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王稼祥的革命地位与毛周可相提并论,在新中国外交事业及党理论思想丰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席曾称他为对革命是有大功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生历经三次婚姻,从封建大家长包办,到异国追求自由恋爱,最终与朱仲丽携手一生相伴到老。

王稼祥仅有的独子是包办夫人所生,子承父业的王命先在教育事业上闯荡一番天地,本有前途大好的未来与美满家庭,但他的一生却戛然而止在河流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稼祥的独子为什么要选择走向绝路?其间发生了什么?

包办婚姻“受害者”

反对奴化教育,还我教育主权声势浩大的爱国教育运动在芜湖各中学内相继崛起,王稼祥作为主要领导者率先从自己母校圣雅各中学掀起罢考学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怒火中烧的王稼祥带领一众学生直冲校长办公室,在门口高喊口号,强烈要求校方还学生教育主权,取消强制性礼拜教会教育,时值孙中山先生逝世,王稼祥冲破学校规定,毅然决然在广场上召开追悼大会,发表《三民主义与中国》的演讲。

王稼祥一系列的革命举措没有换来校方的开诚布公,反而校方利用军阀势力以及外籍身份对王稼祥等一众学子施压,最终王稼祥被校方除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6年王稼祥出生在安徽宣城小村镇的商户家庭,父亲王承祖在南陵经营着几家当铺与油坊,母亲查瑞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妇女,坚持出嫁从夫一套的纲常礼教,但不影响母亲对他的疼爱。

因父亲长期在外经商维持家计,敦促王稼祥读书进步的重担落在母亲查瑞身上,她一边操持家务,侍奉公婆,一边体贴入微地照料王稼祥的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稼祥在家中聘请私塾先生进行启蒙教育,后进入当地村镇小学就读,因小学教学资源有限,虽是封建女性的查瑞,瞧见社会局势的改变,决定将儿子送入教会学校接触西洋文化。

1924年芜湖圣雅各中学的录取通知书让望子成龙的查瑞喜极而泣,王稼祥凭借优异成绩进入该校高中部进修。本以为儿子在外学有所成的查瑞,完全没想到还未到假期就瞧见站在门外犹豫不决的王稼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芜湖这座容纳八方来客的城市让王稼祥眼花缭乱,他从未接触过的新思想新主义满天横飞,他不顾校内要求多次倾听街头巷尾热血青年的演讲,他将饭钱省下购买诸多进步书籍。

革命是我的终身追求!我不该被囚困在一隅之地。如此鸿鹄之志注定王稼祥要追寻革命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所处的校园环境让他内心十分压抑,他渴望革命思想洗礼的灵魂无处安放,他在寻求一条解救自己于奴化之中的出路。

被迫回乡的王稼祥本想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寻求一丝慰藉,迎来的却是父母紧缩眉头的一番怒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在学校鼓动学生罢考罢课,还跑去教育局门口请愿示威,你让我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王父因常年在外奔波落下腿疾,他用力地敲打着拐杖一遍遍细数王稼祥在外面犯下的“好事”。

早已年迈两鬓斑白的二老,最终决定用婚姻拴住王稼祥,让其顾虑家庭责任而不再做出如此离经叛道之事,心意已决下,深知无力对抗父母的王稼祥被迫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下,王稼祥与母亲家族远房侄女查瑞香结为夫妻。毫无爱情滋味可言的王稼祥在夫人生下独子王命先病逝后,也决定动身前往上海继续学习。

在这段封建包办婚姻中,王稼祥与查瑞香皆是受害者,深知丈夫不爱自己的查瑞香在产后患上严重抑郁症,没多久就撒手人寰。而王稼祥更是对迎娶的妻子与新生的婴儿没有过多的情感,或许这也潜藏了王命先了却生命的原因吧。

打破“独身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回上海校园怀抱的王稼祥,更是心无旁骛地投身革命事业,进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他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充满向往与期待。

在迎来上海附中校方的竭力争取后,王稼祥作为公费留学生被送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就读,凭借着良好的外语基础,王稼祥在专业深造上游刃优余,后被送入红色教授学院继续进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包办婚姻束缚王稼祥许久,从未尝过情爱的他选择开启自我保护机制,他奉承独身主义,不愿将精力放在男女情爱之上,也拒绝重组家庭的念想。

金发碧眼的苏联姑娘却瞧上独来独往的内敛东方青年,他儒雅形象、侃侃而谈的谈吐让她心动不已,即便早就听说王稼祥的独身主义。被爱情冲昏头脑的苏联姑娘坚持对王稼祥展开追求攻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多次对王稼祥的围追堵截邀请约会下,王稼祥尽可能用眼前朝气蓬勃的异国姑娘能懂的措辞,讲述了自己曾经的婚姻历程,向其坦白包办婚姻对他造成心灵的伤害以及自己不愿再接触婚姻的想法。

似懂非懂的苏联姑娘没有感到难堪,反而留下一句让王稼祥十分震惊的话语你从未尝试过自由恋爱,为什么要以自己浅薄的经历而一概否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杵磨成针,即便曾经冷若冰山的王稼祥也终于被骄阳似火、热情奔放的苏联姑娘所融化,初尝恋爱的滋味,他常挂在嘴边的独身主义消失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久的耳鬓厮磨与爱意传达下,王稼祥迎来自己的第二春,迅速地与这位苏联姑娘结为夫妻,开启同居生活。

最初的悸动让二人过了一段十分甜蜜的生活,可随着日子渐久,柴米油盐等诸多问题的掺和,这对新婚小夫妻逐渐暴露出许多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稼祥有着中国人民独特的内敛与谦虚温良,除上课外,他常会在图书馆内研究课题,沉溺于知识的海洋,在陪伴新婚妻子上稍显力不从心。

而热情奔放的苏联姑娘却与王稼祥性格相反,或许正是这种反差感在最初的时候维持了两人的甜蜜,可时间一久就出现难以磨合的缝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待众人直言直语的苏联姑娘,十分喜爱社交,常将好友邀请至家中举办舞会把酒言欢,频繁的宴请让王稼祥身心疲惫,与妻子爆发多次争吵。

而妻子渴望丈夫不要将一颗心全部放在课题研究上,分出精力陪伴自己的愿望也难以得到实现,最终这段婚姻在南辕北辙的兴趣爱好三观下走向破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次失败婚姻经历让王稼祥开始审视自己的婚恋观念,无论是极端的排斥婚姻还是头脑发懵被荷尔蒙操控冲入婚姻殿堂,都不是正确的选择。

学有所成归国后的王稼祥,在革命生涯中结识了相伴一生的伴侣朱仲丽,他们相互搀扶,彼此心灵相通,志趣相合共同致力于所热爱的革命事业。

王稼祥独子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稼祥离家时曾受到父亲的阻拦与关禁闭,为此王稼祥在家中以绝食抗争,心疼孩子的母亲查瑞最终选择背叛自己的丈夫,解开了牵制住儿子的门锁,放他去追逐革命。

离家已有二十余载,王稼祥一直为革命事业奔波错过父母的离世,而他的独子王命先也在二十年间流落在各处亲戚家里,吃着百家饭长大,父亲与母亲的存在对于他来说太过渺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时的王命先很是不解自己的身世,直到长大后才知晓自己不过是包办婚姻的产物,而父亲的数年离家也让他心灰意冷,他从未想过主动寻找王稼祥。

新中国成立之初,王稼祥作为驻苏联大使需要前往苏联工作,而夫人朱仲丽也要一同前往,两人结婚后一直未有孩子,彼时王稼祥才开始拜托家乡亲人寻找自己独子的下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王命先已经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留校教学,年纪轻轻早已娶妻生子,面对失踪多年父亲的寻找,或许是承担起家庭责任的王命先理解父亲的苦楚,并没有当初之事而埋怨,父子两人喜极而泣,紧紧相拥。

没有孩子的朱仲丽知晓王命先的坎坷,将其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般对待,彼时王命先已有一个女儿,软糯的小囡囡也是极喜爱朱仲丽这个温婉可人的奶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王稼祥因政治动荡被迫接受调查,作为其独子的王命先也难逃连坐承受冤屈。多年来没有父母呵护成长的王命先,虽看似外表格外独立坚强,可父母亲情的缺失让其内心备受煎熬。

他在阜城河畔来回徘徊,试图寻找一个理由或者支柱为自己从黑暗中开脱,孤单与绝望包围着他,他静静地凝视着流淌的河水中,最终选择一死结束自己的生命,逃离束缚自己的黑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这是王命先留在书签上最后一句话。本以为丈夫如同往常一样工作繁忙不常归家,可三日没有音讯,王命先的夫人心中忧虑不已,最终选择报警。

河岸边早已被河水泡得肿发难以辨别的尸体让她拦着自己的孩子嚎啕大哭,得知儿子自尽离世的王稼祥更是一夜愁白了许多头发,继母朱仲丽在无数的黑夜中悲痛哭泣,泪水浸湿枕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命先一出生就接到母亲离世,父亲厌弃离开,幼时有疼爱的祖父母陪伴,可时间流逝将他们带走,他孤苦无依的在亲戚家中成长。但是缺失的亲情早已在他的心中留下巨大的创伤,而遭受蒙冤或许是击垮他坚强,最后的一根稻草。