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3日电 题: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创新,推动成本实质性下降
作者 王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原所长
物流连着生产和消费,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出部署。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关键是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增强创新驱动效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增添内生动力。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规模最大、创新最为活跃的物流大国。虽然,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由2012年的18%降到2023年的14.4%,但对标先行国家、对标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国物流领域存在着结构性、系统性、制度性矛盾突出,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多方面挑战,全社会物流成本依然较高。为此,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
把握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物流在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方面更好发挥基础作用。物流已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柱性服务体系,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已成为现代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的重要基础。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可以带动全社会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乃至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物流领域在深化改革、实现商品资源高效流通和提升配置效率方面走在前列。国际经验表明,在迈向高收入阶段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物流成本的下降,以放松规制、完善体制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变革,对推动物流领域实现充分竞争、加快技术进步、促进结构升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推动物流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也是破解当前物流领域发展障碍、降低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加快释放创新活力的内在要求,也将为提升全社会运行效率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物流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发挥关键作用。物流是联通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链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可以立足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善贯通国内外市场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可以更好地在实现商品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物流业加快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发挥先导性作用。当前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加快演进,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各国的新优势。物流业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技术应用最为前沿的领域,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加快推进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形成物流新质生产力,有效降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环境成本,更好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在促进全社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引导带动作用。
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安全,要求物流体系增强发展韧性和全球竞争力。现代物流体系是全球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时效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全球国际贸易物流中断、迟滞、成本大幅度上涨等事件时有发生,亟待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利于我国提高物流体系发展韧性,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提升我国对全球物流资源的掌控能力,抢占全球物流发展与治理的主导权,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支撑。
改革创新驱动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根本出路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不是简单降低运输成本、压缩物流企业的合理利润,而是要通过调结构、促改革,优化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加强物流各环节协同衔接,全面提升物流体系运行效率。换句话说,就是要用尽可能少的物流费用支出,支撑尽可能多的经济产出。为此,新阶段迫切需要采取促改革、调结构、转方式、优畅通、促融合等重要举措,促进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和效率,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创新,有效、合理、持续地推动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实质性下降,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此,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行动方案。
促改革,推动物流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关键是要从推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效率、加强创新的要求出发,统筹物流服务供给和实体经济需求,通过供应链组织的优化,拓展巨大的降成本战略空间。一是深化重点领域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加快铁路货运市场改革,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公路收费体制改革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二是提升法治化、规范化监管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标准,加强部门协同和区域联动,建立信息共享、监管互认、联合执法和惩戒的监管模式,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三是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方面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为物流行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更好增强发展信心。
调结构,推动物流结构调整优化展开新攻坚。关键是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特别是要发挥好铁路、内河水运等大运量、高效率、低成本运输方式的优势,改变过多依靠公路运输的格局,促进货物运输特别是大宗商品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高铁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占比,实现整体运输效率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合理下降。还要高度重视推动解决公路运输“散、小、弱”的问题,加快发展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运营的新型公路货运组织,促进公路货运数字化转型,有序促进网络货运发展,全面提高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和提高资源配置、运营效率。
优畅通,打通堵点卡点,加快促进物流高效畅通。一方面,通过优化枢纽布局,提升枢纽功能,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促进枢纽之间建立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为物流高效运行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坚实的底盘支撑。另一方面,要打通物流畅通的“软性”堵点卡点,通过建立健全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制度、完善业务规则、标准体系、单证体系、征信体系等,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物流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高效衔接,运行顺畅,推进系统性降低成本,从整体上提高供应链乃至物流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转方式,实现全行业增智、降碳、扩绿,提高物流资源利用效率和行业经营效率,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加快提升物流领域实体硬件和物流活动的数字化水平,加快物流技术攻关,推动物流基础设施、装备、各类枢纽和园区的数字化智慧化;同时要加快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赋能,推动物流领域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快绿色物流技术和装备推广,支持国家物流枢纽、场站、园区、仓库设施、运输工具等方面的绿色化升级改造,扩大新能源、绿色燃料应用,推广物流包装减量可循环,构建物流碳排放核算和认证制度等措施,着力推动物流绿色低碳转型。
促融合,加强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融合互动和国际化拓展,构建支撑双循环的物流服务新体系。一是针对不同类别大宗商品,打造新型物流供应链体系;二是针对高技术、高价值、高时效创新产品,建立新型便捷高效供应链服务体系;三是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打造国际供应链体系,加快我国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四是着力培育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主体,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的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综合供应链服务企业以及物流创新型企业,为加快形成我国物流国际竞争力塑造新优势。(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