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没有所谓的“好”与“坏”,我一直主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但不管是走哪条路,有一点是不变的: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培养,这样无论TA走到哪里都能适应。

——白雪 第七届IEIC大会中欧校友未来教育论坛主题分享

我们身边有很多高知家长,尽管本身学业、事业都很优秀,但在子女的教育规划上依然困难重重,缺乏意识和方法。

在第七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上,中欧亲子俱乐部会长白雪女士结合自己沉浸国际教育行业十数年的经验,鞭辟入里地解析了当代家长教育焦虑的来源和解决方案,为广大父母更合理、科学地做出子女教育规划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精彩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欧亲子俱乐部会长、中欧HEMBA2022级校友、远播教育集团副总经理、教育平台事业部总经理白雪 | 第七届IEIC大会中欧校友未来教育论坛主题分享

*以下内容为方便阅读,以第一人称视角陈述。

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校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本次论坛的组委会,感谢、欢迎你们的到来!很荣幸以中欧校友的身份站在这里分享教育规划,让人生不被定义。

在中欧读书期间,我发现许多成功校友对子女教育规划缺乏意识,常在志愿填报时因缺乏策略而失败,甚至双胞胎一个都未能摇进学校。每当这时,他们就会找我寻求帮助。

身为父母,我们渴望好的教育资源,但却不知道如何规划。面对牛校竞争和孩子掉档等问题束手无策。甚至有些校友忽视孩子兴趣,缺乏个性化规划……这些是我中欧读书期间见到的校友案例。

那么如做好教育规划,让人生不被定义?我想从这四方面来分享。

1

AI时代下教育规划新思考

我们正处在AI时代的起跑线上,各行业正在经历革命。 教育上,AI助力个性化规划,提升教学效果; 金融上,AI辅助风险评估与决策; 医疗上,AI辅助诊断与治疗; 游戏与电商也借AI优化设计与体验、提升销售额——AI就在我们身边。

除了中欧校友,我们还有一个身份是“家长”,在面对子女升学与教育时,难免会感到焦虑。

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家庭会如此焦虑?主要还是我们好的教育资源相对世界范围而言,还是比较贫瘠的。中国14亿人口中仅12所大学入世界QS前100,而美国3亿多人口有25所,英国亦有二十多所。

我国大学的升学竞争也很激烈:初升高的毛录取率是56.8%,高升本的毛录取率是52%,一本院校录取率只有27.5%,历年来,各省985大学的录取比例仅有1%到6%。

这个现状凸显了全球教育资源的不对称性。

其次,教育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我们的焦虑。一考定终生加剧内卷,资源不均衡依然存在,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缺乏方法,育人模式难以适应未来需求,些都是当前教育政策下的难题。

最后,AI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未来全球人才将面临就业竞争。据麦肯锡的报告显示,预计在2030年全球将会有3.75亿人口面临重新就业,其中1亿人在中国,今后一些简单型、操作型、程序型的工作将会被AI所取代。

面对未来这样的趋势,回归当下,父母们在考虑教育问题的时候,应该在孩子不同的阶段注重哪些问题呢?

幼小阶段,家长需要考虑走对口公办还是摇号民办?是就近上学,还是舍近求远读牛校?

小初阶段,家长 需要决定走体制内还是体质外,考虑是否双语学校过渡?

初高阶段,随着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家长除了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考虑学科和升学模式,是否转轨国际学校?

大学阶段,孩子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或者考研深造,需要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

这些问题都影响孩子一生的走向,每个阶段都要由家长做出重要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嘉宾分享PPT

2

我们应该熟知的教育规划路径

要破解教育焦虑,家长需熟知教育规划路径。 孩子各阶段有多种教育模式可选,如幼儿园至小学有公办、民办、国际学校等; 初中分流至公办、民办体制内外及国际学校; 高中则可选体制内高中、国际学校或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嘉宾分享PPT

不管我们走哪条路径,中间都可以来回变换赛道。但无论是走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这样无论TA走到哪里都能适应。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不要那么纠结,选好一条路,赛道清晰了,就让孩子在这条赛道上专注地奔跑。

目前国际主流课程,有IB、AP、A-Level、DSE、OSSD等,各自拥有不同的学制、课程数量、难度、考分制度以及考试时间安排。

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没有所谓的“好”与“坏”,我一直主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体制内与体制外升学路径均为K12+高等教育,但存在不同: 体制内基础扎实、管控严、重结果性评价、资源不均衡、注重德技艺; 体制外管控较松、评价标准多元、资源丰富、注重哲科批判性思维及生涯教育。

3

体制内、体制外教育规划建议

无论家长选择走哪条路径,我对此都有一些建议。

如果孩子在体制内,那么家长应该关注的关键节点有这么几个:

幼小的时候,家长选校要注重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特色课程、师资、语言环境以及入学的要求、标准和流程。

小初的时候,家长更多地要看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成绩,了解学校的课程、升学率和校园文化。

初高的时候,家长要注重选课以及升学指导,其次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升学数据,看学校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以及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嘉宾分享PPT

如果孩子在体制外,各个学龄段家长们应该关注什么?

幼小阶段,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运动健康、语言发展、行为习惯、科学认知以及学习品质。

小初阶段,我们要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品质、分析创造能力、探索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体育能力。

初高阶段,我们要注重孩子的语言能力、学业水平、综合素质、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造力、领导力、演讲能力、社会实践以及标化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嘉宾分享PPT

这以上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要。我们如果选择走体制外,家长在做升学规划的时候就会经历四个时期:准备期、申请期、入读期、留学期,这四个时期都是家长做出教育选择的重要关键节点。

根据统计,我国大陆经过认证的国际学校一共有972所,民办学校有555所,公立学校国际部有260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有157所。在中国选择国际学校的学生为49.6万左右,其中上海有9.6万在校生,人数居全国首位。

我走访过这么多国际化学校,总结下来,国际教育有8点优势:

1、学籍优势

2、通道优势

3、课程多元

4、注重独立能力培养

5、注重个性化发展

6、注重全人教育

7、外语优势

8、国际视野

美国前30大学录取学生高中学校榜单中,民办学校中,平和学校连续三年都是全国第一,有215位同学被美国前30大学录取;其次是世外、星河湾、包玉刚、WLSA等。我们只针对美国前30大学录取做了分享,其他国家的录取数量也有很多,在这里不做赘述。

那么,家长如何评判国际学校是否纯正、优质?主要有四方面的评价标准:

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我们选择一所学校时,要看孩子入学时是什么成绩水平,经过学校几年的教育,得到了怎样的培养,有哪些变化,最后获得了什么样的升学成果?

看学校的课程建设、课程体系。看学校开设了哪些特色课程和课外课程,学生的参与度怎么样,感受怎么样?

看学校国际化师资的建设。包括看校长的背景、外教比例、学校的师资投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等。

看学校的校园环境。看它的资质全不全,硬件环境如何等。

在升学的路上,家长们要运筹帷幄,提早规划。此外, 孩子入学后对课程的适应性,也是学校和家庭可能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不必太过追求与孩子能力不匹配的学校,让孩子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赛道,TA感知幸福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4

多元升学规划服务的内涵

远播是中国TOP一站式升学服务平台,无论是To B还是To C。远播每年帮助60万孩子做升学规划服务,找到合适的学校。

我希望,中欧的校友们在孩子的养育路上,可以关注以下四方面,让孩子的内驱力自然生长。

①最好的养育是师长的自我成长。

②身心自由的孩子才能够更自觉,大自然是孕育孩子创造力的好地方。

③让那盏阅读之灯照亮孩子的未来,跨界阅读的孩子能够更聪明。

④尊重孩子自然的天性和他的体育能力。

最后一句话,是唐江澎校长在两会上讲的,我也非常喜欢这句话。他说,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成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以及决策解决者、优雅生活者。

我把这句话送给大家,谢谢!

往期荐读

上海纽约大学首任校长俞立中:每个孩子都有天分,传统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能力评定有限

上海光华剑桥校长雷冬冬:转轨国际教育赛道的中产家庭,还是逃不过“内卷”?

上海籽奥高中总校长吴子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需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

平和总校长万玮:面对高敏感孩子,家长做好这几点,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杨雄:如何提高心理“弹性”,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