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可史意
编辑|不可史意
每当有剩饭、想让蔬菜保存久一些的时候,保鲜膜就派上了用场,这种看似透明干净的东西,一直都让人用着很放心。
然而,就是这么“无害”的保鲜膜,在市场上流通的70%都包含致癌物!
就连央视也曾曝光过保鲜膜的危害,更可怕的是,它还可能是导致女子不孕不育的罪魁祸首之一。
出乎意料的,这种“夺命保鲜膜”,至今还有很多人在用!
看着干净的保鲜膜真的安全吗?
保鲜膜作为厨房中的“常客”,其轻盈透明的外表掩盖了背后的复杂制造过程。
事实上,保鲜膜一共有三类,分别是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
这些材料并不是“天生完美”,它们的柔韧性和拉伸性能都需要经过特定的化学处理,而增塑剂正是关键所在。
增塑剂,听上去似乎是个不起眼的添加剂,实际上却是决定保鲜膜质地的“灵魂”。
保鲜膜
其中,常见的增塑剂如DEHA、DEHP,能够赋予塑料柔韧性,使原本坚硬的聚氯乙烯变得柔软透明。
但代价是什么呢?
这两种增塑剂因为廉价且耐用,受到许多厂家的青睐,也正是这种“优势”,让其成为健康隐患的导火索。
增塑剂起到的效果
相关的实验表明,这两种增塑剂在高温、油脂环境中极易释放出有害物,这也意味着,当PVC保鲜膜接触比较热的食物时,危害物已经渗透到里面。
那么,这两种增塑剂究竟有什么危害?
科学研究早已揭示,DEHA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一旦进入人体,它会模仿雌激素的功能,干扰激素平衡,长期积累甚至可能增加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风险。
保鲜膜
不仅如此,DEHA还可能影响生殖健康,尤其是对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言,这种干扰可能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而另一种常见增塑剂DEHP,则因其与不孕不育风险的相关性,更是被欧美多个国家严格限制。
这些隐患并非危言耸听,央视的一档质量调查节目曾揭示,在检测的16种PVC保鲜膜样品中,有15种检出了国家禁用的增塑剂DEHA。
保鲜膜
涉及范围之光、种类之多,实在是让人触目心惊!更重要的是,这种占保鲜膜市场比例的将近70%,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使用。
保鲜膜作为一种常用的生活品,很多人已经对其产生了依赖性,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从这么多的保鲜膜中辨别出无害保鲜膜呢?
我们该如何选择保鲜膜?
保鲜膜种类繁多,它们的材质决定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适用范围。
在三种材质的保鲜膜中,PE保鲜膜比较常见也相对安全。
它无毒无味,比较适合冷食和普通生鲜食品的存放,但PE保鲜膜的耐热性较差,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导致有害物渗透到食物中。
所以,用PE保鲜膜保存食物时,千万不要和任何“热”的东西接触。
热食
而PVC保鲜膜因为成本比较低,因此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相应的,这种材质的保鲜膜含有大量增塑剂,因此我们在购买保鲜膜的时候,看到这种尽量不要买。
与前两种材质相比,PVDC保鲜膜是最佳选择,这种材质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无论是冷藏、冷冻,还是用于保存肉类等,都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
而它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贵,不过花钱买安心,我们用的也能更放心。
保鲜膜
如果真的担心保鲜膜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人们也可以选择其它的保存食物的方式。
比如将剩饭放进冰箱里面、少囤积食材吃多少买多少,或者就是买一些专门储存食物的保鲜盒等。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保鲜膜可能会致癌的消息就已经被官方报道了,为何到现在“夺命保鲜膜”依旧屡见不鲜?
保鲜膜
十几年过去,“夺命保鲜膜”为何屡见不鲜?
“保鲜膜有害”等类似的话我们经常会听到,但很少有人当真,消费者的不重视,是似的黑心商家猖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保鲜膜安全问题的讨论中,消费者的主动选择权至关重要,每一次购物,每一个使用习惯,都是在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保鲜膜
选购安全的保鲜膜只是第一步,正确使用则是关键,比如,不同材质的保鲜膜在耐温性上有明显差异,了解这些特性可以避免错误使用引发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需要改变对保鲜膜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在热食和油脂食品的保存中,选择其他替代方案,既能减少健康隐患,也为环保贡献力量。
不过,消费者仅仅依靠个人知识和选择,并不足以完全避免风险,这就需要更广泛的科普教育和信息传播。
保鲜膜
安全知识的普及可以帮助个人做出正确选择,一个有知识的消费者群体,将迫使不合格产品失去生存空间,从而净化整个市场。
除了消费者之外,相关部门也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尽管PVC保鲜膜的安全隐患早已被反复揭示,但它依然占据市场七成份额,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
保鲜膜
相关部门虽然也在尽力追查,但力度依旧不够,零星的检测和曝光,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持续的监管行动,导致问题难以根治。
还有就是,在惩罚方面,有些“雷声大,雨点小”,即便一些问题被曝光,后续的追责和整改力度往往不足,无法形成威慑力。
相关部门查处
厂家一看到没什么严重的惩罚,没多久就会故技重施,使得问题产品屡禁不止,消费者的信任度也逐渐下降。
为了消费者的利益,希望在我们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让市场上“毒”商品越来越少。
参考信源:人民网2013年7月30日——保鲜膜曝光8年仍在害人,监管还要等多久?
参考信源:中国台湾网2021年1月22日——台媒:塑化剂若残留女性体内 恐致子宫癌等疾病
参考信源: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2022年4月30日——保鲜膜,你真的用对了吗?
参考信源:上观新闻2024年1月21日——保鲜膜有毒有害,还可能致癌?使用保鲜膜要注意这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