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初的厦门,气候格外地引人羡慕,文艺和浪漫的底色浮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去年几乎是同一时间,在骤降的冷空气中,我与小伙伴为“集美·阿尔勒”群岛漫步,那会在海风中的凌乱,如今想起仍记忆犹新。今年我们依旧为“集美·阿尔勒”奔赴。

今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已步入第十届( 2024 年 1 1 月 29 日至 2025 年 1 月 1 2 日) ,带来中外25场精品摄影展览,呈现来自中国、法国、西班牙、德国、印度、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国家艺术家的近2000件作品。 几天观展走下来,可以感受到今年“ 集美·阿尔勒”更加关注与本地文化的深度融合, 探索摄影艺术与厦门及其周 边地区的文化联结。这点在 “平行展” 及 “群岛计划”中可以深刻体验到 。

那么,今年“集美·阿尔勒”有哪些不容错过的看点?透过这场盛会,我们又可以观察到哪些关于摄影收藏市场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现场

01

今年集美·阿尔勒有哪些看点?

【25场展览/2000件作品】

【3个奖项】

【平行展&群岛计划】

202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推出的展览包括:

8场发现奖单元展览及1场中国律动群展,挖掘和展示华人影像创作者。

本年度“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参展艺术家有:由策展人甘莹莹和周一辰提名的艺术家王凝慧(展览“地球朝太阳坠落却擦肩而过”)和艺术家程晓敏(展览“向水之洞”);由策展人郭鹤天提名的艺术家郑安东(展览“如何(未)命名一棵树”)和艺术家阚辛(展览“新天使”);由策展人万丰提名的艺术家罗玉梅(展览“客途秋恨第二现场”)和艺术家马琼珠(展览“形状之鸟”);由策展人王泡泡提名的艺术家徐喆(展览“寻金记”)和艺术家贾煜(展览“陌生人”)。

最终,由策展人王泡泡提名的艺术家贾煜,以其展览“陌生人”摘得2024“集美·阿尔勒发现奖”,获得由首席发现官小红书摄影支持的十万元人民币(税前)奖金,并将受邀在2025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举办展览。

贾煜,小学美术老师,生活工作在青海西宁。出于对当地牧民生存状态的关注, 自2003年始,他在往返于出生地玉树与工作地西宁的途中,拿着相机走入了周遭的藏区,拍摄了大量康巴藏族的家庭合影以及他们的生活照。2020年,作为某种情感回馈,他决心要找到那些曾经 拍摄过的牧民,把照片还给他们,并在征得同意后再次用相机录下了他们拿着照片的那个时刻。为感谢这位“陌生人”在那个没有相机的年 月替他们保留下珍贵的图像记忆,牧民们回赠以糌粑、酥油、牦牛绳、药材等作为礼物……在这个图像过剩的年代,我们越发需要贾煜这样的摄影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陌生人”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煜,《更桑昂毛和她的家人》,2004年拍摄于扎陵湖畔。黑白胶片。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煜,《牧民的日常》,2012年拍摄于达教村。数码摄影。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颁奖现场

1场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群展,发现和培养中国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

本届“影像策 展人奖”共收到四十六份有效投稿,其中五组入围方案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以群展方式呈现:“幽灵舞”(策展人:陈泉池、谭欣然),“在此,我们短暂美丽”(策展人:黄⽻婷、高哲君),“金属游历”(策展人:林以宁、杨佳馨),“油上啖汤”(策展人:孙辽、刘芳菲),“亲密断章”(邹捷蕾)。

最终,林以宁、杨佳馨以其方案“金属游历”夺得2024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陈泉池、谭欣然联合策展的“幽灵舞”获得特别提名奖。2024 集美·阿尔勒“最佳作品集奖”获得者是杜尚衡。

“金属游历” (Metal Odyssey) 以“金属”象征病患与医疗器械,探讨生命中的创伤与记忆。展览透过行李箱的旅行意象与病患的生命经历,展现艺术家与家人在病历中的互动。杨佳馨利用母亲手写病历笔记与日常影像,通过母女对话探索照护关系与身体记忆;刘清华则通过动态影像,描绘父亲白内障手术前后的“盲场”经验。展览反思病患的痊愈旅程,借由文件形式呈现,象征艰难且富有勇气的奥德赛之旅,邀请观众透过私人相簿探索病历中的金属光泽与艺术的深刻交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属游历”展览现场

展览“幽灵舞”以影像档案为媒介,探讨记忆和历史的幽灵性存在,旨在重述跨国流动中的时空断裂与地缘离散。艺术家的摄影、影像装置和档案作品,以反客观理性的方法论对现有档案进行解构、重建或覆写,打破线性历史叙事,以疗愈官方记档引发的遗忘与迷失,重新勾勒全球游牧想象下个人与群体的身份轨迹。所有影像档案如幽灵游离于生成与消解之间,承载着人类对存在的焦虑与未来的期冀,如同循环不息的舞蹈,伴随着跨越时空的记忆回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幽灵舞”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颁奖现场

选自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5场展览,呈现了热门的AI话题到建筑景观、环保等主题的丰富创作。其中,令小编印象最深刻的是“新农夫”(艺术家布鲁斯·伊斯利)与“电子遗产”(艺术家弗朗索瓦·贝拉巴斯,由法兰西岛摄影中心呈现)。‍‍

“新农夫”看似是一组 20世纪 60 年代某农业公司宣传册和商业报告中展示的纪实照片,意在表明绿色革命取得了全面成功。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这些图像逐渐挑战观众的视角,介于可信和不可信之间,最终变得荒谬离奇。它们实际上并非真实的历史档案,而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连故事本身也是虚构的:这个另类版本的结局,呈现的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大规模单一作物种植田,而是超乎想象的巨型蔬菜。展览以荒诞和幽默的方式,探讨了历史如何通过图像被建构和感知,同时反思了我们与自然的剥削关系。(节选自布鲁斯·伊斯利的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农夫”展览现场


“电子遗产”展览展现了艺术家的研究,从谱系学的角度探讨人工智能,通过展示不同世代的工具来呈现主题:从 2016 年艺术家在加利福尼亚州拍摄的大规模森林火灾,2018 年将其在加州拍摄的 5000 张照片输入第一代人工智能而生成的被编码化和时代化的美学风格,到 2023 年基于新一代的技术,ChatGPT、Dall-E 和 Mid-Journey,创作的沉浸式装置。在这个系统中,图像被视为数据,成为了关键环节,使得人类在现实和虚拟空间之间无缝穿梭。(节选自奥德丽·伊卢兹的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子遗产”展览现场

聚焦摄影大师深濑昌久及骆伯年作品展,邀请观众共睹顶级摄影艺术家风采。其中,小编在“私景——深濑昌久摄影展”驻足了良久。‍‍‍

深漱昌久,日本最具实验性与突破性的摄影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作《鸦》(Ravens)在摄影史上享有重要地位。这组以乌鸦为主题的影像作品,通过饱含张力的视觉语言,将孤独、脆弱以及生命的荒凉表现得淋离尽致,成为摄影艺术的里程碑之作。然而,他的艺术生命因一次意外摔倒而画上了遗憾的句号。在这次事故后,他因严重脑损伤远离公众视线,直至 2012 年去世。随着深灏昌久档案馆的成立,艺术家大量未公开的作品才重新浮现,为人们呈现这位艺术家全面而复杂的创作面貌。此次展览梳理其历程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以及这位摄影巨匠背后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的艺术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私景——深濑昌久摄影展”现场

3场无界影像单元展览,分别呈现摄影家高原、罗冬和黎晓亮三位来自音乐和影像等不同领域创作者的多元视角。其中,时尚摄影师黎晓亮的展览“新房子”将目光投向了艺术家出生地,青海藏区,探讨生发于多民族共存之地的身份认同议题,同时引导观众参与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展览由施瀚涛策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房子”展览现场

本届摄影季依旧携手vivo影像加作品展、小红书心动摄影展和2场FUJIFILM特别合作展览,呈现来自全球影像创作者的作品,鼓励贴近日常生活的影像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ivo影像加作品展:从心开始、再加一张”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红书心动摄影展:无意识的眼睛”展览现场‍‍‍‍‍‍‍‍

●平行展、群岛计划

“群岛计划” 结合生活方式热潮 City Walk , 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举办期间, 联 动多城文化和艺术空间, 鼓励艺术的跨媒介融合与创新表达。本年度,“群岛计划”在厦门集美大社、厦门溪岸路-幸福路、漳州古城、泉州古城和福州朱紫坊规划5条策展路线,让影像艺术走进充满烟火气的老街区。同时,面向全国艺文空间、文创商店、咖啡店、独立书店、创意餐饮和本土品牌发起邀约,共有40多个合作展览,200个展览空间。

而 “ 集美·阿尔勒平行展 ” 携 手七尚酒店、 鹭潮·鼓浪屿美院、 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山上 艺术空间、 瞐艺术 等在地机构展区,让摄影艺术融入城市、走进生活,为观众带来丰富的摄影艺术体验,也为本土艺术家提供独特的展示平台,通过艺术带动集美城市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岛计划”现场

02

那些关于摄影收藏市场的讨论

今年是“集美·阿尔勒”的第十个年头。自2015年创立以来,“集美·阿尔勒”以开放、多元的姿态汇聚全球优秀影像作品,不断带来最新的国际视野,并且大力支持华人影像艺术的创作、研究和策展,推动其在公众视野中的广泛传播与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声。迄今为止,“集美·阿尔勒”已成功举办了300余场来自中国、亚洲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精选的展览,呈现了超过700位艺术家的作品,并组织了800多场公众活动,累计吸引超过50万观众

在过去的十年里,“集美·阿尔勒”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摄影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毫无疑问,“集美·阿尔勒”对中国的摄影市场的提升以及观望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摄影作为一种西方引进的艺术形式,在西方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艺术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随着国内外一二级市场的兴起,加上网络传播的发达,大步推进了摄影在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下最重要的媒介和艺术形态之一,摄影受到了越来越多藏家的关注和重视。

在本届“集美·阿尔勒”开幕对谈《藏家视界:情怀、动力与影像的恒久价值》中,我们或许能获得一些关于摄影收藏的指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谈现场‍

(左1)顾铮(策展人、评论家)

(左2)钟维兴(成都当代影像馆创始人,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

(左3)谢虹(从事过摄影记者、媒体、出版管理及产业投资,现为某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 )

(左4)荣荣(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及总监,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发起人及联合总监)

钟维兴:摄影是一门年轻、具有“未来性”的艺术

普通收藏家更多追求投资属性、金融属性,当然这也是作为职业藏家必须要考虑的。我的收藏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美术馆需要,二是我自己的个人收藏。美术馆收藏具有建立学术根基和学术体系的作用,所以“放在学术上对我们有没有价值”是我们的收藏点。这也决定了我们的藏品是绝对不能拿来流通的,不然就不能称为美术馆收藏。而对于我个人,收藏就是因为喜欢,不会去考虑它的学术性。从个人审美的角度,看着就赏心悦目,我就会收藏,甚至于会去想放在我哪个空间里合适。

受大环境影响,整个艺术市场都不太好,当然摄影也好不到哪里去。收藏一直存在一个问题,藏家都怕“砸在手里”,所以不仅仅是是摄影,所有艺术品收藏都和眼光与判断有关系。买对了是绝对增值,而且收益不亚于当代艺术。目前而言,摄影作品的金融属性是不够的。但是近几年,从很多博览会和展览上,我们都能看到希望。首先,我们必须肯定摄影是一门年轻、具有“未来性”的艺术,而且它发展得很快,比如今年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变化,科技发展给摄影带来了无限可能性。其次,摄影收藏是门槛最低的。

作为一个藏家,第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前提,否则只会有心没力。第二,情怀不能少,你得愿意为摄影做点事儿,愿意支持艺术家。目前大部分摄影艺术家的处境都很艰难,因为作品没有人收藏,这就导致很多很好的艺术家会因为现实原因放弃摄影。艺术家没有未来,中国摄影也就没有未来。第三,才来谈一个藏家的知识、艺术品位和藏品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集美·阿尔勒”现场

谢虹:收藏的乐趣并非来自财富增值的快感

摄影收藏,从最初单一怡情悦性的个人爱好,发展到了今天投资理财的机构介入,说明摄影收藏不仅仅是情怀,还有商业价值和文化需求。收藏是极个性化的行为,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收藏。对我个人而言,习惯带着感情色彩去购买作品,收藏的作品要有视觉美感。收藏的终极乐趣并非来自消费或财富增值的快感,而在于让感受深入,让认知整全。在艺术品味与财富实力之外,如今的收藏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人对当下所处环境的洞察力的证明,对社会同理心的表达,以及自我发现与自身体系构建的旅程。

但我发现摄影收藏还有两个现象,第一,买作品的大多数是摄影圈的人,都是相互在买,让人感觉这个市场的流通局限性;如果没有圈外人加入,它的市场和商业如何建立?第二,市场自律影响市场。定价、版数界定、稀缺性制约着摄影作品的价格,这些市场规矩有没有严格遵守也会影响藏家的收藏热情。在个人看来,摄影收藏市场的发展需要靠大家一起搭建和维护市场秩序,让喜欢摄影的人入场交易,共同构建一个健全的摄影收藏市场,这样摄影收藏的春天才可能到来。

荣荣:摄影是永久的当下,这是收藏摄影最好的年代

三影堂艺术中心建立之初便开始收藏,也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大多作品来自于西方的艺术博览会。最初只是因为我的照片在国外展览、被收藏,我手上有钱了,看到那些曾经在书上出现过的大师原作,我想把它们买下来。国外的当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都是不可缺失的,而反观国内,就连最大的博物馆在摄影这一领域都是缺失的,但这恰恰也是国内摄影市场的上升机会。

中国整个摄影生态还没有那么健全,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很弱的地方,三影堂和“集美·阿尔勒”能活到现在,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所以摄影进入市场流通和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仅仅靠情怀是不够的。‍‍‍‍‍‍‍‍‍

摄影是这个时代很重要的艺术语言,尤其是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更加比较容易入手。影像是一种能够跨越语言和时间的表达方式。它让我们看见他人,也看见自己;它在记录,也在创造,是永久的当下,摄影是其他媒介替代不了的。在这场为期一个多月的艺术旅程中,我希望大家能够发现新的故事,看到不同的世界,感受到影像背后无尽的情感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相关阅读:

编辑|雨葭

主编|李木子

部分资料、图片|集美·阿尔勒‍‍‍‍‍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