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初,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抵达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战略对话"。这是她就任以来第二次访华,时机颇为微妙。就在她访华当天,德国总理朔尔茨突访基辅,欧盟新任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亚·卡拉斯也在乌克兰与泽连斯基会晤。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北京的表态,表面上是谴责中国"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实则反映了欧洲在俄乌问题上的战略困境和对中国角色的期待。这种看似强硬的外交辞令背后,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
首先,德国方面指责中国产无人机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出现,这种说法存在逻辑漏洞。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无人机生产国,其产品通过正常贸易渠道销往全球各地是完全合法的商业行为。据统计,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出口额超过100亿美元,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上,这些零部件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国际贸易流转过程:从中国制造商出口到中东贸易商,再转售给东欧中间商,最后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战区。这种多级转售机制使得原始供应商根本无法追踪最终用途。中国奉行防扩散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像某些国家那样对全球贸易链条实施长臂管辖。
我们不妨重新梳理一下相关事实。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无人机生产国,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年出口额超过100亿美元,产品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都是完全合法的民用产品贸易。中国一直严格执行出口管制政策,明确反对民用技术被用于军事目的。但是,一旦产品经过正常贸易渠道出口,其后续流向就不是原产国能够控制的了。
更值得深思的是,某些西方国家一边指责中国无法管控产品最终流向,一边却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长臂管辖,干预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这种双重标准本质上是一种霸权思维的体现。中国始终坚持,国际贸易应该基于互信互利的原则,而不是某些国家凭借优势地位对全球供应链的单方面控制。
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无限扩大出口管制范围,而是推动和平进程。一旦俄乌冲突趋向缓和,这些通过复杂渠道流入战场的零部件自然会失去市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直强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愿意为促进和平对话发挥建设性作用。与其在零部件流向问题上做文章,不如共同努力推动冲突各方回到谈判桌。
更值得关注的是贝尔伯克提到的"核心欧洲安全利益"。当她说"中国对俄罗斯战争的支持会影响双边关系"时,实际上暴露了欧洲的两难处境:一方面需要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另一方面又不愿损害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这种战略模糊性导致其外交表态充满矛盾。
从经贸角度看,德国的立场更显尴尬。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去年对华贸易额达到2970亿欧元。大众、宝马等德国汽车巨头在华业务占其全球营收的30%以上。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问题上,德国就曾公开反对,呼吁与中国对话。这种经济依存度,决定了德国不可能真正采取强硬立场。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推动俄乌和谈方面确实具有独特优势。当贝尔伯克说"这就是我今天来到中国的原因"时,暗示了德国希望中国在促成和平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实际上,一旦开启实质性和谈,那些通过复杂渠道流入战场的军事物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贝尔伯克在北京宣称"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影响中德关系",这种说法本身就暴露了西方外交的惯性思维。实际上,这种近乎威胁的外交辞令,既不符合当前国际形势,也无助于推进双边关系。
从根本上看,中欧关系与中美关系有着本质区别。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战略对抗,反而有着广泛的利益交集。2023年中欧贸易额达到7847亿欧元,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深度的经贸联系决定了双方必须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发展关系。
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一直是明确的: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王毅在会见贝尔伯克时强调,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中德更应该在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加强对话与合作。这种表态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只要欧洲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对华关系,中国愿意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德国外长此访的真实意图,与其说是要求中国"选边站",不如说是希望中国在调解俄乌冲突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考虑到中欧之间深厚的经贸联系和共同利益,中国自然会在维护地区稳定方面承担应有责任。毕竟,一个和平稳定的欧洲符合各方利益,这也是中国一贯主张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的具体体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