玩,我就掐你。”
妈妈本来想吓唬住男孩,没想到男孩却说:“掐了,就可以玩吗?”
妈妈竟然说:“你敢让掐,就让你玩半小时。”
男孩欣然伸出胳膊:“掐10下,玩半小时。”
妈妈顺手一顿掐,男孩咬着嘴唇不喊一声痛。最终,男孩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为了一时的快乐,孩子宁愿忍痛挨打,这种交易式教育,非但没有起到教育的目的,却成了孩子达到目的的手段。
生活中,这种教育方式比比皆是:完成作业,就让看电视;考第一名,就奖励100元;只要听话,就可以吃汉堡。
不是说教育孩子时不能用奖励,而是当奖励成为一种交易时,奖励也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
父母如果过度使用奖励,孩子对奖励会产生依赖。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过度理由效应”:
指过度的外在理由,有损害内在动机的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经常用外在的奖励激励孩子,会削弱孩子的内驱力。
在《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一书中这样说:
“改变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威胁,不是惩罚和奖励,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对他表达爱。”
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而并非用手段达到目的。
内驱力强的孩子,不需要外界过多的督促,就能自发地投入学习,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实现。
父母尊重和引导孩子的兴趣,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孩子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持续前进,不断超越自己。
父母越担心,孩子内心越脆弱
心理专家陈默说:
“父母在哪件事上对孩子的心很重很重,孩子早晚在这件事上会有麻烦出来。”
诚然,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越来越重时,关心就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它会削弱孩子内心的力量,使孩子渐渐地变得脆弱无助。
在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名初二的女生,她和女孩交流自如,但对男孩特别排斥。只要男孩靠近她,她就缩起肩膀,下意识往后退。
老师建议女孩妈妈带孩子去做心理疏导。
心理医生和女孩沟通后发现,女孩的反常行为和妈妈的过度担心有很大关系。
这位妈妈经常叮嘱女孩:“女孩子要保护好自己,离男孩子远点。”
而且经常讲一些男孩子如何伤害女孩的事。
久而久之,妈妈的担心让女孩焦虑不安,更不知道如何跟男孩交流,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她只能刻意躲避男孩。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
“你担心什么,什么就控制你。”
倘若父母往后退一步,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与尊重,大胆放手让他们去试错去尝试,孩子就能从迷茫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对父母而言,关心孩子是本能,但能克制住没必要的担心,则是本事。
当然,一个孩子要变好,也不是因为少了父母的担心或父母放手,孩子的状态就会直线上升。
而是“勾形改变”,当父母放下担心松开手后,孩子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迷茫期和消沉期,然后才能感受到自由的力量,才能变得更好。
用情绪管理孩子,换来孩子更叛逆
《家庭的觉醒》一书中说:
“教育中,家长们很容易陷入‘情绪漩涡’,用暴戾之气震慑孩子。”
是然,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拍桌子,骂孩子,歇斯底里地冲孩子喊:“你太让我失望了,为了你,爸爸/妈妈有多不容易吗?”
所有这些都是负面情绪,在父母看来,发一次火的效果,远远胜过苦口婆心讲道理。
而我们一次次对孩子发的火,动的怒,虽然管住了孩子的“任性”,却也加重了孩子身上的戾气,还让孩子成为没有安全感的人。
在樊登老师和心理学专家林紫的一次访谈中,林紫分享了她和女儿圆子之间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她说:
“一个有安全感的人,不是消灭了七情六欲,而是对自己的情绪有非常清晰的觉察。”
林紫坦言道,当女儿圆子写作业态度不端正时,她也会情绪上头,她会用手去跟女儿比划,并直接对园子说:
“圆子,妈妈的火已经到这里(比划到头顶),现在我得先去处理一下我的情绪,那我为我的情绪负责,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
每当她讲这句话时,园子都会很认真地看着她。
此时,林紫就会离开,因为她知道再待下去,她一定会吼骂孩子,而她又清楚地知道,吼是最没用的。
林紫还谈到,处理情绪不是针对情绪本身,而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她喜欢水,在对孩子有情绪时,转身离开孩子后,她会用水冲洗手,让自己冷静下来。
当她冷静后,再去面对孩子时,大多数时候孩子已经做好了自己的事情。
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明白一件事:
第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负面情绪,妈妈生气了,这不是你的错,但我需要时间处理一下。
第二,每个人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倘若父母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就去管理孩子,只能用吼的方式来表达,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不到任何正确的价值观,反而会扭曲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反应,当孩子慢慢长大变成父母,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
心理学家贝姬·肯尼迪教授有一个研究:代际循环。
意思是,我们儿时的养育者回应我们的方式,随后会成为我们回应自己的方式,而我们也会将这一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父母是孩子理解世界,认知世界的一面镜子。
如果父母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脾气,用情绪压制孩子,孩子内心敏感易怒,缺乏安全感,与人相处的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而那些高认知的父母大多情绪稳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激励而非打击,是唤醒而非压制,孩子内心充满阳光与希望,成长中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蒙台梭利博士曾说:
“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孩子一切的根源,就是父母的认知和行为。
当父母忽视孩子内心的需求,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理解和引导时,就会使孩子心灵贫瘠,缺乏生机。
最理想的父母,是孩子心灵之花绽放的沃土,帮助孩子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孩子最难过的坎,就是父母用低认知筑起的高墙。
父母唯有持续学习,提升认知,才能对孩子多一些了解,对孩子成长多一些远见,真正托举起孩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